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液采集监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181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漏液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漏液采集监测平台。



背景技术:

风电设备的内部及周围都会安装有各种液压管道及各种供液、冷却系统。一旦管道或供水、冷却系统老化、受损、发生故障会出现液体泄露情况,轻者造成设备损坏、降低设备使用寿命,重者造成生产线及设备运行瘫痪,中断运营、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因此各种生产设备的液体泄露防护是初期建设及日常运营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有技术用于监测液体泄露的监测系统包括泄露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泄露传感器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而泄漏传感器设置在管道接口处正下方的地面上,当管道接口处发生液体泄漏时,泄漏的液体会滴落在泄漏传感器上,泄漏传感器将泄漏信号输送至控制模块,检修人员虽然能够通过控制模块清楚的了解发生泄漏管道的位置,方便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工作,但是管道接口处发生液体泄漏时,使液体滴落在地面上,不但污染了工作环境,并且还危害了工作人员的人体健康,不利于环保,尤其对于一些有异味或强腐蚀性的液体更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漏液采集监测平台,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漏液采集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若干漏液收集槽,所述漏液收集槽内设置有薄膜式漏液传感器,所述薄膜式漏液传感器与报警装置连接;

若干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漏液收集槽上且为空心结构的漏液采集柱;

设置在所述漏液采集柱顶部且位于所述待监测部位下方的积液盘,所述积液盘具有与所述漏液采集柱的顶部开口连通的下液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漏液采集柱为可升降设置的伸缩漏液采集柱。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积液盘总体呈漏斗状。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独立安装,不会影响待监测设备的总体结构,漏液也不会直接滴落在设备上。而且本发明布设、检修、处理漏液比较方便,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监测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所示的漏液采集监测平台,包括框架100,框架100可采用标准型材制成,而且可根据待监测设备的形状而安排走向,不会影响待监测设备的总体结构。框架100上设置有若干漏液收集槽,漏液收集槽内设置有薄膜式漏液传感器,薄膜式漏液传感器与报警装置连接。

漏液采集监测平台还包括若干可移动设置在漏液收集槽上且为空心结构的漏液采集柱200,漏液采集柱20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监测的点而确定。为了能够适应不同监测点的位置,漏液采集柱200为可升降设置的伸缩漏液采集柱。漏液采集柱200顶部设置有积液盘300,积液盘300位于待监测部位下方,积液盘300具有与漏液采集柱200的顶部开口连通的下液口。积液盘300总体呈漏斗状,方便汇聚漏液。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本发明应用在风机的主液压站、子液压站、制动器等固定非动态设备上。针对待监测设备1的每一个有漏液风险的管道接头部位400,将积液盘300设置在管道接头部位400下方,泄露的液体能够第一时间滴落在积液盘300内。当设备发生漏液时,漏液滴落在积液盘300上,进而提供漏液采集柱200滴落到框架100的漏液收集槽内的薄膜式漏液传感器上,薄膜式漏液传感器即可发出警报通知工作人员前来处理漏液情况。漏液也不会直接滴落在设备上。而且本发明布设、检修、处理漏液比较方便,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监测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液采集监测平台,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若干漏液收集槽,所述漏液收集槽内设置有薄膜式漏液传感器,所述薄膜式漏液传感器与报警装置连接;若干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漏液收集槽上且为空心结构的漏液采集柱;设置在所述漏液采集柱顶部且位于所述待监测部位下方的积液盘,所述积液盘具有与所述漏液采集柱的顶部开口连通的下液口。本发明的独立安装,不会影响待监测设备的总体结构,漏液也不会直接滴落在设备上。而且本发明布设、检修、处理漏液比较方便,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监测点。

技术研发人员:柳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哲
技术研发日:2017.07.26
技术公布日:2017.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