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集成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115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集成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是一种多流道控制阀。
公开号为CN104297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集成阀,该集成阀具有上、下阀体和圆板状阀芯。阀芯装设在上、下阀体之间形成的阀腔内,上、下阀体的内端面与阀芯的上、下端面为相互配合的平面。在上、下阀体的内端面设置有阀口,在阀芯的上、下端面之间开设有竖向穿孔。阀芯的中部具有与阀芯固定连接的转轴,该转轴的两端分别由上、下阀体支承。该集成阀的阀芯上设置的各竖向穿孔分离设置,各穿孔之间无连通孔或槽。该阀未充分完善阀芯结构,完全依靠在上、下阀体的内端面设置众多的阀口及连通管或槽来实现多路程序式流道控制。其阀芯上各穿孔均按竖向(即阀芯转轴的轴向)设置,不但使位于阀芯上、下端面的孔口在竖向上一一相对,相应使位于上、下阀体内端面的相应阀口亦需上、下相对设置。由此带来的问题是a.阀体上阀口数量过多。这不仅给制造带来困难,而且位于阀口的众多密封圈紧贴阀芯,造成阀芯转动困难;更为严重的是,当有压流体进入阀内时,除少数几个与阀芯穿孔相对的阀口外,绝大多数阀口都被阀芯封堵,在流体压力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使阀体和阀芯撑开的作用力,这将导致密封圈失去作用,各阀口严重泄漏,甚而流体将密封圈带出停留于被撑开的间隙中,阀芯一旦强行转动,即会使密封圈或阀芯损坏。b.为数众多的阀口只能一一对应地按阀芯运动时其穿孔在阀体内端面的圆形运动轨迹挤着排布。这给制造大口径集成阀带来困难,即使制造出来也会大而笨重,密封与转动的问题更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上述现有集成阀的阀芯结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阀口少、阀芯转动灵活、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平面集成阀。
本实用新型的平面集成阀具有上阀体、下阀体和圆盘状阀芯。上、下阀体由螺栓连为一体,阀芯装设在上、下阀体之间形成的阀腔内。上、下阀体中的至少一个阀体的内端面同与之对应的阀芯端面为相互配合的平面,在所述与阀芯端面平面配合的阀体内端面开设有阀口,在阀芯上设置有穿孔。阀芯中部竖向设置有转动定位轴。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阀芯上设置的穿孔中特别地具有斜向穿孔,亦即偏离竖向的穿孔。该斜向穿孔的路径可为直线,亦可为折线或曲线。它既可以是将位于阀芯同一端面的至少两个孔口相连的连通孔或连通室,亦可以是将分别位于阀芯上、下端面的孔口斜向连通的连通孔或连通室。当然,亦可以是既将阀芯同一端面的至少两个孔口相连通,又同时将阀芯不同端面上的孔口相连通的复合型连通孔或连通室。当其为将阀芯不同端面上的孔口相连通的斜向穿孔时,分别位于阀芯上、下端面的孔口不再在竖向上一一相对。在本集成阀中,由于阀芯上的穿孔包含了上述斜向穿孔,既可使阀芯同一端面的孔口相通,又可使阀芯上、下端面的孔口不再在竖向上一一相对,阀芯上孔口布置的灵活性大为提高。例如,可使阀芯上同一端面的两个或多个孔口相互连通,且各孔口不与另一端面上的孔口相通;也可使阀芯不同端面的两个孔口相通,而该二孔口不再竖向相对;还可使阀芯上端面的一个或多个孔口同时与阀芯下端面的一个或多个孔口相连通。由于阀芯上、下端面的孔口直接与上、下阀体内端面开设的阀口相对应,阀芯上孔口布置的灵活性提高之后,必然地引起阀体上阀口布置的灵活性提高。这不但有利于阀体的加工制作,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减少阀体上所设阀口及连通槽的数量,从而有效地改善集成阀的性能,自然地克服前述现有集成阀因阀口众多、阀口位置不便调整而带来的种种弊病。例如,当设计要求某一阀体的二阀口在某一工位时需相通时,即可在阀芯上开设将同一端面的二孔口相连通的斜孔,并使二孔口的位置在该工位时恰与欲接通的二阀口位置相对,而无需在阀体上设置使二阀口相连的连通孔或槽。又如,在前述现有集成阀中,当设计要求上阀体的两个阀口与下阀体的一个出流口(或进流口)在两种工位下分别相通时,除需在上阀体开设两个阀口、在阀芯上开设一条与之对应的竖向穿孔外,尚需在下阀体上开设与上阀体阀口位置相对的两个阀口(其中一个与所述下阀体出流口或进流口相通),并在下阀体的二阀口之间设连通槽。而在本集成阀中,只需将阀芯上设置的竖向穿孔改为两条斜向穿孔,且使位于阀芯下端面的该两条斜向穿孔的孔口分别在两种工位下与下阀体的同一阀口(与上述下阀体出流口或进流口相通的阀口)相接,并使二斜向穿孔的阀芯上端面孔口在两种工位下轮流与上阀体上开设的前述二阀口相接,即可满足设计要求。此处,不但下阀体上设置的阀口位置可根据需要灵活布置,不必强求与上阀体的相应阀口在竖向上相对,更重要的是在下阀体上减少设置了一个阀口和连通槽。虽然阀芯上穿孔的数量有所增加,但不会由此附加使阀体和阀芯撑开的作用力,且在阀芯上加工穿孔较为容易。参照上述设计方案,通过在阀芯上设置多个按特定方式贯通的斜向穿孔,还可满足对集成阀提出的多路流道之程序式控制的要求,而无需通过在阀体上设置过多的阀口和连通槽来满足此要求。另外,即使仅在阀芯上设置将位于阀芯同一端面的孔口相连通的斜向穿孔,而不设置将阀芯上、下端面的孔口相连通的斜孔或竖向穿孔,也可使本集成阀完成控制功能。此时,即仅需让开设有孔口的阀芯端面和与之相对的阀体内端面为相互配合的平面,并在该阀体内端面开设阀口。就未开设孔口的阀芯另一端面和与之对应的另一阀体之内端面来说,二者可不为相互配合的平面,且在该另一阀体内端面上不必再开设阀口。
本实用新型的集成阀与前述现有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阀体上阀口少、密封好;b.阀芯转动灵活轻便,不易磨损和拉伤,寿命长;c.阀体不易被流体压力撑开,密封圈和阀芯不易损坏,故障率低,运转可靠;d.构造简单,密封圈少,装配、拆卸和维修都很方便;e.制造容易,省工、省料,可制作体小轻便的大口径集成阀。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图1是实施例中集成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上阀体俯视图。
图3是
图1中阀芯俯视图。
图4是
图1中下阀体俯视图。

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集成阀具有上阀体1、下阀体2,圆盘状阀芯3和驱动齿轮4,上、下阀体由多条螺栓5连为一体阀芯3和驱动齿轮4装设在上、下阀体1、2之间形成的阀腔6内。上、下阀体1、2的内端面(即上阀体的下端面和下阀体的上端面)与阀芯3的上、下端面为相互配合的平面。在阀芯3的边缘设置有传动齿,该传动齿与驱动齿轮4的轮齿相啮合。在阀芯中部竖向设置有转动定位轴7,该定位轴7为贯通上、下阀体的轴杆,其两端开设有螺纹,并具有与之配合的压紧螺母8。在阀芯3上设置有轴孔9,阀芯通过该轴孔套置于轴杆式定位轴7上。在本实施例中,上阀体的内端面设置了阀口10~13,在上阀体上还开设了驱动齿轮轴孔14和窥视孔15。其中,窥视孔15与阀芯3相对,并在窥视孔上设置有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窥视孔封闭片16。在阀芯3上具有其孔口上、下相对的竖向穿孔17、18。同时,还具有将不同端面的孔口相斜向连通的斜向穿孔20,该斜向穿孔在阀芯上、下端面的孔口分别为21、22。此处,阀芯3的上端面特别地设置了孔口23、19,并设置了将其斜向连通的连通室24。另外,在阀芯3的下端面设置有孔口25,该孔口25亦经连通室24与上端面孔口23、19连通。亦即是说,连通室24将同位于上端面的2个孔口和位于下端面的一个孔口连通,从而构成复合型斜向穿孔。此处采用的连通室亦可由连通孔代替。本例中,在下阀体内端面设置了阀口26~33,并在下阀体内设置了连通孔34~37。
在使用本集成阀时,可通过转动驱动齿轮4而带动阀芯3转动,使阀芯3的工位发生变化,以实现多路流道的程序式控制,阀芯的工位可由窥视孔15加以观测。在
图1所示阀芯工位下,因上阀体阀口13与阀芯上端面的孔口23相接,又因孔口23经连通室24与阀芯上端面孔口19和阀芯下端面孔口25相通,而孔口19与上阀体阀口10相接,阀芯下端面孔口25与下阀体阀口31相接,故使上阀体阀口13和10同与下阀体阀口31相接。亦即是说,当由上阀体阀口13和10同时进流时,可由下阀体阀口31出流。反之,当由下阀体阀口31进流时,可由上阀体阀口13和10同时出流。另外,在此工位下,阀芯竖向穿孔17的两端分别与上阀体阀口11和下阀体阀口26相接。当上阀体阀口11进流时,可由下阀体阀口26出流,反之,当下阀体阀口26进流时,可由上阀体阀口11出流。
在本实施例中,将阀芯转动定位轴7设置为轴杆形式的目的是便于在其端部设置压紧螺母,让其从阀中央部位辅助对上、下阀体的压紧,以进一步防止二者被流体压力撑开,并增加密封效果。当阀体较小或工作流体压力不大时,亦可采用前述现有集成阀中将转动定位轴固定于阀芯上的结构形式。此时,该转动轴的两端不再设置压紧螺母,且应使其两端由设置于上、下阀体上的轴座支承。在此结构形式下,当转动轴具有裸露于阀体外部的轴端时,窥视孔15可不设置,阀芯的工位可由该裸露轴端的方位加以指示。另外,此时的阀芯边缘可不设传动齿,驱动齿轮4亦可除去,而通过转动外露的转动轴端,即可使阀芯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集成阀还可仿照现有集成阀,增设以阀体的连通孔为阀腔、对阀体连通孔过流截面实施调节的流量调节装置和压力调节装置。另外,在根据多路流道程序式控制的具体要求设计制作本集成阀时,应尽量通过在阀芯上开设斜向穿孔来达到设计要求,尽可能减少阀体上的阀口,以得到最优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平面集成阀,具有上阀体、下阀体和圆盘状阀芯,上、下阀体由螺栓连为一体,阀芯装设在上、下阀体之间形成的阀腔内,上、下阀体中的至少一个阀体的内端面同与之对应的阀芯端面为相互配合的平面,在所述与阀芯端面平面配合的阀体内端面开设有阀口,在阀芯上设置有穿孔,阀芯中部竖向设置有转动定位轴,其特征是所述阀芯上设置的穿孔中具有斜向穿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阀,其特征是所述斜向穿孔为将位于阀芯同一端面的至少两个孔口相连通的斜向穿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阀,其特征是所述斜向穿孔为将分别位于阀芯上、下端面的孔口相连通的斜向穿孔。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集成阀,其特征是所述阀芯中部竖向设置的转动定位轴为贯通上、下阀体的轴杆,该轴杆的两端具有螺纹和与之配合的压紧螺母,阀芯上设置有轴孔,阀芯通过该轴孔套置于所述轴杆上。
专利摘要一种多流道控制阀,该阀具有上、下阀体和阀芯,阀芯装设在上、下阀体之间的阀腔内,上、下阀体中的至少一个阀体内端面与阀芯端面为相互配合的平面。在所述与阀芯端面平面配合的阀体的内端面开设有阀口,在阀芯上设置有穿孔。阀芯的中部竖向设置有转动定位轴。阀芯上设置的穿孔中特别地具有偏离竖向的斜孔。该阀具有密封好、阀芯转动灵活、故障率低、便于制作等优点。
文档编号F16K3/02GK2211523SQ9422992
公开日1995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9日
发明者倪耕 申请人:倪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