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722412发布日期:2024-04-23 11:59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换挡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换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换挡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措施越来越严格,混合动力汽车得以广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中驱动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是电驱动系统,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性能。

2、电驱动系统在产线生产过程中,为保证产品质量,通常需要进行下线检测。由于电驱动系统没有相当于离合器功能的器件,在实现多档位换挡的过程中,采用外设离合器方式来单独控制不同档位的换挡,无法自行进行动态换挡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而提供一种换挡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换挡检测方法。换挡检测方法包括:确定驱动换挡的需求参数符合检测条件,进行动态换挡检测。控制驱动总成运作;调控所述驱动总成的第一特征参数;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用于调节第一传动机构的第一传动件的转速。调控第一驱动轴的第二特征参数;所述第二特征参数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第二传动件的转速。判断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相互作用下是否满足驱动换挡的转速匹配条件,确定换挡操作合格。

4、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检测方法包括:所述驱动总成包括电机;所述第一特征参数包括所述电机的扭矩;利用驱动模块调控所述电机的扭矩;所述电机的扭矩表征为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转速。利用第一测功机调控所述第一驱动轴的所述第二特征参数;所述第二特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驱动轴的转速;所述第一驱动轴的转速表征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转速。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啮合;判断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转速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转速是否满足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传动比,确定所述换挡操作合格。

5、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测功机的数量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测功机分别调节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轴的转速;且一个所述第一驱动轴与一个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的数量包括两个。分别判断两个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转速与两个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转速是否满足两者传动比,若两个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转速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传动件转速匹配,确定换挡操作合格。其中,两个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转速可不同。

6、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检测方法包括:调控所述驱动总成的第三特征参数,所述第三特征参数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第三传动件的转速。判断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三传动件三者的相互作用下是否满足驱动换挡的转速匹配条件,确定换挡操作合格。

7、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总成包括第二驱动轴。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利用第二测功机调控与所述第二驱动轴连接的发动机的扭矩,所述发动机的扭矩表征所述第二驱动轴的转速,所述第二驱动轴的转速表征所述第三传动件的转速。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啮合,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无接触;判断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转速、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转速和所述第三传动件的转速是否满足三者的传动比,确定所述换挡操作合格。

8、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电机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机构。所述发动机经所述第二驱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第四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的转速表征所述第四传动件的转速。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第五传动件连接;所述第四传动件与所述第五传动件啮合。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判断所述第四传动件的转速与所述第五传动件的转速是否满足两者的传动比,确定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正常运转。

9、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的至少一个行星轮,与所述至少一个行星轮连接的行星架,和与所述至少一个行星轮啮合的齿圈;所述行星排特征参数为所述齿圈的内齿数量与所述太阳轮的外齿数量之比。其中,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所述太阳轮,所述太阳轮与所述电机耦接;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所述齿圈,所述齿圈与所述第一驱动轴耦接;所述第三传动件包括所述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与所述第二驱动轴耦接。

10、判断所述太阳轮的转速、所述齿圈的转速和所述行星架的转速是否满足与所述行星排特征参数相关的行星齿轮速比,确定换挡操作合格。

11、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调控所述驱动总成的第一特征参数,所述调控第一驱动轴的第二特征参数,以及,所述调控所述驱动总成的第三特征参数包括:确定所述驱动总成内换挡电机连接的换档毂的不同档位,不同所述档位对应的表征所述第二驱动轴的预设转速的发动机扭矩,和不同所述档位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轴的预设转速的映射关系。设置所述换档毂的目标档位信息;所述档位信息包括档位、所述档位对应的所述第二驱动轴的预设转速,和所述第一驱动轴的预设转速。根据所述目标档位信息调节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转速、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转速和所述第三传动件的转速。

12、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确定换挡操作合格,包括:输出合格信息,且所述驱动总成内换挡电机连接的换档毂归置档位原点。和,输出故障信息;所述故障信息包括:当前所述换档毂的档位信息与所述目标档位信息不一致,当前所述发动机的扭矩与所述目标档位信息的发动机扭矩不一致,以及,当前所述第一驱动轴的转速与所述目标档位信息的预设转速不一致中的一种或多种。

13、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获取一次换挡操作的时长;确定不同档位的换挡时长与所述不同档位对应的速度的关系。和/或,满足所述驱动换挡的转速匹配条件时,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转速为第一目标转速,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转速为第二目标转速;获取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转速达到所述第一目标转速的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转速达到所述第二目标转速的第二时长。调控所述第一测功机和所述第二测功机的功率,减小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二时长的差值。

14、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确定驱动换挡的需求参数符合检测条件,包括:获取所述驱动总成内换挡电机连接的换档毂的不同档位,及不同所述档位的转动角度。确定当前所述换档毂的转动角度与所述目标档位信息的档位是否匹配,若匹配,符合检测条件;其中,所述换档毂的转动角度包括基于所述档位原点的多个转动角度;所述目标档位信息的档位包括档位原点的档位和基于所述档位原点的多个转动角度的档位。以及,确定所述换挡电机的占空比与所述换档毂处于不同档位的转动角度的关联关系。

15、上述换挡检测方法中,分别控制驱动总成和第一驱动轴,调节驱动总成连接的第一传动件的转速,以及第一驱动轴连接的第二传动件的转速,这个过程表征为通过设置驱动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控制参数来模拟动态换挡过程。其中,通过判断第一传动件的转速和第二传动件的转速满足驱动换挡的转速匹配调节,例如,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相互作用下,第一传动件的实际转速与驱动第一传动件的器件的转速基本相同,且第二传动件的实际转速与第一驱动轴的转速基本相同,达到转速平衡效果,确定换挡操作合格;否则,需要根据实际问题调节驱动第一传动件的器件的转速和/或第一驱动轴的转速。这样,能够检测动态换挡过程中涉及的多项性能参数,提高检测的性能和后续产品应用的用户体验。

1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换挡检测系统。换挡检测系统包括:驱动模块、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总成、第一驱动轴和控制器。驱动模块提供电压。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相互作用的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驱动总成与所述驱动模块耦接;所述驱动模块调控所述驱动总成的第一特征参数;所述第一特征参数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转速。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第二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的的第二特征参数表征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转速。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总成、所述第一驱动轴和所述驱动模块耦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利用所述驱动模块调控所述驱动总成的第一特征参数;及用于调控所述第一驱动轴的第二特征参数,以及,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转速和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转速,判断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相互作用下是否满足驱动换挡的转速匹配条件。

17、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换挡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测功机。第一测功机与所述第一驱动轴连接,用于调控所述第一驱动轴的转速;所述第一驱动轴的转速表征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转速。所述驱动总成包括电机;所述第一特征参数包括所述电机的扭矩;所述电机的扭矩表征为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转速。

18、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啮合;所述控制器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转速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转速是否满足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传动比,确定所述换挡操作合格。

19、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测功机的数量包括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分别利用两个所述第一测功机控制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转速,以及,分别获取两个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转速,并判断两个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转速差值小于预设值,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正常运转。

20、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与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啮合,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无接触。

21、所述换挡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驱动轴和第二测功机。第二驱动轴与所述第三传动件连接。第二测功机与第二驱动轴连接,用于调控所述第二驱动轴的转速;所述第二驱动轴的转速表征所述第三传动件的转速。

22、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转速、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转速和所述第三传动件的转速是否满足三者的传动比,确定所述换挡操作合格。

23、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换挡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啮合的第四传动件和第五传动件;所述第四传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的速表征所述第四传动件的转速;所述第五传动件与所述电机连接。

24、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第四传动件的转速与所述第五传动件的转速是否满足两者的传动比,确定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正常运转。

25、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第一电源与所述驱动总成耦接。第二电源与所述控制器耦接。所述换挡检测系统还包括:上位机,与所述控制器耦接,用于传输设置信号至所述控制器,及显示所述控制器的检测结果;所述设置信号包括设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驱动轴转速的发动机的扭矩的指令、设置所述电机的转速的指令、设置所述驱动总成内换挡电机连接的换档毂的档位的指令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检测结果包括合格信息和故障信息。

26、本技术提供的换挡检测系统的有益效果与上述任一示例提供的换挡检测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27、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示例提供的换挡检测方法。

28、本技术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有益效果与上述任一示例提供的换挡检测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29、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执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实现如上述任一示例提供的换挡检测方法。

30、本技术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有益效果与上述任一示例提供的换挡检测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1、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换挡检测装置。换挡检测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示例提供的换挡检测系统,用于支持所述换挡检测系统执行如上述任一示例提供的换挡检测方法。

32、本技术提供的换挡检测装置的有益效果与上述任一示例提供的换挡检测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3、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