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油库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780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燃油油库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Ⅰ期工程燃油系统包括油库区和炉前燃油两部分,油库区包括油罐、燃油输油泵、燃油卸油泵,其中,油库区布置两台容量为1500m3的油罐,油罐为钢结构圆柱型,立式布置,两台机组共有三台容量为100%的离心式燃油供油泵,设有三台轻油卸油泵(一台为螺杆式,其余两台为离心式)。

炉前燃油包括燃油管道、油枪、蒸汽吹扫,锅炉每角布置4只轻油枪,全炉共采用16只轻油枪,每个油枪容量为2.7t/h,总喷油量可满足锅炉30%负荷,锅炉燃油管道环绕锅炉布置,炉前供油母管油压为40kgf/㎡(g),轻油系统退出使用时,应吹扫轻油管道并将全部废油排到污油池。

但是,燃油经过多级油泵做功后经锅炉系统后返回油库,受油泵做功及锅炉本体外部热量影响,油管路内油温在夏季高温环境中油温最高达50℃以上,超过了燃油的闪点温度,严重危及油库及燃油管路的安全运行。导致燃油温度升高的直接原因是:1、燃油经过多级泵做功,2、炉前燃油管道布置紧邻锅炉本体外部,吸收锅炉散热而无法得到有效冷却最终导致油温升高。

因此,必须将燃油温度降低才能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消除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回油管路中温度较高的燃油的温度,确保燃油系统管道的安全运行的燃油油库管路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燃油油库管路系统,包括回油管路、供油管路,所述回油管路与所述供油管路接通,所述冷却装置设在所述回油管路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没有被使用的燃油通过回油管路回收之后,再通过供油管路为设备提供所需的燃油,由于燃油在通过回油管路回收过程中温度会升高,因此,本技术方案在燃油油库的管路布置过程中,在回油管路和供油管路之间安装一个冷却装置,当温度较高的燃油流经冷却装置后,就会将温度较高的燃油进行冷却,进而降低回油管路中的燃油温度,使燃油温度在燃油闪燃点以下,能够确保燃油系统管道的安全运行,提高了燃油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中装有冷媒,所述冷却装置上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

优选地,所述冷媒为冷却水。

优选地,所述冷媒进口与能够提供冷媒的冷凝装置相连。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冷凝装置为冷却装置提供冷媒,进而更加充分地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优选地,在所述回油管路和所述供油管路之间设有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与所述冷却装置并接,并且在所述旁通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旁通管路能够当冷却装置出现故障时,保证燃油的正常供应,并在该旁通管路上设置第一阀门,这样在出现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切断燃油的供应,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优选地,所述旁通管路通过第一三通接口与所述回油管路相接,所述旁通管路通过第二三通接口与所述供油管路相接。

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上设有管路进口和管路出口,在所述管路进口和所述第一三通接口之间设有第二阀门,在所述管路出口和所述第二三通接口之间设有第三阀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冷却装置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可以将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关闭,这样即使冷却装置出现故障也能正常供应燃油;当冷却装置能够正常运行时,就可以将第一阀门关闭,将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打开,通过冷却装置来降低燃油温度,这样利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的相互配合,能够更好的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检修等过程,提升了用户体验。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均为手动阀门或电动阀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可以是手动阀门,也可以是具有防爆功能的电动阀门。

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上设有温度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冷却装置上安装温度计,这样就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燃油的温度,并根据该温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底端设有底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冷却装置的稳定性,在冷却装置的底端设有底座。

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果一个冷却装置无法将燃油温度降低到闪燃点以下时,可以通过设置两个或多个冷却装置,或扩大冷却装置的容量的方式对燃油进行充分降温,进而使燃油能够达到闪燃点以下,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没有被使用的燃油通过回油管路回收之后,再通过供油管路为设备提供所需的燃油,由于燃油在通过回油管路回收过程中温度会升高,因此,本技术方案在燃油油库的管路布置过程中,在回油管路和供油管路之间安装一个冷却装置,当温度较高的燃油流经冷却装置后,就会将温度较高的燃油进行冷却,进而降低回油管路中的燃油温度,使燃油温度在燃油闪燃点以下,能够确保燃油系统管道的安全运行,提高了燃油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并且,设置旁通管路能够当冷却装置出现故障时,保证燃油的正常供应,并在该旁通管路上设置第三阀门,这样在出现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切断燃油的供应,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当冷却装置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可以将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关闭,这样即使冷却装置出现故障也能正常供应燃油;当冷却装置能够正常运行时,就可以将第一阀门关闭,将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打开,通过冷却装置来降低燃油温度,这样利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的相互配合,能够更好的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检修等过程,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造价低廉,并且对整体的系统改动量小,易于安装,还有突出的冷却效果,大大提高了燃油系统管道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可应用于燃油、燃煤电厂等场所。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燃油油库管路系统的结构图。

其中图1的附图标记如下:

1燃油油库管路系统,11回油管路,12供油管路,13冷却装置,131管路进口,132管路出口,133冷媒进口,134冷媒出口,135底座,14旁通管路,141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5,16第三阀门,17第一三通接口,18第二三通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燃油油库管路系统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的一种燃油油库管路系统1,包括回油管路11、供油管路12,所述回油管路11与所述供油管路12接通,所述冷却装置13设在所述回油管路11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没有被使用的燃油通过回油管路11回收之后,再通过供油管路12为设备提供所需的燃油,由于燃油在通过回油管路11回收过程中温度会升高,因此,本技术方案在燃油油库的管路布置过程中,在回油管路11和供油管路12之间安装一个冷却装置13,当温度较高的燃油流经冷却装置13后,就会将温度较高的燃油进行冷却,进而降低回油管路11中的燃油温度,使燃油温度在燃油闪燃点以下,能够确保燃油系统管道的安全运行,提高了燃油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13中装有冷媒,所述冷却装置13上设有冷媒进口133和冷媒出口134。

优选地,所述冷媒为冷却水。

优选地,所述冷媒进口133与能够提供冷媒的冷凝装置相连。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冷凝装置为冷却装置13提供冷媒,进而更加充分地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优选地,在所述回油管路11和所述供油管路12之间设有旁通管路14,所述旁通管路14与所述冷却装置13并接,并且在所述旁通管路14上设有第一阀门14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旁通管路14能够当冷却装置13出现故障时,保证燃油的正常供应,并在该旁通管路14上设置第一阀门141,这样在出现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切断燃油的供应,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优选地,所述旁通管路14通过第一三通接口17与所述回油管路11相接,所述旁通管路14通过第二三通接口18与所述供油管路12相接。

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13上设有管路进口131和管路出口132,在所述管路进口131和所述第一三通接口17之间设有第二阀门15,在所述管路出口132和所述第二三通接口之间设有第三阀门1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冷却装置13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可以将第一阀门141打开,第二阀门15和第三阀门16关闭,这样即使冷却装置13出现故障也能正常供应燃油;当冷却装置13能够正常运行时,就可以将第一阀门141关闭,将第二阀门15和第三阀门16打开,通过冷却装置13来降低燃油温度,这样利用第一阀门141、第二阀门15、第三阀门16的相互配合,能够更好的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检修等过程,提升了用户体验。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141、所述第二阀门15、所述第三阀门16均为手动阀门或电动阀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阀门141、第二阀门15和第三阀门16可以是手动阀门,也可以是具有防爆功能的电动阀门。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13上设有温度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冷却装置13上安装温度计,这样就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燃油的温度,并根据该温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13底端设有底座13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冷却装置13的稳定性,在冷却装置13的底端设有底座135。

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13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果一个冷却装置13无法将燃油温度降低到闪燃点以下时,可以通过设置两个或多个冷却装置13,或扩大冷却装置13的容量的方式对燃油进行充分降温,进而使燃油能够达到闪燃点以下,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且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化和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