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油脂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97544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电动油脂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润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油脂泵。该电动油脂泵包括储油桶、驱动底座和自闭机构;储油桶的下端端面上设置有出油孔,出油孔上设置自闭机构,自闭机构用于封闭出油孔;驱动底座的顶面上设置有进油孔,且驱动底座上,位于进油孔处,设置有用于与自闭机构抵接的平面;储油桶的下端与驱动底座可拆卸连接,平面与自闭机构抵接,用于开启自闭机构,以使出油孔与进油孔连接孔。无需从底部充油口位置进行加油,故而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装配位置或使用环境限制而无法高效的进行补充油脂作业。另外,电动油脂泵是更换储油桶,故而不会发生油脂污染导致油脂泵的内部结构卡死,从而保证母系统的正常运行。
【专利说明】
电动油脂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润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油脂栗。
【背景技术】
[0002]电动油脂栗是用直流电源驱动的油脂栗,它通过直流电机和机械传动使柱塞往复运动,将润滑脂不断输出。利用电动油脂栗为大型的机械进行润滑。
[0003]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油脂栗,包括储油桶、底盘和驱动底座;储油桶、底板和驱动底座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且储油桶与驱动底座连通;在驱动底座上上设置有出油孔以及充油孔,出油孔和充油孔均与储油桶连通。电动油脂栗可以通过出油孔向外出油,当储油桶内的润滑油用完时,通过充油孔向储油桶内充油,以使电动油脂栗能够循环使用。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油脂栗,主要从底部充油口位置进行加油,而电动油脂栗在使用过程中因装配位置或使用环境限制导致油脂栗内油脂消耗完成后无法高效的进行补充油脂作业,且因产品使用环境恶劣,传统现场补油的方式极易发生油脂污染导致油脂栗内部结构卡死进而造成整个系统故障,危及母系统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动油脂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油脂栗在使用过程中因装配位置或使用环境限制导致油脂栗内油脂消耗完成后无法高效的进行补充油脂作业,且传统现场补油的方式极易发生油脂污染导致油脂栗内部结构卡死进而造成整个系统故障,危及母系统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油脂栗,包括储油桶、驱动底座和自闭机构;储油桶的下端端面上设置有出油孔,出油孔上设置自闭机构,自闭机构用于封闭出油孔;驱动底座的顶面上设置有进油孔,且驱动底座上,位于进油孔处,设置有用于与自闭机构抵接的平面;储油桶的下端与驱动底座可拆卸连接,平面与自闭机构抵接,用于开启自闭机构,以使出油孔与进油孔连通。
[0007]进一步地,自闭机构包括密封片、顶杆和弹簧;顶杆的一端与密封片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凸起;密封片位于储油桶内,且用于密封出油孔;顶杆设置有凸起的一端位于储油桶外;弹簧套设在顶杆上,且与储油桶抵接,另一端与凸起抵接;顶杆与平面抵接。
[0008]进一步地,出油孔内设置有安装环部,安装环部通过多条连接杆与储油桶连接;顶杆穿设在安装环部内,弹簧的一端与安装环部抵接,另一端与凸起抵接。
[0009]进一步地,储油桶的下端和驱动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相互配套的卡扣。
[0010]进一步地,进油口内设置有平台,平台通过多条连接条与驱动底座连接,平台的上表面为平面。
[0011]进一步地,储油桶设置有所油孔的一端端面的外表面上,沿着出油孔的边沿设置第一环形凸起;驱动底座的顶面上,沿进油孔的边沿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凸和卡槽。
[0012]进一步地,储油桶设置有出油孔的一端端面上,在第一环形凸起外,设置有第三环形凸起;第三环形凸起的外壁上,沿其周面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一扇环形凸起,且第一扇环形凸起与储油桶之间具有间隔;驱动底座上,位于第二环形凸起外,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侧壁上设置,依次间隔的设置有第二扇环形凸起,且第二扇环形凸起与环形凹槽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隔;每个第一扇环形凸起用于卡设在第二扇环形凸起与环形凹槽之间,以将出油桶与驱动壳体连接。
[0013]进一步地,油脂桶的下端还设置有D形弹性销子,驱动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与D形弹性销子相配合的销孔。
[0014]进一步地,储油桶内设置有刮油板装置,刮油板装置用于将储油桶内的润滑油从而出油孔内推出。
[0015]进一步地,驱动底座内设置有柱塞装置,进油孔与柱塞装置的油腔连通。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油脂栗,将储油桶与驱动底座可拆卸连接,且在储油桶的出油孔上设置有自闭机构,在驱动底座的进油孔中设置有用于开启自闭机构的平面。当使用者将储油桶与驱动底壳连接后,自闭机构与平面抵接,使得出油孔与进油孔连接。此时,电动油脂栗即可进行工作。当储油桶内的润滑油使用完后,将使用完的储油桶从驱动底座内取出,安装上盛满润滑油的储油桶,将拆卸下来的储油桶放在专业充油装置上进行充油,以备后续使用。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油脂栗,无需从底部充油口位置进行加油,故而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装配位置或使用环境限制导致油脂栗内油脂消耗完成后无法高效的进行补充油脂作业。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油脂栗是更换储油桶,故而不会发生油脂污染导致油脂栗的内部结构卡死而造成整个系统故障的情况,从而保证母系统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油脂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油脂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油脂栗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油脂栗的自闭机构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储油桶;2-驱动底座;3-自闭机构;
[0025]11-第一环形凸起; 12-第三环形凸起;121-第一扇环形凸起;
[0026]13-D形弹性销子; 21-第二环形凸起;22-环形凹槽;
[0027]221-第二扇环形凸起;23-进油孔;24-平台;
[0028]25-连接条;26-充油孔;31-密封片;
[0029]32-顶杆;3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油脂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油脂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1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油脂栗,包括储油桶1、驱动底座2和自闭机构3;储油桶I的下端端面上设置有出油孔,出油孔上设置自闭机构3,自闭机构3用于封闭出油孔;驱动底座2的顶面上设置有进油孔23,且驱动底座2上,位于进油孔23处,设置有用于与自闭机构3抵接的平面;储油桶I的下端与驱动底座2可拆卸连接,平面与自闭机构3抵接,用于开启自闭机构3,以使出油孔与进油孔23连通。
[0034]其中,自闭机构3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自闭机构3包括盖板和扭转弹簧,盖板位于储油桶I内,且与出油孔通过转轴与出油孔的边沿转动连接;盖板上还设置有挡板,挡板和盖板位于转轴的两侧,扭转弹簧套设在转轴上,其一条边与挡板抵接,另一条边与储油桶I抵接,以使盖板将出油孔密封。相应地,在进油孔23中心设置有顶柱,当储油桶I与驱动底座2连接时,顶柱能够将盖板顶起,以使得出油孔和进油孔23连通。
[0035]又如:自闭机构3包括两个楔形块,在储油桶I外底面上,位于出油孔的两侧,相对的设置有固定板,在两个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滑槽,出油孔位于滑槽的槽底;将两个楔形块滑设在滑槽内,且两个楔形块的尖部相对,倾斜面朝向进油孔23;每个楔形槽和同该楔形块相邻的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相应地,在进油孔23的边沿上设置有进油筒,当储油桶I安装在驱动底座2上后,进油筒插入至两个楔形块之间,从而使得出油孔与进油孔23连通。
[0036]储油桶I与驱动底座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者插销连接等等。
[0037]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油脂栗,将储油桶I与驱动底座2可拆卸连接,且在储油桶I的出油孔上设置有自闭机构3,在驱动底座2的进油孔23中设置有用于开启自闭机构3的平面。当使用者将储油桶I与驱动底壳连接后,自闭机构3与平面抵接,使得出油孔与进油孔23连接。此时,电动油脂栗即可进行工作。当储油桶I内的润滑油使用完后,将使用完的储油桶I从驱动底座2内取出,安装上盛满润滑油的储油桶I,将拆卸下来的储油桶I放在专业充油装置上进行充油,以备后续使用。
[0038]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油脂栗,无需从底部充油口位置进行加油,故而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装配位置或使用环境限制导致油脂栗内油脂消耗完成后无法高效的进行补充油脂作业。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油脂栗是更换储油桶I,故而不会发生油脂污染导致油脂栗的内部结构卡死而造成整个系统故障的情况,从而保证母系统的正常运行。
[0039]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指的专业充油装置,是将该实施例中的驱动底座2上设置有充油孔26,卸载下来的储油桶I放置在驱动底座2上,通过充油孔26对储油桶I进行充油。
[004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油脂栗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油脂栗的自闭机构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自闭机构3包括密封片31、顶杆32和弹簧33;顶杆32的一端与密封片3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凸起;密封片31位于储油桶I内,且用于密封出油孔;顶杆32设置有凸起的一端位于储油桶I外;弹簧33套设在顶杆32上,且与储油桶I抵接,另一端与凸起抵接;顶杆32与平面抵接。
[0041]当将储油桶I安装在驱动底座2上后,顶杆32与平面抵接,从而将密封片31顶起,打开出油孔,此时,弹簧33处于压缩状态。出油孔与进油孔23连通,电动油脂栗能够持续作业。当更换储油桶I时,将储油桶I从驱动底座2上拆卸下来,此时弹簧33恢复原状,密封片31落下将出油孔密封。
[0042]这样,使用者在更换储油桶I的过程中,储油桶I内的润滑油不会从储油桶I内流出而造成浪费,也便于使用者进行更换作业,同时,由于在更换和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储油桶I的出油孔处于封闭状态,不仅可以保证储油桶I内的清洁,也便于使用者运输。
[004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出油孔内设置有安装环部,安装环部通过多条连接杆与储油桶I连接;顶杆32穿设在安装环部内,弹簧33的一端与安装环部抵接,另一端与凸起抵接。进油口内设置有平台24,平台24通过多条连接条25与驱动底座2连接,平台24的上表面为平面。
[0044]这样,可以便于安装弹簧33,同时,减少自闭机构3的占用出油孔的面积,使储油桶I内的润滑油能够从出油孔中更加顺畅的流出。
[0045]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储油桶I设置有所油孔的一端端面的外表面上,沿着出油孔的边沿设置第一环形凸起11;驱动底座2的顶面上,沿进油孔23的边沿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21;第一环形凸起11和第二环形凸起21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凸和卡槽。
[0046]在本实施例中,在出油孔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11,在进油孔23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21,在第一环形凸起11和第二环形凸起21上又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凸和卡槽,这样,当储油桶I安装在驱动底座2上时,顶盖与平台24抵接,而第一环形凸起11和第二环形凸起21卡合,从而在出油孔和进油孔23之间形成了密封的通道,避免润滑油泄漏。
[0047]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储油桶I设置有出油孔的一端端面上,在第一环形凸起11外,设置有第三环形凸起12;第三环形凸起12的外壁上,沿其周面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一扇环形凸起121,且第一扇环形凸起121与储油桶I之间具有间隔;驱动底座2上,位于第二环形凸起21外,设置有环形凹槽22;环形凹槽22的侧壁上设置,依次间隔的设置有第二扇环形凸起221,且第二扇环形凸起221与环形凹槽22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隔;每个第一扇环形凸起121用于卡设在第二扇环形凸起221与环形凹槽22之间,以将出油桶与驱动壳体连接。
[0048]当将储油桶I安装在驱动底座2上时,将储油桶I上的第三环形凸起12插入至环形凹槽22内,在此过程中,第一扇环形凸起121从而相邻的两个第二扇环形凸起221之间插入至环形凹槽22内。此时,使用者旋转储油桶I,第一扇环形凸起121即可插入至第二扇环形凸起221与环形凹槽22的槽底之间,即可将储油桶I与驱动底座2连接。
[0049]上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提升使用者更换储油桶I的速率,提高工作效率。
[0050]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避免储油桶I与驱动底座2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地,油脂桶的下端还设置有D形弹性销子13,驱动底座2上设置有用于与D形弹性销子13相配合的销孔。
[005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储油桶I内设置有刮油板装置,刮油板装置用于将储油桶I内的润滑油从而出油孔内推出。
[005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驱动底座2内设置有柱塞装置,进油孔23与柱塞装置的油腔连通。
[005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电动油脂栗,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桶、驱动底座和自闭机构; 所述储油桶的下端端面上设置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上设置所述自闭机构,所述自闭机构用于封闭所述出油孔;所述驱动底座的顶面上设置有进油孔,且所述驱动底座上,位于所述进油孔处,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自闭机构抵接的平面;所述储油桶的下端与所述驱动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平面与所述自闭机构抵接,用于开启所述自闭机构,以使所述出油孔与所述进油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油脂栗,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闭机构包括密封片、顶杆和弹貪; 所述顶杆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片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密封片位于所述储油桶内,且用于密封所述出油孔;所述顶杆设置有凸起的一端位于所述储油桶外;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顶杆上,且与所述储油桶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凸起抵接;所述顶杆与所述平面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油脂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内设置有安装环部,所述安装环部通过多条连接杆与所述储油桶连接;所述顶杆穿设在所述安装环部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环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凸起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油脂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桶的下端和所述驱动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相互配套的卡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油脂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内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通过多条连接条与所述驱动底座连接,所述平台的上表面为所述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电动油脂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桶设置有所述出油孔的一端端面的外表面上,沿着所述出油孔的边沿设置第一环形凸起; 所述驱动底座的顶面上,沿所述进油孔的边沿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凸和卡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油脂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桶设置有所述出油孔的一端端面上,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外,设置有第三环形凸起;所述第三环形凸起的外壁上,沿其周面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一扇环形凸起,且所述第一扇环形凸起与所述储油桶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驱动底座上,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外,设置有环形凹槽; 所述环形凹槽的侧壁上设置,依次间隔的设置有第二扇环形凸起,且所述第二扇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隔;每个所述第一扇环形凸起用于卡设在所述第二扇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凹槽之间,以将所述出油桶与所述驱动壳体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油脂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桶的下端还设置有D形弹性销子,所述驱动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D形弹性销子相配合的销孔。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油脂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桶内设置有刮油板装置,所述刮油板装置用于将所述储油桶内的润滑油从而出油孔内推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油脂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底座内设置有柱塞装置,所述进油孔与所述柱塞装置的油腔连通。
【文档编号】F16N13/02GK205480131SQ201620022023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8日
【发明人】申正武
【申请人】深圳市润盈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