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结构的管体结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776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结构的管体结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将两管体结合成一整体的管体结合装置。
一种传统的为大众所熟知的管体结合方式是将两管体的一端分别车设螺纹,再分别与一第三构件螺合,第三构件可以是螺帽、套筒等,而使两管体螺合成一整体。该种结合方式有简单、方便的优点,其缺点是1、管体因本身设螺纹而造成管壁变薄,所能承受的挤、压、弯、拉等的外力有限,当施加的外力较大时,容易损坏,降低使用寿命。
2、因采用第三构件,第三构件不可能与管体保持一致外径,当需要有一致的外径时,此种结合方式则不能满足要求;3、采用第三构件只能使两管体螺合,没有导正管体的功效,在管体较长时,不易保持平整,容易弯曲;4、当管体安装现场有较大震动时,第三构件容易松动,引起两管体分离。
另一种管体结合方式用于结合两不同直径的管体,如


图1所示,在较小直径的管体B一端车设外螺纹B1,而在较大直径的管体A一端车设内螺纹A1,两不同直径的管体B、A通过螺纹B1、A1螺合成一体并旋紧,该结合方式也同样方便、简单,但其存在的缺点除相同于第一种方式外,还有另一大缺点,即由于两管体直接螺合,为求其紧密度好,必须提高螺纹B1、A1的精密度增加纹路,因而造成不易结合不便组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改进结构的管体结合装置,管体内、外面上不必车设螺纹,不改变管壁厚度,不破坏管体强度,增加使用寿命且结合紧密牢固,使外径保持一致,有导正管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的管体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柱及一套座;所述的套柱固设在一管体端部,所述的套座固设在另一管体的端口内,套柱与套座螺锁结合两管体。
所述的套柱由上、中、下三段直经顺序减少的柱体构成,下段柱体上设有螺纹;所述的套座是一座体,包括承槽和通孔,通孔内设有螺纹;所述的套柱上段固设在一管体端口内,所述套柱下段螺纹与所述套座通孔内螺纹螺锁,所述套柱中段与所述套座的承槽密合。
所述的套座端口延设有凸缘,所述凸缘抵止于两管体结合部的管口处。
套柱上、中、下三段不同直径的设计及与套座承槽及通孔的螺锁配合,使两管体的结合更加紧密牢固,由于结合点处于管体内部,使两管体的外径可保持一致,套柱与套座的螺锁除有结合两管体的作用外还有导正管体的作用,并有增强结合强度、提高工作寿命的功效。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图1、传统的管体结合装置结合结构示意图图2、本改进结构管体结合装置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本改进结构管体结合装置应用于管体结合的示意图图4、本改进结构管体结合装置组合结构纵向剖示图参见图2、图4,本实用新型于管体11端固设一套柱13,于另一管体12内固设一套座14。套柱13包括上段15、中间段16及下段17,下段17上设有螺纹,套柱13的上、中、下15、16、17三段外径不同。套柱13的上段15可固设于管体11内,套柱13的中间段16及下段17则露于管体11外。套座14内包括一承槽19及通孔20,通孔20设有螺纹,套座14的上端延设有凸缘18,套座14则固设于另一管体12内,此时,套座的上端凸缘18恰抵止于管体12的管口上。
参见图3、图4,将固设有套柱13的管体11套置于固设有套座14的管体12内,然后旋紧,套柱13的下段17被旋进套座14内的通孔20中,套柱13的中间段16则随下段17旋进套座14的承槽19内,由于套柱13的三段外径尺寸不同,而套座14内的承槽19及通孔20的内径尺寸也不相同,并配合套柱13的外径设定,即套座14内的通孔20与套柱13下段17的尺寸搭配,而套座14内的承槽19则与套柱13的中间段16配合,故当套座14与套柱13紧密螺锁结合后,两管体11、12形成一体,并以套座14上端的凸缘18相分隔,该凸缘18除有分隔两管体11、12的作用外,还有避免两管体11、12间的摩擦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个管体端部固设套柱,在另一管体端部固设套座,套柱分上段、中段及下段且下段设螺纹,套座上端延设凸缘,其内设承槽及通孔,通孔内设有螺纹,套柱下段螺锁在套座通孔内,套柱中间段与套座的承槽密合,管体结合部呈整体结合方式,而不是传统的采用螺纹面的螺合方式,故其管体表面及内径不必车设纹路,管壁厚度不变,不破坏管体强度,在承受强大外力时不会损坏管体及结合部,增加使用寿命,且结合更紧密、坚固。
本实用新型利用内部套柱与套座结合排除用第三构件结合和用两不同管径的管体直接结合,故可保持外径一致、整体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套柱与套座结合,不仅可使两管体紧密结合还可有导正的作用,当管体较长时也可保持整体平整。
本实用新型的套柱与套座密接后,由于套柱下段与套座通孔螺锁,套柱中间段与承槽紧密结合,双重结合可使管体在任何使用环境中皆不会脱落,另外,套柱中间段及下段直接套置于套座内后就可旋转,故组装、拆卸均很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结构的管体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柱及一套座;所述的套柱固设在一管体端部,所述的套座固设在另一管体的端口内,套柱与套座螺锁结合两管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管体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柱由上、中、下三段直经顺序减少的柱体构成,下段柱体上设有螺纹;所述的套座是一座体,包括承槽和通孔,通孔内设有螺纹;所述的套柱上段固设在一管体端口内,所述套柱下段螺纹与所述套座通孔内螺纹螺锁,所述套柱中段与所述套座的承槽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管体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座端口延设有凸缘,所述凸缘抵止于两管体结合部的管口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两管体结合成一整体的管体结合装置,由固设在一管体端部的套柱和固设在另一管体端口内的套座构成。套柱由上、中、下三段不同直径的柱体构成,套座是设有承槽与通孔的座体。套柱下段设有螺纹并与套座的通孔螺纹螺合,套柱中段与套座的承槽密合,套柱上段则固设在管体端口内。套座端口延设有凸缘,抵止于两管体结合处的管口处。组装、拆卸简单方便,结合紧密牢固强度高,可保持管体平整。
文档编号F16B7/18GK2295865SQ9720212
公开日1998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1日
发明者郑文胜 申请人:郑文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