管线对接密封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01914发布日期:2024-05-09 21:45阅读:56来源:国知局
管线对接密封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线密封,尤其涉及一种管线对接密封工艺。


背景技术:

1、管线是联结泵、阀或控制系统的管道,主要用于传送液体、气体或研成粉末的固体,包括各种管道和电线、电缆,管线密封是管道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设计规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管道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目前的管道对接密封完后,使用寿命不长,传送的液体、气体等容易对其造成损害,使密封处发生泄露。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463924b,公开了一种大口径顶管对接工艺,其技术点为通过改良对接区土体改造大口径顶管工具管、对接区气压封堵施工,完成大口径顶管对接。由此可见,在现有的管线对接中,缺乏对管线对接密封过程的实时监测,以确定如何调整,以及对提高管线密封对接后的使用寿命具体方案设计,管线的对接密封仍不精准不高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线对接密封工艺,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管线对接密封过程中,没有实时监测而造成的不精准且不高效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包括,

3、步骤s1,确定待对接的两管件,根据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尺寸选取中间接管,并在所述中间接管两端分别切削出插接槽,并在待对接的两管件内侧或外侧切削形成与中间接管插接槽对应的插接台,并将待对接的两管件分别与中间接管两端插接;

4、步骤s2,通过管线对接设备固定所述中间接管并带动其进行转动,并通过所述管线对接设备分别固定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并向中间接管处进行挤压;

5、步骤s3,检测所述管线对接设备中的实时消耗长度,根据标准消耗长度范围进行判定是否获取实时运行时长进行判定或获取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与所述中间管件对接处的实时温度进行判定,以确定对管线对接设备的运行状态的调整;

6、步骤s4,检测对接完成的两管件的密封性,以确定是否达到对接密封标准,达到标准则完成管线对接密封,未达到标准则切割取下所述中间接管,并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对接处进行修复或切割,根据管线对接的实际使用情况重新选取中间接管以及中间接管的尺寸长度,通过所述管线对接设备重新对接。

7、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设定有标准消耗长度范围,包括,第一标准消耗长度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其中,第一标准消耗长度小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记录液压伸缩轴的实时收缩距离作为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并根据第一标准消耗长度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对实时消耗长度进行判定,

8、当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低于第一标准消耗长度时,将对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实时运行时长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对管线对接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9、当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在第一标准消耗长度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之间时,将对管线对接实时温度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对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10、当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高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时,判定中间接管对接处存在形变或损耗缺陷,将切割取下所述中间接管,并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对接处进行修复或切割,并根据管线对接的实际使用情况重新选取中间接管以及中间接管的尺寸长度,并通过所述管线对接设备重新对接;

11、其中,管线对接实时温度为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中间接管与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接缝处温度的平均值。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设有标准温度,在第一预设条件下根据标准温度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与所述中间管件对接处的实时温度进行判定,

13、当实时温度小于标准温度时,将增加所述管线对接设备初始的转动速度为vc1,vc1=vc×[(tb-ts)/tb];

14、当实时温度大于等于标准温度时,将停止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

15、其中,第一预设条件为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在第一标准消耗长度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之间;

16、vc1为第一预设条件下增加后的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速度,vc为初始的转动速度,tb为标准温度,ts为实时温度。

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在停止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后,保持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初始压力不变,进行冷却,冷却后,将待对接的两管件与所述中间管件对接处切削磨平。

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设有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标准运行时长,在管线对接设备工作时,记录管线对接设备的实时运行时长,在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低于第一标准消耗长度时,根据标准运行时长对实时运行时长进行判定,

19、当实时运行时长小于标准运行时长时,将保持当前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运行状态;

20、当实时运行时长大于等于标准运行时长时,将根据管线对接实时温度确定是否对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在第二预设条件下,根据标准温度tb对实时温度ts进行判定,

22、当实时温度小于标准温度时,将增加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初始转动速度为vc2,vc2=vc×[1+1/2×(tb-ts)/tb],并将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初始压力增加为f1,f1=fc/[mb/(mb+ms)],当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大于第一标准消耗长度时,停止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

23、当实时温度大于等于标准温度时,将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初始压力增加为f2,f2=fc/[mb/(mb+ms)]×[(ts+tb)/tb],当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大于第一标准消耗长度时,停止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

24、其中,第二预设条件为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低于第一标准消耗长度且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实时运行时长大于等于标准运行时长;

25、vc2为第二预设条件下增加后的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速度,vc为初始的转动速度,tb为标准温度,ts为实时温度,f1为第二预设条件下实时温度小于标准温度时增加的压力,f2第二预设条件下实时温度大于等于标准温度时增加的压力,fc为对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初始压力,mb为管线对接设备的标准运行时长,ms为管线对接设备的实时运行时长。

26、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接管的长度不低于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外径,中间接管的厚度不低于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平均厚度。

27、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接管两端分别切削出的插接槽包括正台阶式样、负台阶式样或斜切式样。

28、进一步地,所述管线对接设备包括,液压伸缩轴,伸缩部件,夹持部件,电机,待对接的管件,中间接管,转动部件,温度传感器,支撑架;

29、所述伸缩部件和所述夹持部件,用以夹住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并对待对接的两管件施加压力;

30、所述液压伸缩轴两侧分别连接所述伸缩部件,用以连接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并通过液压伸缩轴带动所述伸缩部件进行收缩,使待对接的两管件向所述中间接管侧挤压;

31、所述转动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位于所述中间接管处的位置,用以控制中间接管进行转动;

32、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位于所述中间接管与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对接处的位置,用以监测对接处的实时温度。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对管线对接密封时,监测管线对接设备中的实时消耗长度,实时运行时长以及待对接的两管件与中间管件对接处的实时温度,精准高效地实时监测管线对接密封的状态,保障了管线对接密封时对接精准且快速,同时,避免温度过高或挤压力过大对管件造成损坏,若造成了损坏也可以及时监测到,将有损坏的位置切割掉,重新选取中间管件进行对接,避免使用有损坏的管件造成泄露或更大的事故,保障后续使用的安全性。

34、进一步地,通过设定标准消耗长度范围,对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进行判定,在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超出了标准消耗长度范围时,使中间接管对接处存在形变或损耗缺陷,此时将切割取下中间接管,并对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对接处进行修复或切割,根据管线对接的实际使用情况重新选取中间接管,保障重新对接时,各接口平整,且可以满足对接密封的长度需要。在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在第一标准消耗长度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之间时,对管线对接实时温度进一步判定,在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低于第一标准消耗长度时,对管线对接设备的实时运行时长进一步判定,通过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分析判定来进一步确定如何调整管线对接设备的运行状态,保障了对管线对接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准确性,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使管线对接密封更加精准高效。

35、进一步地,通过在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在第一标准消耗长度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之间时,对实时温度进行判定,使得在实时温度小于标准温度时可以通过增加管线对接设备初始的转动速度,从而提高摩擦产生的热量,有利于提高管线对接密封的效率。在实时温度已经超过标准温度时,停止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使其不再产生热量,避免高温对管件造成的持续损坏。

36、尤其,通过在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低于第一标准消耗长度时,对实时运行时长进行判定,在实时运行时长未达到标准运行时长时,保持当前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速度以及对待对接的两管件施加的压力,使其在实时温度大于等于标准温度时停止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当实时运行时长大于等于标准运行时长,此时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也低于第一标准消耗长度,则需要获取管线对接实时温度判定是否是温度不够而造成的没有完成密封对接,保障每一种情况都有对应的调整方式,从而提高管线对接密封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