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式插板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916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密式插板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密式插板阀装置,特别是用于热敏性塑料颗粒连续真空干燥系统的物料进、出口控制。
现有的插板阀,一般是由插板和上、下阀体组成,由于阀体的开通/关闭是通过插板在阀体内的往复直线运动来实现的,因此插板与阀体之间必须是间隙配合,否则就无法运动;同时在插板关闭终结时,插板的通料孔端面与阀体的通料孔端面会产生由跨位颗粒造成的剪切,因此阀体或插板的制作不能采用质地柔软的非金属弹性材料,从而使插板阀在关闭状态下无法达到气密性要求。目前,用于有气密性要求的颗粒物料控制阀大部分是球阀,由于球阀的密封是靠塑性材料直接压在球体上,当球体在转动关闭终结时球体通料孔端与塑性压圈通料孔端同样也产生对颗粒的剪切,由于塑性材料硬度很低,因此使用周期较短,一般只能用于频率很低的手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气密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气密式插板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气密式插板阀装置,它是由上阀体5、下阀体7、插板8、密封罩1、密封室9、活塞杆10、夹板11等组成,插板8位于上阀体5与下阀体7之间,密封罩1、密封室9分别安装在上、下阀体5、7的左、右二侧,活塞杆10通入密封室9内并安装在插板8的一端,二夹板11安装在插板8的二侧并密封固定在上、下阀体5、7的前、后二侧内,在上阀体5上开有进料孔13,在下阀体7上开有出料孔14,在插板8上开有通料孔16,现作了改进,在所述上阀体5的下端平面上开有环形槽18,在环形槽18内安装有气囊3、内、外压圈4、6、分流圈2,在分流圈2上开设有分流槽17,分流槽17与开设在上阀体5内的气流孔12相通。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
图1的A-A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环形槽18开设在上阀体5的进料孔13下端平面的同心圆上。在环形槽18内分别设置有气囊3、内、外压圈4、6、分流圈2,气囊3外形为圆环形,截面近似U形,内压圈4压住气囊3的内翻边,外压圈6压住气囊3的外翻边,分流圈2安装在气囊3的U形槽内,内、外压圈4、6、分流圈2的作用是压住气囊3,使气囊3内部能形成一个正压及负压变化的气囊室15,气囊室15与分流圈2上的分流槽17相通,分流槽17与开设在上阀体5内的气流孔12相通,气流孔12可以与外界的气流相通,这样来自外界的正压及负压气流便可通过气流孔12、分流圈2的分流槽17后进入气囊室15。
本实用新型的插板8安装在上阀体5、下阀体7之间,插板8的上、下平面与上阀体5的下平面、下阀体7的上平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使插板8在活塞杆10的带动下能灵活地实现平行直线往复运动。二夹板11密封固定在上、下阀体5、7的前、后两侧内,并使夹板11的二内侧与插板8的二侧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夹板11的作用是一方面保证了上、下阀体5、7前、后二侧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对插板8作直线往复运动起导向作用。本实用新型为了保证插板阀装置在关闭状态下完全气密,互不渗透,在上、下阀体5、7的左、右二侧分别安装有密封罩1、密封室9,活塞杆10通入密封室9内并固定在插板8的一端,这样也同时保证了活塞杆10在作直线运动时的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在上阀体5上开有进料孔13,在插板8上开有通料孔16,在下阀体7上开有出料孔14,通料孔13与出料孔14呈上、下对应关系,当插板8上的通料孔16与进、出料孔13、14对准时,此时阀处于开通位置,物料可以通过,当通料孔16完全偏离进、出料孔13、14时,此时阀处于关闭位置。如
图1所示,插板8处于关闭位置,此时来自外界的压缩空气经气流孔12、分流圈2的分流槽17进入气囊室15,使气囊3在加压后膨胀,这时气囊3底部在正压力作用下成环状,在进料孔13的同心圆上紧紧压住插板8,形成密封,使插板8、进、出料孔13、14之间完全气密互不渗透,同时由于密封罩1、密封室9、二夹板11的作用,使进、出料孔13、14的上、下二个区域完全处于气密状态。
本实用新型当需要开通进、出料孔13、14时,首先停止来自外界通入气流孔12的压缩空气,同时切换成来自外界的负压,接通气流孔12,使气囊室15内形成真空,在真空的作用下气囊3底部逐渐向上收缩离开插板8,此时插板8在活塞杆10的作用下作直线移动,当插板8上的通料孔16与进、出料孔13、14完全串通时即为开阀状态。当需要关闭插板阀装置时,只要在开通状态下由活塞杆10带动插板8向关闭位置作直线运动,当插板8上的通料孔16完全偏离进、出料孔13、14时,物料就完全被隔离截止,此时停止来自外界通入气流孔12的负压再切换成来自外界的压缩空气通入气流孔12,使插板阀装置处于密封状态。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在外界通入正压或负压空气后,能实现进、出料二区域完全畅通或完全关闭,并在关闭时能使进、出料二区域互不穿透气体,符合颗粒物料的气密性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操作方便,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气密式插板阀装置,它是由上阀体(5)、下阀体(7)、插板(8)、密封罩(1)、密封室(9)、活塞杆(10)、夹板(11)等组成,插板(8)位于上阀体(5)与下阀体(7)之间,密封罩(1)、密封室(9)分别安装在上、下阀体(5)、(7)的左、右二侧,活塞杆(10)通入密封室(9)内并安装在插板(8)的一端,二夹板(11)安装在插板(8)的二侧并密封固定在上、下阀体(5)、(7)的前、后二侧内,在上阀体(5)上开有进料孔(13),在下阀体(7)上开有出料孔(14),在插板(8)上开有通料孔(1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阀体(5)的下端平面上开有环形槽(18),在环形槽(18)内安装有气囊(3)、内、外压圈(4)、(6)、分流圈(2),在分流圈(2)上开设有分流槽(17),分流槽(17)与开设在上阀体(5)内的气流孔(12)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式插板阀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槽(18)开设在上阀体(5)的进料孔(13)下端平面的同心圆上。
专利摘要一种气密式插板阀装置,特别是用于热敏性塑料颗粒连续真空干燥系统的物料进、出口控制。它是由上阀体、下阀体、插板、密封罩、密封室、活塞杆、夹板等组成,在上阀体上开有进料孔,在下阀体上开有出料孔,在插板上开有通料孔,在所述上阀体的下端平面上开有环形槽,在环形槽内安装有气囊、内、外压圈、分流圈,在分流圈上开设有分流槽,在分流槽与开设在上阀体内的气流孔相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气密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F16K3/02GK2310206SQ9723677
公开日1999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6日
发明者李振华 申请人:李振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