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阻限锤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1445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阻限锤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用机械阀门领域中的一种新设备,是对现有止回阀的改进。
在用机泵提升输送液体工作系统中,突发的机电事故常有发生。为了避免管路中液体倒流而造成机泵高速反转而导致烧坏电机的事故,在机泵的出口处一般都装有止回阀。现在,国内外较多采用的是旋启式止回阀,此阀靠液体工作压力开启,液流分分秒秒都在克服阀板的自重工作,从而造成液流流能损失,增加电力消耗,产生较大燥音。在机泵突然停转时,阀板在自重和倒流液体的压力下,迅速关闭。往往产生阀板碎坏仍至管路破裂的破坏性水锤事故,对产生的影响极大。
为了克服破坏性水锤,节省能源,国内外许多科技人员不断地研究探讨。50年代,我国引进了外国的水锤消除器。60年代,兰州白银公司北京市政工程设计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在研制水锤消除上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一些成绩。70年代,他们分别研制出下开式水锤消除器,气囊式水锤消除器。对水锤均有所消除,但都未能克服旋启式止回阀阻力大,耗电多,噪音高,易磨损等缺点。
1982年,辽宁给水设备总公司研制的微阻缓闭止回阀,虽有较多优点,但仍然存在不少缺点,如在逆止阀板反向装有一平衡锤,在液流能量波动的状态下,平衡锤反而产生开启阻力,增加工作阻力,由于平衡锤的作用,当机泵停转后,处于反向的平衡锤反而造成阀板关闭缓慢,产生较大的倒流量,造成破坏性水锤。而在同向的时候,平衡锤加快了关闭速度,反而不利缓闭。另外,缓闭活塞组件与进口法兰挤在一块,给加工和使用维护增加很多困难。
1989年,辽宁省沈阳市尚世岳同志研制了一种微阻限锤止回阀,获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CN2031053U。该阀取消了平衡锤,对阀体、防逆止口,逆止阀板组件,阀板轴组件,缓闭活塞组件,单向阀,微量调节阀等进行设计修改。该止回阀比现有各种止回阀较为先进,但仍然存在如下缺点1、逆止阀板改为中空焊接结构件,减轻了重量,但仍然不能克服因阀板自重,在压力波动的液流中上下摆动,产生阻力造成液流流头能量损失,增加电耗,产生燥音的缺陷。这是所有止回阀的通病。
2、逆止口与法兰面成一倾角,给机加工增加较多的困难。
3、缓闭组件装置设在阀体下侧内,给加工和安装维护带来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从根本上克服现有止回阀技术上存在的上述缺点,采用全新原理,全新结构,无阻力,噪音小,缓闭无锤,加工简单,维护方便,耐用可靠的无阻无锤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是,既借助液流推力,开启阀板,又利用液流压力推动膜式工作缸工作,通过齿条齿轮旋开止回阀板并保持阀板的开启度,达到无阻运行。行程滑阀和单向节流阀是在机泵突然停转,液流正向压力瞬时消失时,实现阀板先速闭后缓闭避免破坏性水锤。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原理新,无阻力,噪音小,逆止可靠,无破坏性水锤,减震耐磨,方便加工,容易维护等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它对流体的阻力几乎为零。与现有旋启式止回阀对比,阻力耗电全部节省下来,在机泵突然停转的情况下,止回阀板能自动实现速闭,缓闭,全闭的要求,起到防止机泵超速反转。防止破坏性水锤,最终实现全闭逆止的工作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见以下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阀板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逆止阀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膜式工作缸齿条行程滑阀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单向节流阀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知道,本实用新型是由阀体1,逆止阀板组件2,阀板轴组体3,单向节流阀组件4,阀盖5,行程滑阀组件6和膜式工作缸组件7等构成。
阀体1是铸铁体,其上有液流螺纹孔b,阀板轴孔,防逆止口面C,进出口法兰,盖板孔和螺孔,单向节油阀和行程滑阀通过导管分别与膜式工作缸及阀体内部接通。
阀板轴组件3(见图3)是由齿轮8,石棉密封垫9和14,改性尼龙轴承10和13,不锈钢轴11,阀板连接件12,以及螺塞15所组成。阀板轴组件装在阀体上。
逆止阀板组件2(见图4)是由铸铁阀板16,橡胶防震垫17和橡胶密封环18等组成。防震垫17起到避免阀板开启时与阀体相碰撞的作用。密封环18起到提高密封性能和缓冲关闭冲击作用。
膜式工作缸组件7(见图5)是由膜式缸19,导向座20,齿条21和行程滑阀6等构成。齿条21下端设有斜面e,斜度为30°。膜式缸上设液流孔B,液流孔B通过导管与单向节流阀和行程滑阀接通阀体。
单向节流阀组件4(见图6)是由调节螺帽22,顶针23,铜阀芯24,复位弹簧25,改性尼龙阀套26,阀体27和和弹簧座28等构成。阀芯24上端设有二条节流钩槽f,阀体上设有进液口P1和出液口P2,P1口接通阀体内,P2接通膜式工作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进口法兰接合面a与机泵的出口管路接通,出口法兰接合面d与输出管路接通。
开启当机泵开动运转工作后,液流通过管路进入止回阀进口,推动逆止阀板组件2开启。与此同时,液流从b孔经管路流经单向节流阀的P1孔,将阀芯压下,直接流通P2孔进入膜式工作缸;推动活塞,将齿条推出,带动阀板轴上的齿轮转,从而又将阀板旋启,其开启度达90°,由于齿条上有30°的斜面,当阀板约旋开6~8°时,行程滑阀6上的滚轮被齿条斜面压下,将阀芯压移一定的距离,从而将进液孔P1和出液孔P2接通,液流又经行程滑阀6进入膜式工作缸。压力只要达到0.1MPa时,膜式工作缸就能推动齿条使齿轮旋转,其旋启力矩将是阀板重力力矩(以DN 150的止回阀为例)的5倍,所以,在一般工况下,膜式工作缸能够使逆止阀板稳定在90°的开启度下工作,从而实现无阻。
速闭当机泵停转时,液流压力瞬间骤降为零,逆止阀板组件靠自重关闭,在此同时,膜式工作缸的弹簧因液流压力消失而恢复原状将齿条缩回,因而带动阀板轴上的齿轮反转,从而实现逆止阀板速闭,迅速地控制液体的倒流量,防止机泵因液体倒流而产生飞速倒转造成电机毁坏的事故。
缓闭当逆止阀板速闭到完成关闭角度的93%左右时,由于齿条的斜面作用,行程滑阀关闭,膜式工作气缸的存液只能通过单向节流阀经阀体上b孔缓缓流回液池,这样逆止阀板只能靠自重慢慢关闭,阀板轴上的齿轮反转带动齿条复回原位,最后达到完全关闭。在缓闭过程中,一定的倒流液体通过逆止阀板和逆止口间渐趋为零的缝隙流回液池,从而达到消除或减小水锤,正反拧转单向节流阀上的调节螺帽,可以使阀芯在阀体内作轴向移动,从而改变阀芯节流钩槽f和出液孔P2的相对位置,达到控制液流的泄流量,实现逆止阀板缓闭速度的无级调节。
全闭膜式工作缸内的余液通过单向节流阀5泄流流完后,膜胶板和活塞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并通过齿条带动齿轮反转,使逆止阀板回转关闭出液口,在输出管内存液的重压下,逆止阀板通过装在其上的橡胶密封环密封逆止口面C,从而达到控制倒流液体,实现全闭的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输送液体管路系统中的无阻限锤止回阀,它由阀体(1)、逆止阀板组件(2)、阀板轴组件(3)和由单向节流阀组件(4)、行程滑阀组件(6)、膜式工作缸组件(7)、组成的液压工作系统等组成,其特征是a、在阀体(1)上有一个液流螺纹孔b,孔b经单向节流阀和行程滑阀与膜式工作缸接通,一旦机泵工作,膜式工作缸立即受液流工作压力作用;b、膜式工作缸组件(7)的齿条(21)上,设有斜面e,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c、单向节流阀组件(4)的阀芯(27)上端设有二条节流钩槽f,阀套(26)用改性尼龙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阀门领域提供一种无阻限锤止回阀设备。在用机泵吸取输送液体的管路系统中,当机泵工作后,此阀的逆止阀板在靠液流开启的同时,液流又进入膜式工作缸,推动齿条齿轮机构,使齿轮旋转合力启开逆止阀板,并使逆止阀板保持最大开启度不变,实现无阻力输送。当机泵突然停转后,逆止阀板靠自重和膜式缸中的复位弹簧的工作,迅速关闭,以防机泵因液体倒流而超速倒转。在最后约十分之一的关闭角度中,可在行程滑阀作用和单向节流阀的控制下,无级调节缓闭速度,避免破坏性水锤,达到逆止全闭要求。
文档编号F16K15/00GK2069956SQ8922103
公开日1991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14日
发明者黄永绍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山煤矿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