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用一体化汇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768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油气田用一体化汇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气压设备供给气压动力的汇气装置,尤其是一种油气田用一体化汇气系统,包括汇气管,安装在汇气管上的至少两根高压软管;其中:所述汇气管的出气口端安装有三通球阀,该三通球阀的进口与汇气管的出气口接通,三通球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排空管和输出管接通,在输出管上安装有调压阀,在调压阀的一个出气口端安装有压力表Ⅰ,一个出气口端作动力输出端口,所述调压阀用于调节输出管中气压的压力,所述压力表Ⅰ用于监测调节后的输出压力。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提高了安全系数、降低了使用成本、给压稳定和操作简便。
【专利说明】油气田用一体化汇气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气压设备供给气压动力的汇气装置,具体是一种提高安全系数、降低使用成本、给压稳定和操作简便的油气田用一体化汇气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由于油气田用给现场气动控制设备是安装在野外的设备,动力源一直是用户头疼的问题,现场气动控制设备要求动力稳定、使用时间长、操作简便。
[0003]油气田用给现场气动控制设备当前使用的汇气装置包括汇气管,安装在汇气管上的多根高压软管,在每根高压软管上安装的减压阀、压力表和截止阀,在汇气管出气口端设置的总截止阀和短接。该汇气装置由于所述结构,使得调整压力不容易确定、更换气瓶时带压操作,非常危险,安全系数低;不能直接观察汇气装置的运行状态,会造成失误操作发生意外事故,进一步降低了安全系数;采用每只气瓶调压的方式,会因为每只调压阀调整后的压力不一致造成输出压力不能确定,同时因为采用数只调压阀后,操作繁琐,接头数量较多,漏点较多,密封性差,气瓶使用时间非常短,无法连续供压,供压稳定性差;由于接头数量较多和漏点较多,发生泄漏事故的概率就大,使得维修成本偏高,也就使得整个装置的使用成本偏高的。
[000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汇气装置安全系数低、操作复杂、给压不稳定和使用成本偏闻。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安全系数、降低使用成本、给压稳定和操作简便的油气田用一体化汇气系统。
[0006]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气田用一体化汇气系统,包括汇气管,安装在汇气管上的至少两根高压软管;其中:所述汇气管的出气口端安装有三通球阀,该三通球阀的进口与汇气管的出气口接通,三通球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排空管和输出管接通,在输出管上安装有调压阀,在调压阀的一个出气口端安装有压力表I,一个出气口端作动力输出端口,所述调压阀用于调节输出管中气压的压力,所述压力表I用于监测调压阀调节后的输出压力。
[0007]由于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的汇气装置相比,接头数量明显较少,漏点也随之减少,降低了泄露事故出现率,也就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只有一个调压阀,简便了操作,由于调压阀安装在输出管上,使得给气压设备供给气压比较稳定;在更换气瓶时,将汇气管通过排空管排空,不再是带压更换气瓶,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指示牌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指示牌;2、三通球阀;3、压力表II ;4、汇气管;5、高压软管;6、压力表I ;
7、调压阀;8、排空管;9、输出管;10、操作手柄;11、螺纹活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参见附图1和2,一种油气田用一体化汇气系统,包括汇气管4,安装在汇气管4上的至少两根高压软管5 ;其中:所述汇气管4的出气口端安装有三通球阀2,该三通球阀2的进口与汇气管4的出气口接通,三通球阀2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排空管8和输出管9接通,在输出管9上安装有调压阀7,在调压阀7的一个出气口端安装有压力表I 6,一个出气口端作动力输出端口,所述调压阀7用于调节输出管9中气压的压力,所述压力表I 6用于监测调压阀7调节后的输出压力。该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调压阀7的进口与输出管9接通,调压阀7的一个出口与压力表I 6接通,另外一个出口作为动力输出端口。在该实施例中,与现有技术的汇气装置相比,接头数量明显较少,漏点也随之减少,降低了泄露事故出现率,也就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只有一个调压阀7,简便了操作,由于调压阀7安装在输出管9上,使得给气压设备供给气压比较稳定;在更换气瓶时,将汇气管4通过排空管8排空,不再是带压更换气瓶,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
[0014]为便于实时对汇气管4中气压的压力进行监测,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在靠近三通球阀2的汇气管4上安装有压力表II 3,该压力表II 3用于监测汇气管4中气压的压力。
[0015]为进一步便捷操作,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三通球阀2上设置有指示牌I,该指示牌I上具有“正常工作指示部”、“输出关闭指示部”和“放空指示部”;当三通球阀2的操作手柄10指向指示牌I的“正常工作指示部”时,汇气管4与输出管9导通进行压力输出;当三通球阀2的操作手柄10指向指示牌I的“输出关闭指示部”,汇气管4的出口关闭实现汇气管4输出压力关闭;当三通球阀2的操作手柄10指向指示牌I的“放空指示部”时,汇气管4与排空管8导通实现对汇气管4的排空。
[0016]为更进一步便捷更换气瓶时操作,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高压软管5的进口端安装有与气瓶连接的螺纹活接头11。使用时,该螺纹活接头11与气瓶连接时采用球面密封头进行密封,以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0017]上述所有实施例中,为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密封性,在所有连接接头处均可采用O型密封圈、卡套或管螺纹进行密封。
[0018]上述所有实施例中,为保证汇气管4、排空管8和输出管9的使用寿命,所述汇气管
4、排空管8和输出管9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9]本系统在关闭时,指示牌I所示的“输出关闭指示部”,气瓶输出的高压气体通过高压软管5直接进入汇气管4进行汇气整流,通过压力表II 3监测气瓶的压力;搬动操作手柄10指向指示牌I所示的“正常工作指示部”时,汇气整流后的高压气体经过调压阀7进口,缓慢旋转调压阀7的操作手柄10,通过压力表I 6监测调整后的压力,显示值达到理想值时停止旋转操作手柄10,系统开启完成;当需要更换气瓶或高压软管5时,关闭气瓶瓶阀,搬动操作手柄10指向指示牌I所示的“放空指示部”,泄放汇气管4内的高压气体后,即可拆卸气瓶或高压软管5 ;当需要停止输出压力时,搬动操作手柄10指向指示牌所示的“输出关闭指示部”即可。
[0020]上述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
[0021]1.根据油气田用一体化汇气系统在运行时要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本发明采用一只调压阀7、一只三通球阀2优化系统组成,减少阀件和接头数量、降低漏点产生的可能性,提高了密封性能,同时有极强的使用寿命。
[0022]2.采用一只调压阀7进行集中调压的方式避免了每只气瓶进行调压的繁琐,同时不会因为每只调压阀调整后的压力不一致造成输出压力不能确定,避免了输出压力调整的难度。
[0023]3.采用一只三通球阀2控制系统的开启、关闭与放空状态,可立即停止系统的输出,在保证输出端压力不丢失的情况下可直接更换气瓶和高压软管,降低了操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系统的操控性。
[0024]4.高压软管5 —端直接与气瓶连接,高压软管5另一端直接与汇气管4连接,中间不安装任何调压装置、阀件及接头,结构简单,密封性好。
[0025]5.所有管道接头连接密封处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卡套或管螺纹进行密封,密封效果良好,可随时更换密封件。
[0026]6.该系统组成简单、功能齐全、密封性能好、具有良好的操控性,一体化程度高。
[0027]7.该系统所有金属部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增强了抗腐蚀、抗疲劳、抗磨损能力,提闻了系统的使用寿命。
[0028]显然,上述描述的所有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畴。
[0029]综上所述,本结构提高了安全系数、降低了使用成本、给压稳定和操作简便。
【权利要求】
1.一种油气田用一体化汇气系统,包括汇气管(4),安装在汇气管(4)上的至少两根高压软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气管(4)的出气口端安装有三通球阀(2),该三通球阀(2)的进口与汇气管(4)的出气口接通,三通球阀(2)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排空管(8)和输出管(9)接通,在输出管(9)上安装有调压阀(7),在调压阀(7)的一个出气口端安装有压力表I(6),一个出气口端作动力输出端口,所述调压阀(7)用于调节输出管(9)中气压的压力,所述压力表I (6)用于监测调压阀(7)调节后的输出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田用一体化汇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靠近三通球阀(2)的汇气管(4)上安装有压力表II (3),该压力表II (3)用于监测汇气管(4)中气压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气田用一体化汇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球阀(2)上设置有指示牌(I ),该指示牌(I)上具有“正常工作指示部”、“输出关闭指示部”和“放空指示部”;当三通球阀(2)的操作手柄(10)指向指示牌(I)的“正常工作指示部”时,汇气管(4)与输出管(9)导通进行压力输出;当三通球阀(2)的操作手柄(10)指向指示牌(I)的“输出关闭指示部”,汇气管(4)的出口关闭实现汇气管(4)输出压力关闭;当三通球阀(2)的操作手柄(10)指向指示牌(I)的“放空指示部”时,汇气管(4)与排空管(8)导通实现对汇气管(4)的排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田用一体化汇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软管(5)的进口端安装有与气瓶连接的螺纹活接头(11 )。
【文档编号】F17D1/02GK203517313SQ201320514088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2日
【发明者】王伟, 张勇, 曾超, 王祖静, 江远新, 李亮, 文柳英, 徐勇 申请人:重庆达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张勇, 曾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