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4270阅读:1187来源:国知局
扫舱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液输送领域,具体的涉及在油液转移过程中对盛放油液的容器的底部残液的处理的系统或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油库作业时,液压站启动,液压油驱动潜油泵工作,把油从油罐卸出,当油罐里面油品卸完以后,潜油泵停止工作,鹤管垂管里的汽油又回流到油罐内,油罐内存在残留的油液100-200升,为了清除残留的油液,需要另接真空扫舱泵并另接扫舱管吸扫油品。真空扫舱泵扫油时存在气阻和汽油蒸发,工人在罐顶作业也存在危险因素。

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用液压马达为原动力驱动的泵,从槽车里面卸载汽油时,能够解决气阻问题,现在广泛使用于油库中。

但是这种泵的缺点是槽车里面的油卸完并停泵以后,鹤管里的油要回流到油罐槽车,最后要另装扫舱真空泵,对油罐扫舱。基于安全考虑,真空扫舱泵都安装在泵房,距离远,大型真空泵扫舱时,汽油气阻还是存在,会有大量的油气挥发,最后扫舱效果差,效率低,并且长时间扫不完底油,造成污染和浪费,并且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扫舱系统。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提出了一种扫舱系统,其包括:潜油泵、扫舱管以及输油管,其中,所述潜油泵包括:泵体蜗壳,所述扫舱管设置在所述泵体蜗壳的外侧;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设置在所述输油管下部以及所述泵体蜗壳上部;叶轮,所述液压马达驱动叶轮旋转,以使 驱动油液在所述输油管和扫舱管内运动;在潜油泵蜗壳外侧或者所述输油管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控制阀与所述扫舱管连通,通过控制阀控制所述开口与所述扫舱管的连通与否。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位置设置成与所述叶轮出口外缘相对。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扫舱系统还包括鹤管,其中,所述输油管与所述鹤管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扫舱系统还包括自吸泵,其中,所述开口通过所述扫舱管与自吸泵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扫舱系统还包括鹤管以及自吸泵,其中,所述开口通过所述扫舱管与自吸泵相连,组成扫舱通路;所述泵体蜗壳通过输油管与所述鹤管相连通,组成输油通路,扫舱通路与输油通路相分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扫舱系统,利用现有潜油泵动力,往外部管路(用于进行扫舱作业的管路)加注压力,一次性抽吸完鹤管余油,并且扫舱完罐底的底油。利用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扫舱系统,可以一次完成卸油和扫舱作业,避免鹤管内余油回流,不需要重复卸油和扫舱,节省时间,减少汽油蒸发,还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从随后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并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扫舱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扫舱系统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将本实用新型的扫舱系统应用于油罐槽车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扫舱系统,其包括潜油泵、扫舱管以及输油管,其中,所述潜油泵包括:泵体蜗壳,所述扫舱管设置在所述泵体蜗壳的外侧;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设置在所述输油管下部以及所述泵体蜗壳上部;叶轮,所述液压马达驱动叶轮旋转,以使驱动油液在所述输油管和扫舱管内运动;在潜油泵蜗壳外侧或者所述输油管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控制阀与所述扫舱管连通,通过控制阀控制所述开口与所述扫舱管的连通与否。

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将本实用新型的扫舱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该扫舱系统包括:潜油泵、扫舱管4以及输油管3,其中,所述潜油泵包括:泵体蜗壳6,所述扫舱管4设置在所述泵体蜗壳6的外侧;液压马达5,所述液压马达5设置在在所述输油管3下部以及所述泵体蜗壳6上部;叶轮7,所述液压马达5驱动叶轮7旋转,以使驱动油液在所述输油管3和扫舱管4内运动;在潜油泵蜗壳6外侧或者所述输油管3的底部设置有开口8,所述开口通过控制阀1与扫舱管4连通,通过控制阀1控制所述开口与扫舱管4的连通与否。

图示中的箭头表示油液的流动方向,图1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即,所述开口的位置设置潜油泵蜗壳6外侧并且与所述叶轮出口外缘相对。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为了表示清楚,图2省去了控制阀,并且,与图1相同的技术特征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2所示,开口8设置在输油管3的底部。

如图1或图2所示,由于设置了开口8,这里的开口8利用了叶轮的虹吸作用,其也可以称为虹吸口,从而,利用到潜油泵叶轮的动力,把鹤管里的余油通过扫舱管排出。

上述附图示出的技术方案仅仅是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开口设置在输油管的底部的其他位置,例如,两个开口设置的位置可以不是对称的布置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扫舱系统还包括鹤管2,其中,所述输油管3与所述鹤管2相连通。

为了更好的除去残余的油液,所述扫舱系统还包括自吸泵,其中,所 述开口8通过所述扫舱管4与自吸泵相连。为了清楚起见,图1和图2未示出自吸泵。

实际应用中,自吸泵可以设置在鹤管上,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自吸泵设置在其他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扫舱系统实际运用中,采用如下方式:潜油泵卸油完成后,潜油泵还没停止转动,鹤管内的油品不会回流到罐内,此时,开启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阀,利用潜油泵的动力,鹤管内的余油通过开口8从外部管路4(也可以称为扫舱管流出),其不会产生气阻。当潜油泵停止作业时候,没有余油流回罐内,实现扫舱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设置自吸泵,自吸泵与扫舱管4连接,通过自吸泵所提供的动力与潜油泵的动力相结合,从而对鹤管内的余油清理更加彻底。

即,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扫舱系统,其利用潜油泵动力,直接通过扫舱管4把油抽走。鹤管内的剩油不会流回油罐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扫舱系统,在卸油快结束时候就启动扫舱系统,一次完成扫舱。不需要潜油泵卸油完后停泵,再启动扫舱泵。卸油、扫舱作业一次完成,提高了劳动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扫舱管4安装在鹤管到泵底的多个位置都可,都能利用到潜油泵的动力,解决负压气阻问题。以及自吸泵也可以安装在鹤管的任何位置。可以将扫舱管4可拆卸的固定在鹤管垂管上,向下延伸到蜗壳底部,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安装方式,上述方式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开口8通过所述扫舱管与自吸泵相连,组成扫舱通路;所述泵体蜗壳6通过输油管3与所述鹤管2相连通,组成输油通路,扫舱通路与输油通路相分开。

图3示出了将本实用新型的扫舱系统应用于油罐槽车上的示意图,其中与图1、2相同的技术特征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如图3所示,开口8通过所述扫舱管4与自吸泵9相连,组成扫舱通路,其通过控制阀1来控制连通与否;所述泵体蜗壳6通过输油管3与所述鹤管2相连通,组成输油通路,扫舱通路与输油通路相分开。即,在正常卸油状态,利用输油通路进行卸 油,而控制阀1控制扫舱通路不连通;在卸油将要结束时,控制阀1控制扫舱通路连通,利用扫舱通路进行扫舱作业。

尽管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髓的情况下可以对所述实施例作出变化,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定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