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瓿开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1151发布日期:2018-11-28 00:0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瓿开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安瓿开启器。



背景技术:

安瓿是我国制药行业中小剂量药品制剂的主要包装容器,由玻璃材料制成,安瓿的开启原理是利用玻璃材料在有裂痕时,受到外力作用特别是剪切力作用时,裂纹容易延伸从而达到切断的目的。为此安瓿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都有一道在安瓿颈部加工点刻痕的工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安瓿的开启一般采用砂轮刀片在安瓿颈部连续划数次的操作方法,由于安瓿瓶身材料的厚薄不一致、点刻痕的深浅差异,使安瓿开启操作人员易被玻璃扎伤、划破操作人员的手,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瓿开启器,不仅能够轻易的实现安瓿的割开与掰断、方便安瓿头部的收纳,更能够保证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瓿开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漏斗状的瓶体和底盖,所述瓶体直径较小一端开口处设有砂轮,形成砂轮口,所述瓶体直径较大一端开口处设有外螺纹,形成螺旋口,所述底盖设有内螺纹。

上述一种安瓿开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与底盖通过螺旋口的外螺纹与底盖的内螺纹活动旋接。

上述一种安瓿开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设有手持部。

上述一种安瓿开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为瓶体轴面相对侧设的两个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保护医护人员安全;

2.节省时间、简化工作流程;

3.方便安瓿头部的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安瓿开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漏斗状的瓶体1和底盖2,所述瓶体1直径较小一端开口处设有砂轮3,形成砂轮口4,所述瓶体1直径较大一端开口处设有外螺纹5,形成螺旋口6,所述底盖2设有内螺纹7,所述瓶体1与底盖2通过螺旋口6的外螺纹5与底盖2的内螺纹7活动旋接,所述瓶体1设有手持部8,所述手持部8为瓶体1轴面相对侧设的两个平面。

具体使用时,手握手持部8,将安瓿头部置于瓶体1内,安瓿断开口置于砂轮口4并使其与砂轮3产生摩擦,按压安瓿受力,安瓿头部断开并留置于瓶体1内,当多次使用后,瓶体1内滞留安瓿头部较多时,可旋下底盖2将瓶体1内残渣清除。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