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集输管道电磁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4491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原油集输管道电磁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石油管道输送过程中对原油或者水进行局部加热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原油集输管道电磁加热管。
背景技术
油井井场的原油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温度的降低,使得原油凝固结焦,无法进行正常集输。现有原油局部加热设备不能满足使用的要求(1)对于高产油井,通常使用水套加热炉进行加热,该装置结构复杂,主要由水套、火筒、火嘴、沸腾管和走油盘管五部分组成,采用走油盘管浸没在水套中的间接加热方法,浪费能源,污染环境,操作时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不易管理。
(2)对于低产油井,一般使用电热袋加热,该装置的热效率只有20%。
(3)两种装置的安装都非常复杂。
通过检索,目前在我国油田,该加热装置属于首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体为管道本身,对其中输送的油气直接进行加热,从而有效克服了水套加热炉、电热袋间接加热,热效率低的弊端;线圈与发热介质完全隔离,保证了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性;温度升高迅速,即加热速度快,从内到外同步升温的原油集输管道电磁加热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法兰盘1、测温孔2、铸铝外套3、线圈绕组4、钢管5,法兰盘1连接在铸铝外套3上,钢管5上绕有线圈绕组4,钢管5上设有测温孔2。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线圈绕组4为连续双绕,其形状与钢管5直径配合。
法兰盘1直接与输油管相连。
导线从线圈绕组4一端进入,从同侧另一端引出。
线圈绕组4与钢管5的间距小于10mm。
线圈绕组4与铸铝外套3的间距小于2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在于温度升高迅速,即加热速度快,从内到外同步升温。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要使同一介质提升到相同温度,电磁加热,要比电阻加热节电40%以上。安全可靠,线圈与发热介质完全隔离,保证了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性。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包括法兰盘1、测温孔2、铸铝外套3、线圈绕组4、钢管5,法兰盘1连接在铸铝外套3上,钢管5上绕有线圈绕组4,钢管5上设有测温孔2。线圈绕组4为连续双绕,其形状与钢管5直径配合。法兰盘1直接与输油管相连。导线从线圈绕组4一端进入,从同侧另一端引出,线圈绕组4与钢管5的间距小于10mm,线圈绕组4与铸铝外套3的间距小于20mm,测温孔2开到钢管5内部。钢管5为导磁体,为发热体,被输送物从其中通过,获得温度提升,外层铸铝起到绝缘、导热、护套的作用,绕组线圈为铜质漆包线。
(1)温度升高迅速,即加热速度快,从内到外同步升温。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要使同一介质提升到相同温度,电磁加热,要比电阻加热节电40%以上。
其计算公式如下A=K·C·Q·ΔT其中,K为电磁转换系数,一般取0.64;C为导热系数,水为1,油为0.475;Q为介质流量,单位为m3/h;ΔT为温差。
(2)安全可靠线圈与发热介质完全隔离,保证了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1.原油集输管道电磁加热管,包括法兰盘(1)、测温孔(2)、铸铝外套(3)、线圈绕组(4)、钢管(5),其特征在于法兰盘(1)连接在铸铝外套(3)上,钢管(5)上绕有线圈绕组(4),钢管(5)上设有测温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集输管道电磁加热管,其特征在于线圈绕组(4)为连续双绕,其形状与钢管(5)直径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集输管道电磁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法兰盘(1)直接与输油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集输管道电磁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导线从线圈绕组(4)一端进入,从同侧另一端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集输管道电磁加热管,其特征在于线圈绕组(4)与钢管(5)的间距小于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集输管道电磁加热管,其特征在于线圈绕组(4)与铸铝外套(3)的间距小于20mm。
专利摘要一种石油管道输送过程中对原油或者水进行局部加热的原油集输管道电磁加热管,包括法兰盘(1)、测温孔(2)、铸铝外套(3)、线圈绕组(4)、钢管(5),其特征在于法兰盘(1)连接在铸铝外套(3)上,钢管(5)上绕有线圈绕组(4),钢管(5)上设有测温孔(2)。发热体为管道本身,对其中输送的油气直接进行加热,从而有效克服了水套加热炉、电热袋间接加热,热效率低的弊端;线圈与发热介质完全隔离,保证了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性;温度升高迅速,即加热速度快,从内到外同步升温。
文档编号F17D1/00GK2913791SQ20052012948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5日
发明者田立柱 申请人:张福坤, 侯新举, 田立柱, 吴森, 吴汉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