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减振器用外联接套总成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848561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汽车减振器用外联接套总成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减振器用外联接套总成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在车用减振器的设计过程中,外联接套总成主要包括外联接套1、减振垫2、内联接套3和防尘垫圈4。其中内联接套3的功能为:1.靠螺母5固定于连杆6端面,在减振垫2的过渡下,起到车身7与减振器之间力的传递;2.在装配过程中,防止转动作用。防尘垫圈4的功能为:1.安装于轴承8与内联接套3之间,增大受力面积,使轴承8和减振垫2均匀受力;2.防止灰尘、泥水进入轴承8。
[0003]作为与车身7连接的外联接套总成,前减振器装配后其轴承分总成上端面与防尘垫圈内端面紧密贴合,外结构螺母5与内联接套3内端面紧密贴合。因此要求内联接套3、防尘垫圈4及其组件端面平整,保证减振器在使用过程中轴承8均匀受力及避免外结构螺母5松动,产生异常损坏等故障。
[0004]传统外联接套总成的加工方法是:先将内联接套3与防尘垫圈4联接,再与外联接套、减振垫硫化一体成型外联接套总成。其中,内联接套3与防尘垫圈4的联接方式有凸焊和气体保护焊两种方式,参见图2和图3所示。
[0005]上述内联接套与防尘垫圈采用凸焊或气体保护焊的联接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焊接后均会产生焊接应力及焊接变形缺陷;2.焊接过程需进行加热、加压,由于受焊接热影响区的影响,焊接冷却后焊接应力无法消除,降低了内联接套-防尘垫圈组件疲劳寿命;3.焊接过程中受压力不均及焊接后冷却不均影响,易产生防尘垫圈端面不平整,加剧轴承分总成磨损;4.内联接套端面不平整导致外结构螺母拧紧后受力不均,在长期强大的交变载荷作用下产生微间隙以致松动造成异响;5.采用气体保护焊的联接方式,焊接后易出现焊接“凹陷咬边”现象,在减振器使用过程中的强大应力作用下,“咬边”处作为裂源首先开裂并最终出现疲劳失效。
[0006]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汽车减振器用外联接套总成加工方法,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0008]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减振器用外联接套总成加工方法,外联接套总成包括外联接套、内联接套和防尘垫圈,所述外联接套、内联接套和防尘垫圈通过硫化成型的减振垫相互连接构成一个整体。
[0009]进一步,所述外联接套、内联接套和防尘垫圈放置于硫化模具对应的型腔中,并对模具施加80?10kg的压力,最后通过流道向模腔注入橡胶,硫化形成减振垫。
[0010]进一步,所述内联接套和防尘垫圈放置于硫化模具对应的型腔中,且内联接套底面与防尘垫圈顶面贴合,贴合面与水平面平行。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取消了外联接套总成加工中内联接套与防尘垫圈的焊接步骤,既减少了加工步骤,节约了焊接成本,又消除了因焊接原因造成的焊接应力、焊后不平整及焊接“咬边”现象。减少减振器在高强度交变载荷使用过程中的疲劳失效现象,提高减振器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了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有效地降低减振器的售后故障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现有技术外联接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内联接套与防尘垫圈凸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内联接套与防尘垫圈气体保护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利用本发明方法加工成型的外联接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参见图4,一种汽车减振器用外联接套总成加工方法,外联接套总成包括外联接套1、内联接套3和防尘垫圈4,所述外联接套1、内联接套3和防尘垫圈4通过硫化成型的减振垫2相互连接构成一个整体。
[0015]具体加工成型方法如下:首先将所述外联接套1、内联接套3和防尘垫圈4放置于硫化模具对应的型腔中,保证内联接套3底面与防尘垫圈4顶面贴合,且贴合面与水平面平行,然后对模具施加80?10kg的压力,最后通过流道向模腔注入橡胶,硫化形成减振垫2,利用橡胶的粘接性能将内联接套3、防尘垫圈4、外联接套I粘接为一个整体,形成外联接套总成。
[0016]在减振器的使用过程中,内联接套3与防尘垫圈4无相对运动。本发明取消了外联接套总成加工中内联接套与防尘垫圈的焊接步骤,在减振垫硫化成型过程中利用橡胶的粘接性能使得内联接套、防尘垫圈、外联接套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既减少了加工步骤,节约了焊接成本,又消除了因焊接原因造成的焊接应力、焊后不平整及焊接“咬边”现象。减少减振器在高强度交变载荷使用过程中的疲劳失效现象,提高减振器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了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有效地降低减振器的售后故障率。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减振器用外联接套总成加工方法,外联接套总成包括外联接套、内联接套和防尘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联接套、内联接套和防尘垫圈通过硫化成型的减振垫相互连接构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振器用外联接套总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联接套、内联接套和防尘垫圈放置于硫化模具对应的型腔中,并对模具施加80?10kg的压力,最后通过流道向模腔注入橡胶,硫化形成减振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减振器用外联接套总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联接套和防尘垫圈放置于硫化模具对应的型腔中,且内联接套底面与防尘垫圈顶面贴合,贴合面与水平面平行。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减振器用外联接套总成加工方法,外联接套总成包括外联接套、内联接套和防尘垫圈,所述外联接套、内联接套和防尘垫圈通过硫化成型的减振垫相互连接构成一个整体。本发明取消了外联接套总成加工中内联接套与防尘垫圈的焊接步骤,既减少了加工步骤,节约了焊接成本,又消除了因焊接原因造成的焊接应力、焊后不平整及焊接“咬边”现象。减少减振器在高强度交变载荷使用过程中的疲劳失效现象,提高减振器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了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有效地降低减振器的售后故障率。
【IPC分类】F16F1-38, B29C35-00
【公开号】CN104806671
【申请号】CN201510164240
【发明人】曾德富, 邹卫东, 梁宏
【申请人】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