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防松自锁螺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312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应力防松自锁螺栓的制作方法
一种靠螺栓头与杆之间夹角变化后产生应力,防止螺纹松脱的紧固件。
螺栓连结物体靠其螺纹升角小于或等于摩擦角。当螺栓连结物体后,螺纹接触面上的摩擦力和螺纹对被连接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大于等于使被连结物体脱离螺栓的力,这样被螺栓连结的物体就不能脱离螺栓。但当被螺栓连接的物体遭到连续振动和冲击时,螺栓上螺纹接触表面的摩擦力将发生瞬时消失或减少现象。经过一定时间后,螺纹连接会自动松脱。螺栓的松脱会影响机器设备正常的运转,造成严重后果。这个问题各国现均未能完全解决,人们只能在螺栓连接上采用一定的防松装置,比如弹簧垫圈,双螺母,开口销,带翅垫圈,止退垫片,钻眼穿钢丝……。这样做增加了工作量,浪费材料,给生产带来不便。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自锁防松螺栓,它在拧紧后,能依靠自身弹性变形时产生的压力,使螺纹之间摩擦力增大,相应的紧固力也增大,达到防止螺栓松脱的目地。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螺栓头与螺杆之间联接面的夹角α小于90度,拧紧螺栓后,螺杆的拉力使螺栓头与螺杆之间的夹角α变大。夹角α变化产生的应力增加了螺纹之间的摩擦力,使螺纹结合处间隙变小,咬合在一起,达到防止螺栓松脱的目的。自锁防松螺栓的其它部份和别的各种规格螺栓一样,螺纹也可制成三角形、矩形、梯形等,根据需要。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中螺栓头1与螺栓杆2之间的夹角α小于90度,螺栓头1上靠近螺栓杆2的面(1A)为一圆锥面。面(1A)与螺栓杆2之间的夹角α小于90度。工作时,拧紧螺栓后螺栓杆2上螺纹的拉力将螺栓头1上的面(1A)拉向紧固件3。面(1A)的位移使角α变大,产生弹性变形,变形的应力F1通过螺杆2传递作用在螺纹上,力F1使螺纹之间摩擦力增加,同时螺栓头1对螺杆2的拉力也使螺纹间隙变小,紧固力增加,应力同时也抵消了螺栓遭受连续振动和冲击时受到的外力。因此,有效的防止了螺栓遭受连续振动和冲击时引起螺纹结合部间隙变化产生螺纹接触面摩擦力发生瞬时消失或减少现象,达到了螺栓不能自动松脱的目的。
螺栓头1上的面(1A)与螺杆2之间的夹角α可以根据螺栓的材质与所需紧固力的大小进行选择,以确保面(1A)位移后,角α增加为弹性变形,但必须小于90度。对于某些螺栓可以在螺栓头1上开出槽,以增加面(1A)位移,角α弹性变形的能力,面(1A)也可带上刃齿,以防螺栓打滑。
本发明制做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有效地解决了在振动受冲击场合中,紧固件螺栓自动松脱的问题。
国内外现有的螺栓由于无自锁防松功能,在受连续振动与冲击时,容易松脱,造成设备损坏,物质财产损失。本发明应力防松自锁螺栓,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在受到连续振动与冲击时,也能有效的紧固住物体、不会松脱、使用安全、方便。
权利要求
一种利用螺栓头与杆之间夹角变化后产生的应力来增加螺栓的紧固力,防止松脱的紧固件。能有效地运用在各种受连续振动,冲击的场合,不会自行松脱。其螺纹部份可根据需要制成三角形、矩形、梯形等,解决了国内外现有螺栓由于无防松自锁功能,不能单独工作在连续振动、冲击场合的问题。
全文摘要
一种利用螺栓头与杆之间夹角变化后产生的应力来增加螺栓的紧固力,防止松脱的紧固件。能有效地运用在各种受连续振动,冲击的场合,不会自行松脱。其螺纹部分可根据需要制成三角形、矩形、梯形等,解决了国内外现有螺栓由于无防松自锁功能,不能单独工作在连续振动,冲击场合的问题。
文档编号F16B39/284GK1065912SQ9110250
公开日1992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16日
发明者王常智 申请人:王常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