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组件、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12472发布日期:2024-04-01 14:1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连接组件、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组件、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汽车、电动玩具轮船、电动玩具飞机和电动工具等上。

2、在电池中,需要在电池箱体上预装连接组件(例如压铆螺母或者拉铆螺母等),以方便外接部件与电池箱体之间的装配。在外接部件与电池箱体的装配过程中,外接部件上的部分零部件容易掉落至连接组件的内部,从而影响电池的可靠性。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外物掉落至连接组件内部的风险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外物掉落至连接组件内部的风险,进而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拉铆螺母和套筒,拉铆螺母包括沿自身轴向分布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内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通孔,第二段内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螺纹孔。套筒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通孔内,套筒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通孔,在轴向上,螺纹孔的投影位于第二通孔的投影内。

3、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套筒,由于套筒自身具有一定的壁厚,第二通孔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通孔的径向尺寸,因此,位于第一通孔内的套筒能够填充拉铆螺母的第一段的一部分内部空间,以减小连接组件的在与第一段相对应位置处的内径,从而在外接部件与电池箱体的装配过程中,能够减小外接部件上的部分零部件掉落至连接组件内部的风险,进而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4、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拉铆螺母还包括第一法兰,第一法兰环绕在第一段的外侧。套筒包括主体部和第二法兰,第二通孔设置于主体部,主体部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通孔内,第二法兰环绕在主体部的外侧并与第一法兰沿轴向抵接。

5、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相抵接,能够增大套筒与拉铆螺母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套筒与拉铆螺母之间的稳固性,有利于提高连接组件整体的可靠性。

6、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套筒还包括凸台,凸台凸出于第二法兰背向第一法兰的一侧表面。

7、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凸台,一方面,凸台能够填充连接孔的一部分内部空间,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外接部件上的部分零部件掉落至连接组件内部的风险。另一方面,凸台还能够对外接部件起到支撑作用,以代替部分设置于外接部件的连接孔内的支撑件,有利于降低成本。

8、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凸台沿套筒的周向延伸且环绕第二通孔。

9、能够进一步加强凸台的减小外接部件上的部分零部件掉落至连接组件内部的风险以及降低成本的效果。

10、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法兰靠近第二法兰的一侧设有第一配合部,第二法兰靠近第一法兰的一侧设有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中的一者包括第一凸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中的另一者包括第一凹部,第一凸部的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凹部。

11、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卡接配合能够限制套筒与拉铆螺母之间的沿拉铆螺母周向上的相对转动,从而能够提高连接组件的可靠性。

12、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均沿拉铆螺母的径向延伸设置。

13、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限制套筒与拉铆螺母之间的沿拉铆螺母周向上的相对转动的效果,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组件的可靠性。

14、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法兰靠近第二法兰的一侧设有防滑层;和/或,第二法兰靠近第一法兰的一侧设有防滑层。

15、能够提高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能够减小套筒与拉铆螺母沿拉铆螺母周向上产生相对转动的风险。

16、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法兰粘接于第二法兰。

17、通过将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粘接,能够提高套筒与拉铆螺母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也能够减小套筒与拉铆螺母沿拉铆螺母周向上产生相对转动的风险,从而能够提高连接组件的可靠性。

18、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套筒的外壁设有第三配合部,第一段的内壁上设有第四配合部,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中的一者包括第二凸部,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中的另一者包括第二凹部,第二凸部的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二凹部。

19、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卡接配合能够限制套筒与拉铆螺母之间的沿拉铆螺母周向上的相对转动,从而能够提高连接组件的可靠性。

20、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均沿轴向延伸设置。

21、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限制套筒与拉铆螺母之间的沿拉铆螺母周向上的相对转动的效果,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组件的可靠性。

22、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的内壁沿轴向上的投影形状和套筒的外壁沿轴向上的投影形状均为多边形。

23、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段的内壁和套筒的外壁均设置为多边形,在不设置其他限位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套筒与拉铆螺母沿拉铆螺母周向上产生相对转动的风险,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连接组件的制备难度以及降低成本。

24、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螺纹孔沿轴向贯穿第二段。

25、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螺纹孔设置为沿轴向贯穿第二段,能够通过更多方式使得拉铆螺母的铆接,从而能够提高连接组件的适用性。

26、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设置于拉铆螺母与套筒之间。

27、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件,能够有效地提高套筒与拉铆螺母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组件整体的可靠性。

28、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套筒与第一段过盈配合。使得套筒与第一段之间的连接牢固度更高,能够减小套筒与拉铆螺母沿拉铆螺母的轴向上产生相对移动的风险,从而能够提高连接组件整体的可靠性。

29、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的外壁上设置有凹凸结构,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凹结构和多个凸结构,多个凹结构和多个凸结构沿第一段的周向上交替分布。

30、凹凸结构能够提高第一段在外力作用下向外凸出形成的限位结构与电池箱体的壁部之间的摩擦系数,进而能够提高拉铆螺母与电池箱体的壁部之间的连接牢固度,从而提高连接组件的可靠性。

3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箱体,具有用于容纳电池单体的容纳腔,电池箱体包括壁部和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壁部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沿壁部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壁部,拉铆螺母穿设于安装孔并铆接于壁部。

32、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电池箱体的壁部上设置连接组件,能够方便外接部件与电池箱体之间的装配,并且套筒能够减小外接部件上的部分零部件掉落至连接组件内部的风险,从而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33、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壁部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相对于壁部背向电池单体的一侧表面凹陷,安装孔位于凹槽内,套筒的至少部分容纳于凹槽内。

34、通过在壁部上设置凹槽,能够减小套筒凸出壁部的尺寸,从而能够提高壁部背向电池单体的一侧表面的平整度,一方面,能够减小电池箱体的体积,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提高电池箱体的整体性和美观度。

35、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箱体还包括垫板,垫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垫板连接于壁部背向电池单体的一侧,套筒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通孔内。

36、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垫板并且套筒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通孔内,一方面,能够提高电池箱体整体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能够减小套筒凸出壁部的尺寸,从而提高壁部背向电池单体的一侧表面的平整度,还有利于提高电池箱体的整体性和美观度。

37、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电池包括电池单体以及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体,电池单体容纳于电池箱体。

38、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外接部件和紧固件,外接部件连接于壁部,外接部件开设有连接孔,紧固件穿过连接孔并与拉铆螺母连接。

39、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外接部件包括板体和衬套,连接孔设置于板体,衬套设有沿自身轴向延伸的第四通孔,衬套设置于连接孔且抵接于套筒。

40、衬套抵接于套筒,套筒能够对衬套形成支撑作用,从而减小衬套掉落至连接组件内部的风险,提高电池整体的可靠性。

41、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板体的刚度小于壁部的刚度。

42、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其包括第三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43、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