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参与供热调节的中压调节阀阀盖端阀杆漏汽引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41995发布日期:2024-05-11 00:2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参与供热调节的中压调节阀阀盖端阀杆漏汽引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压调节阀参调工业供热汽轮机组,具体涉及一种参与供热调节的中压调节阀阀盖端阀杆漏汽引出结构。


背景技术:

1、汽轮机中压调节阀参与供热调节时,其阀杆与阀盖端轴套斜面密封没接触,一直存在漏汽。一般设置两组漏汽引汽结构,漏汽引汽结构分别连接4号抽汽和轴封加热器。常规结构为斜向上打孔并接管引出。

2、在实际使用时,如图1、图2所示,中压调节阀阀盖1的中心设有垂直贯穿其上下两端的阀孔,阀孔中安装有阀杆2,阀孔上下两端设有用于封堵上下间隙的上套筒21和下套筒22。

3、由于受中压调节阀阀盖自身结构、执行机构和周围布置空间狭窄限制,能斜向上打孔的数量有限;一般为两组,共最多能布置3、4个漏气引出孔道。同时,阀盖的厚度和螺栓布置限制了漏气引出孔道的孔径,造成阀杆漏汽引管总面积不足,漏气引出孔道设计流速远高于设计规范要求。

4、另外参与供热调节的中压调节阀的阀门打开时需要力比不参与供热调节的大很多。参与供热调节的阀杆直径加粗,同样间隙下需阀盖端引出的阀杆漏汽量也增加,使中压调节阀参与供热调节时,阀盖端存在阀杆高温漏汽隐患更大,存在严重安全问题。

5、常规斜向上引出接管空间狭窄,并管布置也较困难;同时漏汽斜向上引出结构增加对上部布置阀门执行机构的热辐射,加热油缸部件,影响执行结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阀杆漏汽和有限空间漏汽引管布置难问题,将中压调节阀阀盖两段漏汽斜向上打孔方式改为两层错开、多孔平打,实现增加漏气引出孔道数量,降低漏汽引汽通道流速,解决阀杆高温漏汽问题,提升机组可靠性;阀盖上部无漏气引出孔道还可减少高温管道对执行机构热辐射,提升执行机构可靠性。

2、本发明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参与供热调节的中压调节阀阀盖端阀杆漏汽引出结构,所述中压调节阀阀盖的中心设有垂直贯穿其上下两端的阀孔,所述阀孔中安装有阀杆,所述漏汽引出结构包括沿中压调节阀阀盖环周间隔设置的多个漏气引出孔道,所述漏气引出孔道从中压调节阀阀盖的外侧延伸进阀孔内,且漏气引出孔道的轴线与阀孔的轴线垂直;所述漏气引出孔道至少为两组且上下错位设置,所述漏气引出孔道的出口处安装有引汽管组件;对应地,所述引汽管组件至少为两组且上下错位设置。

4、所述引汽管组件主要由引汽管以及漏汽引汽母管组成;所述中压调节阀阀端对应漏气引出孔道的出口设有引汽管安装孔,所述引汽管的内端与引汽管安装孔连接,其外端向中压调节阀阀盖外侧延伸,且每一组引汽管的外端端部与漏汽引汽母管连接。

5、所述漏汽引汽母管连接为环形管。

6、所述引汽管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第一引汽管组件和第二引汽管组件。

7、所述第一引汽管组件包括多根第一引气管以及与第一引气管的外端连接的第一漏汽引汽母管;所述第二引汽管组件包括多根第二引气管以及与第二引气管的外端连接的第二漏汽引汽母管。

8、所述第一漏汽引汽母管与第二漏汽引汽母管上下错位且间隔置。

9、所述引汽管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漏气引出孔道的直径,所述引汽管的内径等于漏气引出孔道的外径;所述漏汽引汽母管的内径面积大于引汽管的内径面积之和。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1. 本发明包括沿中压调节阀阀盖环周间隔设置的多个漏气引出孔道,漏气引出孔道从中压调节阀阀盖的外侧延伸进阀孔内,且漏气引出孔道的轴线与阀孔的轴线垂直;漏气引出孔道至少为两组且上下错位设置,漏气引出孔道的出口处安装有引汽管组件;对应地,引汽管组件至少为两组且上下错位设置。通过对参与供热调节的汽轮机中压调节阀的阀盖端阀杆漏汽引出结构进行优化,将中压调节阀阀盖两段漏汽斜向上打孔方式改为两层错开、多孔平打的方式,实现增加漏气引出孔道数量,降低漏汽引汽通道流速,解决阀杆高温漏汽问题,提升机组可靠性;阀盖上部无漏气引出孔道还可减少高温管道对执行机构热辐射,提升执行机构可靠性。

12、2. 本发明的漏汽引汽母管连接为环形管。利用阀盖外沿环形空间、采用环形的漏汽引汽母管连接引汽管,解决高温漏汽引汽母管在受限空间的并管布置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参与供热调节的中压调节阀阀盖端阀杆漏汽引出结构,所述中压调节阀阀盖的中心设有垂直贯穿其上下两端的阀孔,所述阀孔中安装有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汽引出结构包括沿中压调节阀阀盖环周间隔设置的多个漏气引出孔道,所述漏气引出孔道从中压调节阀阀盖的外侧延伸进阀孔内,且漏气引出孔道的轴线与阀孔的轴线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与供热调节的中压调节阀阀盖端阀杆漏汽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汽管组件主要由引汽管以及漏汽引汽母管组成;所述中压调节阀阀端对应漏气引出孔道的出口设有引汽管安装孔,所述引汽管的内端与引汽管安装孔连接,其外端向中压调节阀阀盖外侧延伸,且每一组引汽管的外端端部与漏汽引汽母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参与供热调节的中压调节阀阀盖端阀杆漏汽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汽引汽母管连接为环形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参与供热调节的中压调节阀阀盖端阀杆漏汽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汽管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第一引汽管组件和第二引汽管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参与供热调节的中压调节阀阀盖端阀杆漏汽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汽管组件包括多根第一引气管以及与第一引气管的外端连接的第一漏汽引汽母管;所述第二引汽管组件包括多根第二引气管以及与第二引气管的外端连接的第二漏汽引汽母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参与供热调节的中压调节阀阀盖端阀杆漏汽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漏汽引汽母管与第二漏汽引汽母管上下错位且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参与供热调节的中压调节阀阀盖端阀杆漏汽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汽管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漏气引出孔道的直径,所述引汽管的内径大于等于漏气引出孔道的外径;所述漏汽引汽母管的内径面积大于引汽管的内径面积之和。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参与供热调节的中压调节阀阀盖端阀杆漏汽引出结构,中压调节阀阀盖的中心设有垂直贯穿其上下两端的阀孔,阀孔中安装有阀杆,漏汽引出结构包括沿中压调节阀阀盖环周间隔设置的多个漏气引出孔道,漏气引出孔道从中压调节阀阀盖的外侧延伸进阀孔内,且漏气引出孔道的轴线与阀孔的轴线垂直;漏气引出孔道至少为两组且上下错位设置,漏气引出孔道的出口处安装有引汽管组件;对应地,引汽管组件至少为两组且上下错位设置。本发明采用两层错开、多孔平打的方式,达到增加漏气引出孔道数量,降低漏汽引汽通道流速,解决阀杆高温漏汽问题,提升机组可靠性;阀盖上部无引汽管可减少高温管道对执行机构热辐射,提升执行机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宣平,刘金芳,刘兴波,孙伟,黄彪,肖振东,罗刚,喻敏,李煜,彭雲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