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良的单把水龙头陶瓷心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0551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结构改良的单把水龙头陶瓷心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单把水龙头陶瓷心轴。
一般习用的单把水龙头的陶瓷心轴结构,如


图1、图2所示,主要包括底座壳体10、进水瓷片30、移动混合瓷片40、移动嵌制片50、枢结座70及限位上盖90,其中底座壳体10为圆筒形状,上周缘设置二钩孔11,底部设有二进水口及一出水口;进水瓷片30贯设二进水孔31及一出水孔32;移动混合瓷片40底面中央凹设一混合孔槽,且该移动混合瓷片40的上周缘凹设复数个嵌槽41;移动嵌制片50上表面凹设一拨动槽51,且在其槽底凸设一半球形的支撑滑体52,该移动嵌制片50下周缘与移动混合瓷片40的嵌槽41相对位置凸设有复数个嵌合凸片53;枢结座70枢结一拨动杆71,该拨动杆71下端延伸一拨动块72,且该拨动块72下端面凹设一相似于半球形的拨动滑槽73;限位上盖90为二阶状的壳盖体,其下阶周缘设置二卡钩91。
图2所示为该习式结构的组合剖面图,其组合时,先将进水瓷片30以底面的二进水孔31及一出水孔32对准底座壳体10的二进水口及一出水口后装入,再以移动混合瓷片40的底面紧贴密合在进水瓷片30的顶面,及移动嵌制片50放置于移动混合瓷片40顶面,且移动嵌制片50的嵌合凸片53嵌合于移动混合瓷片40的嵌槽41,将枢结座70以拨动滑槽73对准移动嵌制片50的支撑滑体52后置放,最后将限位上盖90盖于底座壳体10上,令其卡钩91卡固于底座壳体10的卡孔11;以上结构组合在使用中有下列缺点1、枢结座70的拨动块72固结在移动嵌制片50的拨动槽51内,使得在使用时必须施较大的力才能旋转,且在拨动杆71扳上时,也因枢结座70的拨动块72固结在移动嵌制片50的拨动槽51内,使移动嵌制片50随着枢结座70旋转;2、使用时因扭转力较大,会减少陶瓷心轴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单把手水龙头陶瓷心轴,在止水状态,枢结座的拨动杆在移动嵌制片的拨动槽内可随意旋转,而移动嵌制片不被牵动,使扭力变轻,旋转施力较小,达到使用省力、方便,且不会损害和降低陶瓷心轴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改良的单把手水龙头陶瓷心轴,包括有底座壳体、进水瓷片、移动混合瓷片、移动嵌制片、枢结座及限位上盖,其中底座壳体底部设有二进水口及一出水口,进水瓷片亦相应贯设有二进水孔及一出水孔,并与底座壳体对应组合;移动混合瓷片底面中央凹设一混合孔槽,且该移动混合瓷片的上周缘凹设复数个嵌槽,该移动混合瓷片的底面紧密贴合于进水瓷片的顶面,移动嵌制片下周缘与移动混合瓷片的嵌槽相对位置凸设有复数个嵌合凸片,枢结座枢结一拨动杆,该拨动杆下端延伸一拨动块;它与习式结构的不同点在于其中该底座壳体周缘两侧各设置一卡钩;该移动嵌制片的顶面凹设一拨动槽,后端凸出一扣槽座,且该扣槽座内形成呈三阶状的扣槽,移动嵌制片以该扣槽座向后方向放置于移动混合瓷片顶面,其上的嵌合凸片嵌合于移动混合瓷片的嵌槽;枢结座的拨动杆下端对准于移动嵌制片的拨动槽并放置组合,而该枢结座的底部呈扇形且其前端凸出一阻挡凸块;限位上盖为二阶状的壳盖体,内周面形成由外低至内高的三阶圆面,其后侧凸形成一扣块及两侧各凸设一阻挡凸座,该扣块与移动嵌制片的扣槽套合而使限位上盖盖于底座壳体上,而限位上盖的下周缘两侧各设有一钩孔,分别与底座壳体的卡钩卡固。
其中限位上盖的下阶高度为上阶的2倍。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如枢结座的拨动杆藉把手水平置放时,因移动嵌制片的扣槽扣盖住限位上盖的扣块,而使得其无法旋转,且枢结座因其拨动杆在移动嵌制片的拨动槽内可随意旋转,使得该拨动杆的旋转不必施以较大的力量,使用者使用时可较省力,并实用方便,及较不会降低陶瓷心轴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其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将配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给予详细说明。
图1是习式结构的立体分解图暨移动嵌制片的立体反面图。
图2是
图1中习式结构的组合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暨限位上盖的立体反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动作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底座壳体20、进水瓷片30、移动混合瓷片40、移动嵌制片60、枢结座80及限位上盖100,其中底座壳体20为一板状体,其周缘两侧各设置一卡钩21,底部设有二进水口22及一出水口23;进水瓷片30相应贯设二进水孔31及一出水孔32,移动混合瓷片40底面中央凹设一类似轮匙形的混合孔槽,且该移动混合瓷片40的上周缘凹设复数个嵌槽41,移动嵌制片60顶面凹设一拨动槽61,且后端凸出一扣槽座62,其槽内形成呈三阶状的扣槽63,另,该移动嵌制片60下周缘与移动混合瓷片40的嵌槽41相对位置凸设有复数个嵌合凸片64,枢结座80枢结一拨动杆81,该枢结座80的底部呈扇形且其前端凸出一阻挡凸块82,拨动杆81下端延伸一拨动块83,限位上盖100为二阶状的壳盖体,其下阶高度为上阶的2倍,另该限位上盖100下周缘两侧各设置一钩孔103。
参阅图4,组合时,先将进水瓷片30以底面的二进水孔31及一出水孔32对准底座壳体10的二进水口及一出水口后装入,再以移动混合瓷片40的底面紧贴密合在进水瓷片30的顶面,及移动嵌制片60以扣槽座62向后方向放置于移动混合瓷片40顶面,且移动嵌制片60的嵌合凸片64嵌合于移动混合瓷片40的嵌槽41,另将枢结座80以拨动杆81对准移动嵌制片60的拨动槽61后置放,最后将限位上盖100以扣块101对准移动嵌制片60的扣槽63后盖于底座壳体20上,令其钩孔103卡固于底座壳体20的卡钩21。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动作时,其枢结座80的拨动杆81藉由把手平放而呈垂直位置(既呈止水关闭状态),如此枢结座80与拨动杆81下端的拨动块83在拨动槽61内呈垂直而可自由旋转,而其中移动嵌制片60的扣槽座62的扣槽63扣盖住限位上盖100的扣块101,此时移动嵌制片60即已定位不动,而使拨动杆81可自由旋转;而将把手向上扳时,拨动杆81向后倾斜,拨动块83即将移动嵌制片60前推,使得扣槽63与扣块101分离,如此移动嵌制片60即可移动旋转,此时拨动杆81与拨动槽61呈一角度的交点,利用杠杆原理,把手即可旋转移动嵌制片60而呈出水状态。
藉由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以下有益效果1、其枢结座80的拨动杆81藉由把手平放旋转时,因移动嵌制片60的扣槽63扣盖住限位上盖100的扣块101,使其无法旋转,且枢结座80因其拨动杆81在移动嵌制片60的拨动槽61内可随意旋转,使得枢结座80的拨动杆旋转不必施与较大的力量;2、使用时,把手呈水平放置即呈止水关闭状态,再旋转到使用者所欲要冷热的旋转位置然后向上扳即呈出水状态,如此因拨动杆81在止水状态旋转时,可令使用者比较省力且实用方便;3、因拨动杆在止水状态时旋转施力较小,不易损害及降低陶瓷心轴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确实具有突破性改进,并在产业上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且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当符合专利法的有关规定,特依法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但是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仅为较佳实施例,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申请权利要求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结构改良的单把水龙头陶瓷心轴,包括有底座壳体、进水瓷片、移动混合瓷片、移动嵌制片、枢结座及限位上盖,其中底座壳体底部设有二进水口及一出水口,进水瓷片亦相应贯设有二进水孔及一出水孔,并与底座壳体对应组合;移动混合瓷片底面中央凹设一混合孔槽,且该移动混合瓷片的上周缘凹设复数个嵌槽,该移动混合瓷片的底面紧密贴合于进水瓷片的顶面,移动嵌制片下周缘与移动混合瓷片的嵌槽相对位置处凸设有复数个嵌合凸片,枢结座枢结一拨动杆,该拨动杆下端延伸一拨动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座壳体周缘两侧各设置一卡钩;该移动嵌制片的顶面凹设一拨动槽,后端凸出一扣槽座,且该扣槽座内形成呈三阶状的扣槽,移动嵌制片以该扣槽座向后方向放置于移动混合瓷片顶面,其上的嵌合凸片嵌合于移动混合瓷片的嵌槽内;枢结座的拨动杆下端对准于移动嵌制片的拨动槽并放置组合,而该枢结座的底部呈扇形且其前端凸出一阻挡凸块;限位上盖为二阶状的壳盖体,内周面形成由外低至内高的三阶圆面,其后侧凸形成一扣块及两侧各凸设一阻挡凸座,该扣块与移动嵌制片的扣槽套合而使限位上盖盖于底座壳体上,而限位上盖的下周缘两侧各设有一钩孔,分别与底座壳体的卡钩卡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单把水龙头陶瓷心轴,其特征在于限位上盖下阶高度为上阶的2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单把水龙头陶瓷心轴。包括有底座壳体、进水瓷片、移动混合瓷片、移动嵌制片、枢结座及限位上盖,藉由其结构组合,当枢结座的拨动杆藉把手水平置放时,因移动嵌制片的扣槽扣盖住限位上盖的扣块,而使枢结座的拨动杆在移动嵌制片的拨动槽内可随意旋转,使得该拨动杆在止水状态的旋转不必施以较大的力量,减轻了扭力,使用者使用时可有较佳的旋转质感,实用方便,较不会降低陶瓷心轴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16K27/06GK2348213SQ98206269
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26日
发明者陈美莉 申请人:康勤国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