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自动抽注油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4479发布日期:2019-02-11 00:2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矿用自动抽注油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抽注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自动抽注油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众多的煤矿生产中,用来采掘生产的很多关键设备多为大型、自动化的采掘设备,这些设备基本都采用液压驱动,而且这些设备很多都采用粘度很大的重油,这样就会需要很多液压油,所以要经常补充加油来满足设备的需要。现阶段的加油方式主要以人工为主,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效率很低。另外,得不到过滤处置的油直接进入机器也会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操作不当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并且现使用中的这些高粘度的重油放置时间久会有沉淀现象的发生,导致泵使用效果受到影响。另外在冬天由于温度的降低会导致粘稠度大大增加,同样会影响泵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矿用自动抽注油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油箱,其结构要点油箱上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高粘度泵的动力输入端相连,高粘度泵的进油口通过第一三通转阀分别与油箱抽油口、进油口相连,高粘度泵的出油口通过第二三通转阀分别与油箱注油口、油雾器进口相连,油雾器出口依次通过过滤器、油水分离器与计量油枪进口相连;

油箱内底部设置有横向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中心与其下方的搅拌电机轴相连;油箱内壁设置有加热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油箱注油口与第二三通转阀通过直角弯管相连,直角弯管上横管端部与第二三通转阀相连,直角弯管下竖管下端伸入油箱内,直角弯管下竖管下端为喇叭形口,喇叭形口下方设置有球状堵头,球状堵头下端通过竖向导杆与浮球相连,导杆穿过安装板上的通孔,安装板与油箱内壁相连;安装板上方的导杆通过横向转轴与横向连杆一端相连,横向连杆另一端向下弯折后与密封板外侧上部铰接,密封板外侧下端与油箱内壁铰接;横向连杆上端与横向耳板下端铰接,横向耳板与油箱内壁相连;油箱壁上相应于密封板设置有出油口,出油口通过横向管路与副油箱连通。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板的纵截面为横向的T形,T形的大头端外侧上部设置有上横向支耳,上横向支耳与横向连杆下弯折部铰接,T形的大头端下端与下横向支耳铰接,下横向支耳与油箱内壁相连;T形的小头端与出油口相对应。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横向耳板与横向连杆连接部设置有向下的竖向支耳,横向连杆上相应于竖向支耳设置有梯形连接件,梯形连接件上端与竖向支耳下端铰接。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板的控制电路包括PT8A3304芯片U1,U1的1脚分别与电阻R1一端、电容C1一端、电容C2一端、电阻R8一端相连,电阻R1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2的阳极与市电火线相连,电阻R8另一端通过发光二极管LED2分别与U1的5脚、发光二极管LED1阳极相连,发光二极管LED1阴极通过电阻R9接市电零线,U1的6脚分别与电阻R3一端、电阻R4一端相连,电阻R4另一端接市电零线,电阻R3另一端接市电火线,U1的2脚分别与可调电阻VR1调节端、可调电阻VR1一端、电阻R12一端、电阻R7一端相连,电阻R12另一端分别与U1的3脚、电阻R14一端相连,电阻R14另一端分别与U1的4脚、二极管D5阳极相连,二极管D5阴极分别与加热板一端、市电零线相连,加热板另一端分别与可控硅SCR的阴极相连,可控硅SCR的阳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1的阳极与市电火线相连,可控硅SCR的门极分别与电阻R5一端、二极管D3阴极相连,二极管D3阳极通过电阻R6与U1的8脚相连,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加热板另一端、二极管D4阴极相连,二极管D4阳极通过电阻R13与可调电阻VR1另一端相连,电阻R7另一端通过轻触开关SW1接市电零线。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油箱外壁设置有石棉层。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油箱前端的车体上设置有灭火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板为弓字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加热板安装在油箱内壁,当油箱处于野外低温环境工作时,加热板可以对油液进行加热;同时设置搅拌叶片,从而降低油液的粘度,以保证油泵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高粘度泵、三通转阀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向油箱内注油和向外输出油;自动化程度高,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设置油雾器、过滤器、油水分离器,可输出高质量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热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热板的控制电路图。

图中,1-车体;2-油箱;3-灭火器;5-电机;6-高粘度泵;7-第二三通转阀;8-第一三通转阀;9-抽油管;10-搅拌叶片;11-加热板;12-油雾器;13-过滤器;14-油水分离器;15-计量油枪;16-搅拌电机;19-球状堵头;20-导杆;21-浮球;22-安装板;23-耳板;24-连杆;25-密封板;26-下横向支耳;27-横向管路;28-副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油箱,油箱上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高粘度泵的动力输入端相连,高粘度泵的进油口通过第一三通转阀分别与油箱抽油口、进油口相连,高粘度泵的出油口通过第二三通转阀分别与油箱注油口、油雾器进口相连,油雾器出口依次通过过滤器、油水分离器与计量油枪进口相连;

油箱内底部设置有横向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中心与其下方的搅拌电机轴相连;油箱内壁设置有加热板。

所述油箱注油口与第二三通转阀通过直角弯管相连,直角弯管上横管端部与第二三通转阀相连,直角弯管下竖管下端伸入油箱内,直角弯管下竖管下端为喇叭形口,喇叭形口下方设置有球状堵头,球状堵头下端通过竖向导杆与浮球相连,导杆穿过安装板上的通孔,安装板与油箱内壁相连;安装板上方的导杆通过横向转轴与横向连杆一端相连,横向连杆另一端向下弯折后与密封板外侧上部铰接,密封板外侧下端与油箱内壁铰接;横向连杆上端与横向耳板下端铰接,横向耳板与油箱内壁相连;油箱壁上相应于密封板设置有出油口,出油口通过横向管路与副油箱连通。

所述密封板的纵截面为横向的T形,T形的大头端外侧上部设置有上横向支耳,上横向支耳与横向连杆下弯折部铰接,T形的大头端下端与下横向支耳铰接,下横向支耳与油箱内壁相连;T形的小头端与出油口相对应。

所述横向耳板与横向连杆连接部设置有向下的竖向支耳,横向连杆上相应于竖向支耳设置有梯形连接件,梯形连接件上端与竖向支耳下端铰接。

球状堵头在重力的作用下与喇叭形口间产生间隙,外部油液可经过直角弯管进入油箱。当油箱内的油液接近上限位时,浮球在浮力的作用下逐渐上升,浮球通过导杆带动球状堵头上升,随着球状堵头的上升,球状堵头与喇叭形口的间隙不断减小,进入油箱的油量也随之减小,当油箱内的油位达到上限位时,随着导杆的上升,连杆绕着其与耳板的铰接点旋转,同时与连杆下弯折部铰接的密封板绕下横向支耳旋转,密封板与出油口分离,进入油箱的油液通过管路进入副油箱。当副油箱也被注满时,导杆再次上升,球状堵头随着上升,球状堵头与喇叭形口完全接触,将喇叭形口完全堵死,避免油箱的油液因超量而从油箱上端盖板溢出。可在副油箱上设置油量观察窗。

所述加热板的控制电路包括PT8A3304芯片U1,U1的1脚分别与电阻R1一端、电容C1一端、电容C2一端、电阻R8一端相连,电阻R1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2的阳极与市电火线相连,电阻R8另一端通过发光二极管LED2分别与U1的5脚、发光二极管LED1阳极相连,发光二极管LED1阴极通过电阻R9接市电零线,U1的6脚分别与电阻R3一端、电阻R4一端相连,电阻R4另一端接市电零线,电阻R3另一端接市电火线,U1的2脚分别与可调电阻VR1调节端、可调电阻VR1一端、电阻R12一端、电阻R7一端相连,电阻R12另一端分别与U1的3脚、电阻R14一端相连,电阻R14另一端分别与U1的4脚、二极管D5阳极相连,二极管D5阴极分别与加热板一端、市电零线相连,加热板另一端分别与可控硅SCR的阴极相连,可控硅SCR的阳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1的阳极与市电火线相连,可控硅SCR的门极分别与电阻R5一端、二极管D3阴极相连,二极管D3阳极通过电阻R6与U1的8脚相连,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加热板另一端、二极管D4阴极相连,二极管D4阳极通过电阻R13与可调电阻VR1另一端相连,电阻R7另一端通过轻触开关SW1接市电零线。

D2/R1/C1/C2组成的半波整流电阻降压电路为U1和附属电路提供5V的供电,LED1/LED2用于指示工作状态,由R3/R4组成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用于给IC提供过零触发讯号。VR1用于调整设定温度,U1内部比较器检测平衡情况判断温度及误差幅度,控制引脚8输出脉冲触发讯号控制可控硅的导通,精确控制加热温度。轻触开关SW1控制开/关加温。

所述油箱外壁设置有石棉层。石棉层具备保温作用,保证油箱内部温度。

所述油箱前端的车体上设置有灭火器。

所述加热板为弓字形。弓字形加热面积大,加热效果好、加热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搅拌电机驱动搅拌叶片开始搅拌。

工作方式一:调整第二三通转阀,使高粘度泵的出油口与油雾器进口相通,调整第一三通转阀,使高粘度泵的进油口与油箱抽油口相通。开动电机,高粘度泵工作,油箱中的油被抽出,经过油雾器、过滤器、油水分离器输送给计量油枪。

工作方式二:调整第二三通转阀,使高粘度泵的出油口与油箱注油口相通,调整第一三通转阀,使高粘度泵的进油口与进油口相通,进油口与油桶相连。开动电机,高粘度泵工作,油从油桶中抽出,经过高粘度泵流入油箱,完成向油箱加油。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