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流量PP-R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4093发布日期:2018-11-07 07:39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流量PP-R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了饮用水管道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流量pp-r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pp-r管道作为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已成为建筑物内横支管领域冷热水给水管道系统主流产品。pp-r管道主要采用热熔连接,以90°弯头实现水路转向,以正三通实现管路分支转向,以过桥弯实现冷热水相交互通,以截止阀或球阀作为总开关,pp-r管道和若干配件以串联的方式焊接形成冷热水管路系统。90°弯头、正三通、过桥弯配件在输水过程中,水头撞击、回流,水头损失高,截止阀配件均为半通量设计,水流削弱大。

普通pp-r管道一般为哑光型,表面粗糙度在0.1-0.3μm,水力系数仍有提升空间。管道系统普适性环境为供水压力0.3mpa以上,用水间不大于5个,能够满足用水需求,具有较好的用水舒适性。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平层、洋房和别墅客户群增加,用水间、用水点的大幅增加,各用水点同时用水时经常出现水量减弱,甚至断水现象,使传统pp-r管路系统无法提供较好的用水舒适度;同时,高层商品房的不断涌现,虽然有多级加压,高层水压不足问题始终存在,也造成用水舒适度的降低。串联式的管道设计方式,在管路延长时水力损失更大,还存在“一点漏水,全屋停水”的检修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水流通量,并能满足供水压力过小、多点用水等工况用水要求的一种大流量pp-r管道系统。

本方案中一种大流量pp-r管道系统,包括主水管和若干根支管,若干根支管与主水管均连通,主水管上安装有闸阀,主水管与若干根支管上均设置有弯头,主水管、若干根支管、闸阀阀体和弯头的材质均为pp-r材质,pp-r材质的主水管、若干根支管、闸阀阀体和弯头内壁粗糙度系数在0.05-0.1μm之间。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为:以闸阀替代截止阀作为系统总开关或分支开关,提高了水的流通量;主水管、若干根支管、闸阀阀体和弯头使用pp-r材质,pp-r材料制作成的管道内壁光滑不结垢,更减少对水的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流量;pp-r材质的主水管、若干根支管、闸阀阀体和弯头内壁粗糙度系数降低到0.05-0.1μm之间,又进一步降低对水的阻力,从而再进一步提高流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通过阀门的更换,及将以上各部件的材质替换成pp-r材质,pp-r材质制作成的成品的内壁粗糙度系数降低到0.05-0.1μm之间,水在其中流动时,可很好地降低对水的阻力,从而极大地提高水的流通量,水的流通量可提升20%-25%。

进一步,主水管和支管的规格为dn20-dn32。在保证水的压力情况下,也可保证水的流通量。

进一步,弯头包括连通管,连通管的进出口均连通有短管,连通管中心圆弧线的曲率半径与连通管内口径的半径之比为(5~6):1。以此曲率半径的弯头相对90度直角弯头,降低了对水的阻力,也降低了水头损失。

进一步,主水管上连通有顺水三通,支管为两根,两根支管连通在顺水三通上。以顺水三通替代正三通,降低了水头损失。

进一步,顺水三通的材质为pp-r材质,pp-r材质的顺水三通内壁粗糙度系数也在0.05-0.1μm之间。进一步降低了顺水三通对水的阻力,提高了水的流量。

进一步,顺水三通包括直管和弯管,弯管连通在直管的一侧,弯管中心圆弧线的曲率半径与弯管内口径的半径之比为(5~6):1,弯管的内通道直径与直管的内通道直径相等。以此曲率半径的顺水三通相对正三通,不仅降低了对水的阻力,也降低了水头损失,提高了水的流量。

进一步,主水管上连通有分水器,若干根支管均连通在分水器上。分水器的设置,实现并联式连接方式供水,水力更加均匀,检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大流量pp-r管道系统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大流量pp-r管道系统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大流量pp-r管道系统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报警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图2或者图3中弯头的剖面图;

图6为图1、图2或者图3中顺水三通的剖面图;

图7为图1、图2或者图3中四通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水管1、闸阀2、弯头3、顺水三通4、四通5、报警装置6、分水器7、安装架8、顶压楔块9、传动楔杆10、楔杆11、第一齿轮12、第一齿条13、按钮14、压力管15、电磁铁16、磁铁17、第二齿条18、报警铃19、凸轮20、第二齿轮21、弯管22、直管23、短管24、连通管25、主管26、副管27、第一弹簧28、第二弹簧29、第三弹簧30、第四弹簧31。

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大流量pp-r管道系统,包括主水管1和两根支管,主水管1上安装有闸阀2,主水管1上连通有顺水三通4,两根支管连通在顺水三通4上,如图6所示,顺水三通4包括直管23和弯管22,弯管22连通在直管23的右侧,弯管22中心圆弧线的曲率半径与弯管22内口径的半径之比为5.5:1,弯管22的内通道直径与直管23的内通道直径相等,主水管1与若干根支管上均设置有弯头3,如图5所示,弯头3包括连通管25,连通管25的进出口均连通有短管24,连通管25中心圆弧线的曲率半径与连通管25内口径的半径之比为5.5:1,支管还连通有入户管,入户管进入到用户家庭,入户管在冷热水交互的位置处连通有四通5,如图7所示,四通5包括主管26和副管27,副管27位于主管26上方;四通5、顺水三通4、主水管1、若干根支管、闸阀2阀体和弯头3的材质均为pp-r材质,pp-r材质的四通5、顺水三通4、主水管1、若干根支管、闸阀2阀体和弯头3内壁粗糙度系数在0.05-0.1μm之间,主水管1和支管的规格为dn20-dn32。

一种大流量pp-r管道系统,与传统产品相比有明显提升,独立对比测试数据如表1,管道系统流量同比提升23%。

一种大流量pp-r管道系统,与传统产品相比有明显提升,传统产品,主水管1上安装的是截止阀,主水管1和支管上均安装的是90°弯头,主水管1上连通的是正三通,入户管上安装的过桥弯,截止阀阀体、主水管1、支管、90°弯头、正三通和过桥弯均是使用内壁粗糙度系数为0.1-0.3μm的pp-r材料制造而成的;独立对比测试数据如表1,管道系统流量同比提升23%。

表1一种大流量pp-r管道系统流量测试数据对比

实施例二基本如附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主水管1上连通有分水器7,支管为四根,四根支管均连通在分水器7上,管道系统流量同比提升25%。

实施例三基本如附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主水管1上安装有报警装置6,报警装置6包括安装架8,安装架8位于主水管1上方,主水管1上连通有压力管15,压力管15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条13,第一齿条13与安装架8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8,第一齿条13啮合有第一齿轮12,安装架8上连接有竖向滑动的楔杆11,楔杆11上开有轮齿,楔杆11通过轮齿与第一齿轮12啮合,楔杆11相抵有传动楔杆10,传动楔杆10与安装架8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9,传动楔杆10横向地滑动连接在安装架8上,安装架8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压紧主水管1的顶压楔块9,传动楔杆10与顶压楔块9相抵,顶压楔块9与安装架8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30,安装架8上铰接有报警铃19,安装架8上转动连接有凸轮20,凸轮20与报警铃19相抵,凸轮20同轴相连有第二齿轮21,安装架8上滑动连接有用于与第二齿轮21啮合的第二齿条18,第二齿条18上安装有磁铁17,安装架8上焊接有支杆,支杆上安装有与磁铁17相吸的电磁铁16,第二齿条18与支杆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31,安装架8安装有用于对电磁铁16通断电的按钮14,第一齿条13也用于触碰按钮14。

供水时,打开闸阀2,自来水流入到主水管1内,主水管1内的水压升高,水将推动第一齿条13向右运动,第一齿条13将带动第一齿轮12转动,第一齿轮12将带动楔杆11向上滑动,楔杆11将推动传动楔杆10向左运动,传动楔杆10将推动顶压楔块9向下滑动,顶压楔杆11将对主水管1进行压紧,可保证主水管1在有水流通水时的稳定性;第一齿条13也会与按钮14相触,电磁铁16将会通电产生磁性,电磁铁16将吸引磁铁17向有滑动,磁铁17带动第二齿轮21滑动到第二齿轮21上,并带动第二齿轮21转动一定的角度,凸轮20的凸面也转动一定的角度,但凸轮20的凸面位于报警铃19相抵,报警铃19不会发出声响,此时第四弹簧31将会被压缩并储存能量,如果主水管1内的压力在正常工作时,降低到工作压力以下,第一齿条13将会向主水管1内滑动,电磁铁16将会断电失去磁铁17,磁铁17与电磁铁16之间的相吸力将会失去,第四弹簧31将会瞬间释放能量,并带动第二齿条18瞬间复位,第二齿条18将带动第二齿轮21转动,在第二齿条18与第二齿轮21分离时,第二齿条18由于自身惯性将仍会转动一定的圈数,第二齿轮21将带动凸轮20转动一定的圈数,凸轮20与报警铃19形成凸轮副,报警铃19将会不断地转动起来,并发出连续的声响进行报警,操作人员将可对大流量pp-r管道系统进行及时的检修处理。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