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低耗充气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7986发布日期:2018-06-15 23:4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安全低耗充气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低耗充气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具有清洁、可再生、高效新能源被广泛运用,液化式成为新能源运输和储存的主要手段,作为液化气体的灌装工作中的充气头起到了重要作用,使罐装储气装置可重复利用,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然而传统的安全低耗充气头在液化气体的灌装工作中都存在一定浓度的余气释放,导致气体的利用率低,能源耗损大,一定程度污染空气,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随着高效的生产要求,排放余气更多,且气体易燃爆,安全风险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安全低耗充气头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安全低耗充气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低耗充气头,包括:充气头底座;螺纹固定套,所述螺纹固定套转动连接于所述充气头底座;充气孔,所述充气孔贯穿于所述螺纹固定套与所述充气底座;罐口密封圈,所述罐口密封圈固定于所述充气头底座与所述充气孔之间;单向气门嘴,所述单向气门嘴贯穿于所述充气头底座;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设置于所述充气头底座;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固定于所述充气头底座,所述复位弹簧固定于所述容纳空腔;连杆,所述连杆连接于所述复位弹簧;活塞,所述活塞连接于所述连杆,所述活塞与所述容纳空腔滑动连接;端盖,所述端盖螺纹连接于所述充气头底座;端口密封圈,所述端口密封圈固定于所述充气头底座与所述端盖之间;高压进气接口,所述高压进气接口贯穿于所述充气头底座延伸至所述容纳空腔的内部;排气门嘴,所述排气门嘴贯穿于所述充气头底座延伸至所述容纳空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活塞与所述充气头底座之间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充气头底座的内部的所述容纳空腔的侧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珠至少设有四个,且所述滚珠呈周向嵌入所述活塞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充气孔从所述罐口密封圈延伸至所述活塞,且所述充气孔与所述容纳空腔导通。

优选的,所述罐口密封圈与所述端口密封圈均为聚氨酯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高压进气接口与所述排气门嘴设置于所述充气头底座的同一侧面,且所述高压进气接口与所述排气门嘴均螺纹连接与所述充气头底座。

优选的,所述连杆与所述单向气门嘴均贯穿于所述复位弹簧,且所述连杆、所述单向气门嘴、所述复位弹簧、所述活塞和所述充气头底座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容纳空腔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容纳空腔的直径与所述活塞的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端口密封圈的直径大于所述容纳空腔的直径,且所述端口密封圈卡合于所述充气头底座。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低耗充气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低耗充气头,所述连杆与所述活塞的使用保证了充气时的内密封,所述罐口密封圈及所述端口密封圈的使用保证了充气时的外密封,所述复位弹簧的使用克服非灌装状态时的气体压力,当充气完毕后,所述复位弹簧带动所述活塞向上下运动将余气排出到储气罐,有效的减少了液化余气排放,提高了液化气体的利用率,保护了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低耗充气头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充气头底座与螺纹固定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螺纹固定套,2、罐口密封圈,3、单向气门嘴,4、复位弹簧,5、连杆,6、活塞,7、容纳空腔,8、端盖,9、端口密封圈,10、高压进气接口,11、滚珠,12、充气头底座,13、排气门嘴,14、充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低耗充气头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充气头底座与螺纹固定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安全低耗充气头,包括:充气头底座12;螺纹固定套1,所述螺纹固定套1转动连接于所述充气头底座12;充气孔14,所述充气孔14贯穿于所述螺纹固定套1与所述充气底座12;罐口密封圈2,所述罐口密封圈2固定于所述充气头底座12与所述充气孔14之间;单向气门嘴3,所述单向气门嘴3贯穿于所述充气头底座12;容纳空腔7,所述容纳空腔7设置于所述充气头底座12;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4固定于所述充气头底座12,所述复位弹簧4固定于所述容纳空腔7;连杆5,所述连杆5连接于所述复位弹簧4;活塞6,所述活塞6连接于所述连杆5,所述活塞6与所述容纳空腔7滑动连接;端盖8,所述端盖8螺纹连接于所述充气头底座12;端口密封圈9,所述端口密封圈9固定于所述充气头底座12与所述端盖8之间;高压进气接口10,所述高压进气接口10贯穿于所述充气头底座12延伸至所述容纳空腔7的内部;排气门嘴13,所述排气门嘴13贯穿于所述充气头底座12延伸至所述容纳空腔7的内部。

为了方便所述活塞6的滑动,所述活塞6与所述充气头底座12之间设有滚珠11,所述滚珠11与所述充气头底座12的内部的所述容纳空腔7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滚珠11至少设有四个,且所述滚珠11呈周向嵌入所述活塞6的内部。

为了使结构更加合理,所述充气孔14从所述罐口密封圈2延伸至所述活塞6,且所述充气孔14与所述容纳空腔7导通。

为了使密封效果更好,所述罐口密封圈2与所述端口密封圈9均为聚氨酯密封圈。

为了使结构更加合理,所述高压进气接口10与所述排气门嘴13设置于所述充气头底座12的同一侧面,且所述高压进气接口10与所述排气门嘴13均螺纹连接与所述充气头底座12。

为了实现自动复位功能,所述连杆5与所述单向气门嘴3均贯穿于所述复位弹簧4,且所述连杆5、所述单向气门嘴3、所述复位弹簧4、所述活塞6和所述充气头底座12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为了使所述容纳空腔7的密封性能更好,所述容纳空腔7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容纳空腔7的直径与所述活塞6的直径相等,所述端口密封圈9的直径大于所述容纳空腔7的直径,且所述端口密封圈9卡合于所述充气头底座1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所述高压进气接口10接至气体输入端,将通过所述螺纹固定套1将所述充气头底座12与储气罐连接,关闭排气门嘴13,充气时所述活塞6被高压液化气推动下行,所述活塞6带动所述连杆5运动,当所述连杆5触碰到所述单向气门嘴3时,所述单向气门嘴3导通,所述充气孔14与所述容纳空腔7接通,对储气罐储气,当充气完毕后,所述复位弹簧4带动所述活塞6向上下运动将余气排出到储气罐,然后打开所述排气门嘴13,将低压余气排放室外。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低耗充气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低耗充气头,所述连杆5与所述活塞6的使用保证了充气时的内密封,所述罐口密封圈2及所述端口密封圈9的使用保证了充气时的外密封,所述复位弹簧4的使用克服非灌装状态时的气体压力,当充气完毕后,所述复位弹簧4带动所述活塞6向上下运动将余气排出到储气罐,有效的减少了液化余气排放,提高了液化气体的利用率,保护了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