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感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776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防感应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特别是一种消防感应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亦随之提高,尤其是对自我生存的保障更具有多方位的准备。针对室内空间消防措施,多为在天花板预设由消防感应阀控制的洒水设备及与之同步配合启动的警铃。如


图1所示,习用的消防感应阀由阀体、阀盖、塞座结构及复位弹簧组成,阀体呈管状,其顶面中央设有开口,其内部设有将阀体内腔阻隔成输入腔及输出腔的阻隔壁,并令顶面中央开口位于输出腔侧,阻隔壁上设有使输入腔与输出腔贯通的通孔;阀盖上设有出水口;塞座结构由塞体、止回球阀、密封垫及蝶形隔膜组成,塞体外径大于阀体阻隔壁上的通孔,其中心设有通孔,并构成止回球阀座;密封垫及蝶形隔膜的直径分别大于阀体阻隔壁上的通孔及阀体顶面中央的开口,密封垫及蝶形隔膜分别固定安装在塞体的底、顶面;阀盖安装在阀体顶面中央开口上,并将蝶形隔膜的周缘夹固于阀体及阀盖之间,并令阀盖与蝶形隔膜之间构成上室;复位弹簧置于阀盖与塞座结构之间,将塞座结构抵压在阀体阻隔壁的通孔上。
使用时,输入腔端接水源,输出腔端接其他消防洒水设备,阀盖上出水口接感应洒水头。
当正常状态时,如
图1所示,输入腔及上室充满水,止回球阀抵在止回球阀座上,塞座结构在上室内水的重量及复位弹簧弹力作用下抵在阀体阻隔壁的通孔上,使输入腔、输出腔及上室皆不相通。
当出现火警时,如图2所示,感应洒水头洒水,上室内的水从阀盖上出水口排出,使塞座结构顶面压力减小,输入腔内的水压将塞座结构及其上止回球阀顶起,使输入腔经打开的阻隔壁上的通孔及止回球阀座与输出腔及上室贯通,使水源经输入腔向输出腔及上室供水。
这种结构的消防感应阀,在正常状态时,其上蝶形隔膜单面受压;在洒水状态时,塞座结构因消防泵供水的频率而呈现上下往复振动,其上蝶形隔膜随之受上、下剪切力,从而使蝶形隔膜极易变形硬化损坏。一旦蝶形隔膜破损,上室内的水流入输出腔,出现火警假象,使本实用新型无法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蝶形隔膜受力好、使用寿命长、使用性能好的消防感应阀。
本实用新型由阀体、阀盖及塞座结构组成,阀体呈管状,其顶面中央设有开口,其内部设有将阀体内腔阻隔成输入腔及输出腔的阻隔壁,并令顶面中央开口位于输入腔侧,阻隔壁上设有使输入腔与输出腔贯通的通孔;阀盖上设有出水口;塞座结构由塞体、止回球阀、密封垫及蝶形隔膜组成,塞体的外径大于阀体阻隔壁上的通孔,其中部为设有径向通孔的缩颈部,缩颈部上、下分别与倒圆锥面及正圆锥面衔接,塞体的顶部设有与其缩颈部上径向通孔贯通的中心孔,并构成止回球阀座;密封垫及蝶形隔膜的直径分别大于阀体阻隔壁上的通孔及阀体顶面中央的开口,密封垫及蝶形隔膜分别固定安装在塞体的底、顶面;阀盖安装在阀体顶面中央开口上,并将蝶形隔膜的周缘夹固于阀体及阀盖之间,并令阀盖与蝶形隔膜之间构成上室。
由于本实用新型由阀体、阀盖及塞座结构组成,呈管状阀体顶面中央设有开口,设有通孔的阻隔壁将阀体内腔阻隔成输入腔及输出腔,并令顶面中央开口位于输入腔侧;阀盖上设有出水口;塞座结构由塞体、止回球阀、密封垫及蝶形隔膜组成,塞体中部为设有径向通孔的缩颈部,缩颈部上、下分别与呈倒圆锥面的上锥面及呈正圆锥面的下锥面衔接,塞体的顶部设有与其缩颈部上径向通孔贯通的中心孔,并构成止回球阀座;密封垫及蝶形隔膜的直径分别大于阀体阻隔壁上的通孔及阀体顶面中央的开口,密封垫及蝶形隔膜分别固定安装在塞体的底、顶面;阀盖安装在阀体顶面中央开口上,并将蝶形隔膜的周缘夹固于阀体及阀盖之间,并令阀盖与蝶形隔膜之间构成上室。阀体顶面中央开口位于输入腔侧,不仅在正常状态时,使其上蝶形隔膜34上、下面分别承受上室4及输入腔12的水压,受力情况好,而且在发生火警洒水状态时,消防泵供水的波动频率不影响蝶形隔膜,使蝶形隔膜受力好、使用寿命长;正常或火警状态时,输入腔水的压力分别作用在塞体的下、上锥面上,动作灵敏、使用性能好,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习用的消防感应阀正常状态结构示意剖面图。
图2、为习用的消防感应阀火警状态结构示意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常状态结构示意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火警状态结构示意剖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阀体1、阀盖2及塞座结构3组成,阀体1呈管状,其顶面中央设有开口11,其内部设有将阀体1内腔阻隔成输入腔12及输出腔13的阻隔壁14,并令顶面中央开口11位于输入腔12侧,阻隔壁14上设有使输入腔12与输出腔13贯通的通孔15;阀盖2上设有出水口21;塞座结构3由塞体31、止回球阀32、密封垫33、蝶形隔膜34及对位爪35组成,塞体31的外径大于阀体1阻隔壁14上的通孔15,其中部为设有径向通孔311的缩颈部312,缩颈部312的上、下分别与呈倒圆锥面的上锥面313及呈正圆锥面的下锥面314衔接,塞体31的顶部设有与其缩颈部312上径向通孔311贯通的中心孔315,并构成止回球阀座316;密封垫33及蝶形隔膜34的直径分别大于阀体1阻隔壁14上的通孔15及阀体1顶面中央的开口11,密封垫33及蝶形隔膜34分别固定安装在塞体31的底、顶面;阀盖2安装在阀体1顶面中央开口11上,将蝶形隔膜34的周缘夹固于阀体1及阀盖2之间,并令阀盖2与蝶形隔膜34之间构成上室4;对位爪35固设在密封垫33的下方。
使用时,输入腔12端接水源,输出腔13端接其他消防洒水设备,阀盖2上出水口21接感应洒水头。
当正常状态时,如图4所示,输入腔12及上室4充满水,止回球阀32抵在止回球阀座316上,塞座结构3在上室4内水的重量的重力、塞座结构3自重的重力及加在下锥面314上的水压力作用下抵在阀体1阻隔壁14的通孔15上,使输入腔12、输出腔13及上室4皆不相通,其上蝶形隔膜34上、下面分别承受上室4及输入腔12的水压。
当出现火警时,如图5所示,感应洒水头洒水,上室4内的水从阀盖2上出水口21排出,使塞座结构3顶面压力减小,输入腔12内的水压作用在塞座结构3塞体上锥面313上及经缩颈部312上径向通孔311,将塞座结构3及其上止回球阀32顶起,使输入腔12经打开的阻隔壁14上的通孔15及止回球阀座与输出腔13及上室4贯通,使水源经输入腔12向输出腔13及上室4供水。
权利要求1.一种消防感应阀,它由阀体、阀盖及塞座结构组成,阀体呈管状,其顶面中央设有开口,其内部设有将阀体内腔阻隔成输入腔及输出腔的阻隔壁,阻隔壁上设有使输入腔与输出腔贯通的通孔;阀盖上设有出水口;塞座结构由塞体、止回球阀、密封垫及蝶形隔膜组成,塞体的外径大于阀体阻隔壁上的通孔,密封垫及蝶形隔膜的直径分别大于阀体阻隔壁上的通孔及阀体顶面中央的开口,密封垫及蝶形隔膜分别固定安装在塞体的底、顶面;阀盖安装在阀体顶面中央开口上,并将蝶形隔膜的周缘夹固于阀体及阀盖之间,并令阀盖与蝶形隔膜之间构成上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顶面中央开口位于输入腔侧;塞体中部为设有径向通孔的缩颈部,缩颈部上、下分别与呈倒圆锥面的上锥面及呈正圆锥面的下锥面衔接,塞体的顶部设有与其缩颈部上径向通孔贯通的中心孔,并构成止回球阀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感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塞体结构的密封垫下方设有对位爪。
专利摘要一种消防感应阀。为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使用性能好的消防感应阀,提出本实用新型,它由阀体、阀盖及塞座结构组成,阀体顶面中央设有开口,设有通孔的阻隔壁将阀体阻隔成输入腔及输出腔,顶面中央开口位于输入腔侧;塞座结构由塞体、止回球阀、密封垫及蝶形隔膜组成,塞体中部为设有径向通孔的缩颈部,缩颈部上、下分别与倒圆锥面及正圆锥面衔接,塞体的顶部设有与其缩颈部上径向通孔贯通的中心孔,并构成止回球阀座。
文档编号F16K37/00GK2297613SQ9720214
公开日1998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1日
发明者黄国宾 申请人:维和消防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