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水混合阀的平衡阀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0548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热水混合阀的平衡阀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冷热水混合阀的平衡阀组装装置,尤指一种将冷热水调控单元与水压平衡阀结合成一体的组装结构改进。
现今的水龙头构造通常是藉一混合阀来实现冷热水混合及水量调节的目的,而该混合阀具有二相互密接叠合的陶瓷片,下方为固定碟片,上方碟片受一杠杆的控制可在该固定碟片上移动;该固定碟片设有两个水入口的开孔而分别通于冷、热水的二分开的入水导口,及一出水口的开孔以输送水通过匣体上的出水孔至水龙头的流口;该可动碟片设有一冷热水混合空间乃可选择地连接于该固定碟片上的任一或两个水入口开孔至出水开孔。
上述的常用冷热水混合阀,使用时是直接连接通于冷热水的送水管道,因此当冷、热水管道之一,如果在使用期间发生供水不稳定时,将会造成水龙头的出水忽冷忽热的缺点,尤其如果冷水管突然急剧减少送水或断水的情况下,而热水仍然持续送水时,将使水龙头流出高温的热水,而有造成使用者烫伤的危险;为了防止这项缺点,以往是在冷热水管连接该混合阀之前,先使该等水管接设于一平衡阀装置上,使当二水管之一内的水压突然发生增减变化时,即可藉该平衡阀的作用而自动切断该二条冷、热水管的供水,以确保用水安全。
如图12、13所示,一般平衡阀装置是包括一阀座1′及一平衡阀体2′;其中,在阀座1′内设一连通室11′,且在该连通室中分别各设置一对冷、热水进口12′、13′及出口14′、15′;而如图13所示,该平衡阀体2′通常包含一筒型套体21′及一掣子22′,且该掣子22′被精密套合于该筒型套体21′之内而可自由滑动,此外,在该套体21′及该掣子22′上分别对称地各开设二个流水通孔211′、212′、221′、222′,以及在掣子的该二通孔221′、222′之间设一阻隔体223′;上述构件的平衡阀体2′是被装设于该阀座的连通室11′内,并藉该掣子的阻隔体223′使该连通室11′因而区分成一冷水流通空间及热水流通空间,使水流自进口12′、13′流入通过流水通孔211′、212′、221′、222′,再由出口14′、15′输送而出,且在该平衡阀装置通水期间,该掣子的隔阻体223′二端面分别受冷、热水流通空间内的水压的作用,因此当冷、热水管之一的水压产生变化时,该阻隔体即受较大水压一方的作用,而使整体掣子22′向水压较小的一边产生位移,致该平衡阀体上的流水通孔211′、212′、221′、222′、因而封闭,同时阻断冷、热水的流通(如图14所示)。
上述这种平衡阀装置,而在以往的时候是被独立地外加设置在水龙头之前接的冷、热水管上,因此不但造成美观方面的缺点,而且在管路铺排设计上颇难妥适处置,以及安装操作上也非常不方便;因此后来乃有同业先进提出一些克服方案,将其构造加以精简,使该平衡阀结构与冷热水混合阀组合为一,据此企图革除常用者须另外在管路外加平衡阀装置所衍生的缺点,这例如是图15所示,乃将平衡阀直接缩设于混合阀构造的底部,形成由一混阀匣体3′、一上底板4′及一下底板5′的壳体组成态样;该匣体3′内依序套合一控制杆装置31′、一活动碟片32′、一固定碟片33′,然后在上底板4′的顶面套置一密封41′并以其嵌合耳突42′而扣合于上述匣体3′底部的扣接孔35′上;另,在该上底板4′上设有贯穿的冷水及热水的通孔43′和混合水的通孔44′,而可分别与前述固定碟片的冷水及热水孔331′和混合水孔332′连通,且在该上底板4′的冷水及热水通孔43′下方设一平衡阀上半室45′;又,该下底板5′的顶面套置一密封51′再以螺钉52′螺固于上述底板4′的底面,此外在该下底板5′亦设有贯穿的冷水及热水的通孔53′和混合水的通孔54′,而可分别与前述上底板的冷水及热水通孔43′和混合水的通孔44′连通,且在该下底板5′的冷水及热水通孔53′上方设一平衡阀下半室55′,使该平衡阀下半室55′得以与前述平衡阀上半室55′共同将一平衡阀体2′密闭固设于其二构件之间。这种混合阀组成后,冷、热水的流通通路呈现水由进水管送入通过下底板的通孔53′而分别进入该平衡阀体2′所区隔的连通空间,再由该连通空间经上底板的通孔43′到固定碟片的水孔331′而进入活动碟片的混合室321′之内,在该混合室321′与固定碟片的水孔332′导通时,混合水经由该水孔332′及通孔44′、54′而进入水龙头腔室,再输送至水龙头出水口供使用。
前述方案将平衡阀与混合阀组成一体,因而改善了美观方面的缺点,以及克服了管路设置、安装操作上的困难,然而其整体是由包括匣体、上底板、下底板等多个外在构件嵌接组合而成,因此却也衍生了许多新缺陷例如,由于整体是由多个构件的组合而成,因此各构件必须具备较高的精密度,以便顺利组合以及确保组合后的构件间的密封特性,然而构件的较高精密度需求,导致在加工方面的困难度提高以及生产成本倍增;再者,为了确保构件间的密封特性通常乃在各构件之间均套设有密封圈构件,因此之故,这种多个构件的构造在组装时,乃在组装操作不易的困扰,而且当组合操作不谨慎或构件任一对位不准确时,就会导致丧失密封特性的缺点;另外,这些多个构件是嵌卡扣合或螺合的手段而固接,很难确保每一个构件间的固接均十分稳固,然而如果有任一固接产生松动时,就会导致丧失密封特征的严重后果。总此,上述方案的组立操作不便、容易发生构件间渗漏水等缺点,实犹待改善。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乃提供一种冷热水混合阀的平衡阀组装装置,乃将平衡阀装置直接设置在混合阀匣体之内,以避免常用由多构件扣接或螺合的组装构造所衍生的不利特征。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乃提供一种冷热水混合阀的平衡阀组装装置,其在匣体外部不必另行外加组接构件,因此各构件组立后稳定坚固不易松动,无导致漏水之虞。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乃提供一种简化构件的冷热水混合阀的平衡组装结构改良,使构件的组装操作变成较为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乃提供一种冷热水混合阀的平衡阀组装装置,其不需另外地特别提升任何构件的加工精密度,以致耗费加工成本。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其包含一匣体盖套,一组由摇杆、摇杆座、转接套帽、密封组成的摇杆控制装置、一活动碟片、一固定碟片、一碟片密封、一平衡阀盖板、平衡阀密封、一平衡阀体以及一匣体,且将上述构件依序由上而下套合组成,其特征是在该匣体的底墙上表面设一凹部,以及在底墙上且在该凹部所包含的面积之内开设有贯穿的冷、热水进水孔及混合水的出水孔,并在该冷、热水进水孔上方设一下凹的平衡阀下座坑,另外,在该凹部中且沿着前述出水孔及平衡阀下座坑的周缘而设置密封凹沟;该平衡阀盖板具有与前述匣体的凹部对称的外型,且该平衡阀盖板上亦对称于前述匣体底墙而设有贯穿的冷、热水进水孔及混合水的出水孔,并在该冷、热水进水孔下方设一凹入的平衡阀上座坑,另外,在该平衡阀盖板的上表面沿着前述各贯穿水孔的周缘且与孔口的周缘保持适当距离而开设有密封凹沟;组装时该平衡阀盖板套置固定于该匣体凹部之内,并藉由前述平衡阀密封套置于匣体底墙的密封凹沟中,使匣体的平衡阀下座坑及盖板的平衡阀上座坑共同形成一止漏空间,而可将该平衡阀体固定在其中,以达构件组装操作简易、迅速,以及组合后的构造坚定稳固不易松动的目的。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及功能,经配合下列附图予以作进一步的说明后,期能使有更详细的了解,惟以下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件分离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时的剖示图,显示各构件之间的组合关系;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匣体构件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面线的侧视图;图5是图3的B-B剖面线的侧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匣体构件的仰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衡阀盖板构件的俯视图;图8是图7的C-C剖面线的侧视图;图9是图7的D-D剖面线的侧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衡阀盖板构件的仰视图;图11是图10的E-E剖面线的部分剖视图;图12是常用平衡阀装置的简化构造的剖示图;图13是图12的平衡阀体构件的分离立体图;图14是图12的平衡阀装置在阻断流水状态的剖示图;以及图15是常用具有平衡阀的冷热水混合阀构造的剖示图。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一匣体盖套1,一组由摇杆、摇杆座、转接套帽、密封组成的摇杆控制装置2、一活动碟片3、一固定碟片4、一碟片密封5、一平衡阀盖板6、平衡阀密封7、一平衡阀体8以及一匣体9;其中,请同时参阅图3至图7,该匣体9上方周缘设扣孔91用来与匣体盖套1上的扣勾11搭配扣合;在该匣体的底墙92的上表面设一略成不倒翁形状的凹部93,另在底墙92上且在该凹部93所包含的面积的内开设有贯穿的冷、热水进水孔94、95及混合水的出水孔96,而在该冷、热水进水孔94、95上方设一下凹的平衡阀下座坑97,另外,在该凹部93中且沿着前述出水孔96及平衡阀下座坑97的周缘而设置密封凹沟98;再于匣体周墙面且分别自底墙92及凹部93向上延伸而设有导轨991、992。另请参阅图8至图12,该平衡阀盖板6具有与前述匣体的凹部93对称的外型,藉又该盖板周缘预设的导沟61与前述匣体的导轨992搭配,可将平衡阀盖板6套置固定于该匣体凹部93之内;该平衡阀盖板6上亦对称于前述匣体9而设有贯穿的冷、热水进水孔62、63及混合水的出水孔64,并在该冷、热水进水孔62、63下方设一凹入的平衡阀上座坑65,另外,在该平衡阀盖板6的上表面沿着前述各贯穿水孔62、63、64的周缘且与孔口的周缘保持适当距离而开设有密封凹沟66。
本实用新型组装时是依上述构件的顺序由上而下套合,其中,该平衡阀盖板6套置固定于该匣体凹部93之内时,藉由平衡阀密封7置于密封凹沟98中,使匣体的平衡阀下座坑97及盖板的平衡阀上座坑65共同形成一止漏空间,以便将该平衡阀体8固定在其中;另在该平衡阀盖板的密封凹沟66中套设该碟片密封5后,该固定碟片4藉其导沟41与前述匣体的导轨991搭配,而套入该匣体9之内定压制于前述碟片密封5;该活动碟片3密接于固定碟片4上且上端面套置于该摇杆装置控制2的下方,而该摇杆装置控制2以其摇杆座轴套于匣体盖套1上,且该匣体盖套1扣接于匣体9上端而完成整体构件的组合。
经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构件组装操作简易、迅速,组合后的构造坚定稳固不易松动,已全然地克服了常用构造的缺点。
权利要求一种冷热水混合阀的平衡阀组装装置,其包含一匣体盖套,一组由摇杆、摇杆座、转接套帽、密封组成的摇杆控制装置、一活动碟片、一固定碟片、一碟片密封、一平衡阀盖板、平衡阀密封、一平衡阀体以及一匣体,且将上述构件依序由上而下套合组成,其特征是在该匣体的底墙上表面设一凹部,以及在底墙上且在该凹部所包含的面积之内开设有贯穿的冷、热水进水孔及混合水的出水孔,并在该冷、热水进水孔上方设一下凹的平衡阀下座坑,另外,在该凹部中且沿着前述出水孔及平衡阀下座坑的周缘而设置密封凹沟;该平衡阀盖板具有与前述匣体的凹部对称的外型,且该平衡阀盖板上亦对称于前述匣体底墙而设有贯穿的冷、热水进水孔及混合水的出水孔,并在该冷、热水进水孔下方设一凹入的平衡阀上座坑,另外,在该平衡阀盖板的上表面沿着前述各贯穿水孔的周缘且与孔口的周缘保持适当距离而开设有密封凹沟;组装时该平衡阀盖板套置固定于该匣体凹部之内,并藉由前述平衡阀密封套置于匣体底墙的密封凹沟中,使匣体的平衡阀下座坑及盖板的平衡阀上座坑共同形成一止漏空间,而可将该平衡阀体固定在其中。
专利摘要一种冷热水混合阀的平衡阀组装装置,特征是在混合阀匣体的底墙设一凹部以供容置一平衡阀盖板,其中,在该凹部中的冷、热水进水孔上方设一下凹的平衡阀下座坑,以及在该平衡阀盖板冷、热水进水孔下方设一凹入的平衡阀上座坑;二构件组合时乃再接合面之间夹置一密封,因而使匣体的平衡阀下座坑及盖板的平衡阀上座坑共同形成一止漏空间,而可将一平衡阀体固定在其中,以达构件组装操作简单、迅速,以及组合后的构造坚定稳固不易松动的目的。
文档编号F16K11/06GK2345796SQ9820616
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25日
发明者张家博 申请人:张家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