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控制倒取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77700发布日期:2020-04-29 01:15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控制倒取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具体是一种可自动控制倒取的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容器在倒取使用时,还需要使用者手动开启或关闭容器中的出液阀门,才能将容器内腔的液体倒取出来使用,进而造成使用者使用不便、操作复杂的问题,并且,目前填装在容器内腔的液体也不能根据使用者需求来定量倒取出来使用,从而造成使用者取出液体时会导致多取或者少取,导致资源浪费或功效不佳等问题,因此造成使用者使用的不便。

为此,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对现有容器中存在问题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控制倒取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支撑部,所述容器本体设在支撑部上,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液通道,所述排液通道外端设有出液嘴,所述排液通道上设有阀门控制组件,所述支撑部或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放置盛接容器的支架,所述支架与阀门控制组件连接且可联动控制阀门控制组件开启,在使用时,通过支架可作用阀门控制组件来控制容器本体内腔与出液嘴的连通或隔绝,从而具有自动出液、停止及关闭出液的功能;并且容器本体内腔与出液套管之间通过定量腔连通,而具有定量倒取功能,同时还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自动控制倒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1和支撑部2,所述容器本体1设在支撑部2上,所述容器本体1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液通道3,所述排液通道3外端设有出液嘴321,所述排液通道3上设有阀门控制组件4,所述支撑部2或容器本体1上设有用于放置盛接容器的支架5,所述支架5与阀门控制组件4连接且可联动控制阀门控制组件4开启。

如上所述一种可自动控制倒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通道3为出液套管32,所述出液套管32内端与容器本体1内腔连通且形成有第一出液孔322,所述出液嘴321设在出液套管32外端。

如上所述一种可自动控制倒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控制组件4包括第一阀门塞42与连接杆43,所述第一阀门塞42设在第一出液孔322位于出液套管32一侧,所述连接杆43上端与第一阀门塞42连接,所述连接杆43下部与支架5连接,所述连接杆43下端与支撑部2之间设有复位件431;当支架5放置有盛接容器时,通过支架5可作用第一阀门塞42向下运动而将第一出液孔322打开,进而使得盛装在容器本体1内腔的液体从出液嘴321流入盛接容器内腔;且当盛接容器内腔的液体液面封堵住出液嘴321下端时,可使液体停止流入盛接容器内腔;当取走盛接容器时,通过复位件431可作用第一阀门塞42向上运动而将第一出液孔322封堵住,进而使得容器本体1内腔与出液套管32隔绝。

或者,如上所述一种可自动控制倒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控制组件4包括第一阀门塞42与连接杆43,所述第一阀门塞42设在第一出液孔322位于容器本体1内腔一侧,所述连接杆43上端与第一阀门塞42连接,所述连接杆43下部与支架5连接;当支架5放置有盛接容器时,通过支架5可作用第一阀门塞42向上运动而将第一出液孔322打开,进而使得盛装在容器本体1内腔的液体从出液嘴321流入盛接容器内腔;且当盛接容器内腔的液体液面封堵住出液嘴321下端时,可使液体停止流入盛接容器内腔;当取走盛接容器时,第一阀门塞42向下运动而将第一出液孔322封堵住,进而使得容器本体1内腔与出液套管32隔绝。

如上所述一种可自动控制倒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通道3包括定量腔31与出液套管32,所述容器本体1内腔通过定量腔31与出液套管32连通,所述容器本体1与定量腔31之间设有第二出液孔311,所述出液套管32内端与定量腔31连通且形成有第一出液孔322,所述出液嘴321设在出液套管32外端。

如上所述一种可自动控制倒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控制组件4包括第二阀门塞41、第一阀门塞42与连接杆43,所述第二阀门塞41设在第二出液孔311位于容器本体1内腔一侧,所述第一阀门塞42设在第一出液孔322位于出液套管32一侧,所述连接杆43上部同时与第二阀门塞41及第一阀门塞42连接,所述连接杆43下部与支架5连接,所述连接杆5下端与支撑部2之间设有复位件431;当支架5放置有盛接容器时,通过支架5可作用第二阀门塞41向下运动而将第二出液孔311封堵住及第一阀门塞42向下运动而将第一出液孔322打开,而使得容器本体1内腔与定量腔31隔绝且盛装在定量腔31的液体从出液嘴321流入盛接容器内腔;当取走盛接容器时,通过复位件431可作用第二阀门塞41向上运动而打开第二出液孔311及第一阀门塞42向上运动而将第一出液孔322封堵住,进而使得盛装在容器本体1内腔的液体流入定量腔31且定量腔31与出液套管32隔绝。

或者,如上所述一种可自动控制倒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控制组件4包括第二阀门塞41、第一阀门塞42与连接杆43,所述第二阀门塞41设在第二出液孔311位于定量腔31一侧,所述第一阀门塞42设在第一出液孔322位于定量腔31一侧,所述连接杆43上部同时与第二阀门塞41及第一阀门塞42连接,所述连接杆43下部与支架5连接,当支架5放置有盛接容器时,通过支架5可作用第二阀门塞41向上运动而将第二出液孔311封堵住及第一阀门塞42向上运动而将第一出液孔322打开,而使得容器本体1内腔与定量腔31隔绝且盛装在定量腔31的液体从出液嘴321流入盛接容器内腔;当取走盛接容器时,第二阀门塞41向下运动而打开第二出液孔311及第一阀门塞42向下运动而将第一出液孔封322堵住,进而使得盛装在容器本体1内腔的液体流入定量腔31且定量腔31与出液套管32隔绝。

如上所述一种可自动控制倒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431由可形变弹性材料或弹性材料或软质材料制成。

如上所述一种可自动控制倒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1或支撑部2上设有相对支架5的凸起51。

如上所述一种可自动控制倒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1开口且其开口处连接有上盖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一种可自动控制倒取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支撑部,所述容器本体设在支撑部上,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液通道,所述排液通道外端设有出液嘴,所述排液通道上设有阀门控制组件,所述支撑部或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放置盛接容器的支架,所述支架与阀门控制组件连接且可联动控制阀门控制组件开启,在使用时,通过支架可作用阀门控制组件来控制容器本体内腔与出液嘴的连通或隔绝,从而具有自动出液、停止及关闭出液的功能;并且容器本体内腔与出液套管之间通过定量腔连通,而具有定量倒取功能,同时还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的第四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五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六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七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七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图11为本发明的第八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九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第十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第十一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图15为本发明的第十一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图16为本发明的第十二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图17为本发明的第十二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图18为本发明的第十三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图19为本发明的第十三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他1-19所示,本发明一种可自动控制倒取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和支撑部2,所述容器本体1设在支撑部2上,所述容器本体1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液通道3,所述排液通道3外端设有出液嘴321,所述排液通道3上设有阀门控制组件4,所述支撑部2或容器本体1上设有用于放置盛接容器的支架5,所述支架5与阀门控制组件4连接且可联动控制阀门控制组件4开启。在使用时,通过支架可作用阀门控制组件来控制容器本体内腔与出液嘴的连通或隔绝,从而具有自动出液、停止及关闭出液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

如图1-8所示,所述排液通道3为出液套管32,所述出液套管32内端与容器本体1内腔连通且形成有第一出液孔322,所述出液嘴321设在出液套管32外端。

如图1-4所示,所述阀门控制组件4包括第一阀门塞42与连接杆43,所述第一阀门塞42设在第一出液孔322位于出液套管32一侧,所述连接杆43上端与第一阀门塞42连接,所述连接杆43下部与支架5连接,所述连接杆43下端与支撑部2之间设有复位件431;当支架5放置有盛接容器时,通过支架5可作用第一阀门塞42向下运动而将第一出液孔322打开,进而使得盛装在容器本体1内腔的液体从出液嘴321流入盛接容器内腔,从而具有自动控制出液的功能;且当盛接容器内腔的液体液面封堵住出液嘴321下端时,可使液体停止流入盛接容器内腔,从而具有自动停止出液的功能;当取走盛接容器时,通过复位件431可作用第一阀门塞42向上运动而将第一出液孔322封堵住,进而使得容器本体1内腔与出液套管32隔绝,从而具有自动关闭出液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

如图5-8所示,所述阀门控制组件4包括第一阀门塞42与连接杆43,所述第一阀门塞42设在第一出液孔322位于容器本体1内腔一侧,所述连接杆43上端与第一阀门塞42连接,所述连接杆43下部与支架5连接;当支架5放置有盛接容器时,通过支架5可作用第一阀门塞42向上运动而将第一出液孔322打开,进而使得盛装在容器本体1内腔的液体从出液嘴321流入盛接容器内腔,从而具有自动控制出液的功能;且当盛接容器内腔的液体液面封堵住出液嘴321下端时,可使液体停止流入盛接容器内腔,从而具有自动停止出液的功能;当取走盛接容器时,第一阀门塞42向下运动而将第一出液孔322封堵住,进而使得容器本体1内腔与出液套管32隔绝,从而具有自动关闭出液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

如图9-19所示,所述排液通道3包括定量腔31与出液套管32,所述容器本体1内腔通过定量腔31与出液套管32连通,所述容器本体1与定量腔31之间设有第二出液孔311,所述出液套管32内端与定量腔31连通且形成有第一出液孔322,所述出液嘴321设在出液套管32外端。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使用者定量倒取,所述定量腔31上设有标识刻度,图中为表现出来。

如图9-13所示,所述阀门控制组件4包括第二阀门塞41、第一阀门塞42与连接杆43,所述第二阀门塞41设在第二出液孔311位于容器本体1内腔一侧,所述第一阀门塞42设在第一出液孔322位于出液套管32一侧,所述连接杆43上部同时与第二阀门塞41及第一阀门塞42连接,所述连接杆43下部与支架5连接,所述连接杆5下端与支撑部2之间设有复位件431;当支架5放置有盛接容器时,通过支架5可作用第二阀门塞41向下运动而将第二出液孔311封堵住及第一阀门塞42向下运动而将第一出液孔322打开,而使得容器本体1内腔与定量腔31隔绝且盛装在定量腔31的液体从出液嘴321流入盛接容器内腔,从而具有自动控制出液的功能;当取走盛接容器时,通过复位件431可作用第二阀门塞41向上运动而打开第二出液孔311及第一阀门塞42向上运动而将第一出液孔322封堵住,进而使得盛装在容器本体1内腔的液体流入定量腔31且定量腔31与出液套管32隔绝,从而具有自动关闭出液的功能,并且容器本体内腔与出液套管之间通过定量腔连通,而具有定量倒取功能,同时还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

如图14-19所示,所述阀门控制组件4包括第二阀门塞41、第一阀门塞42与连接杆43,所述第二阀门塞41设在第二出液孔311位于定量腔31一侧,所述第一阀门塞42设在第一出液孔322位于定量腔31一侧,所述连接杆43上部同时与第二阀门塞41及第一阀门塞42连接,所述连接杆43下部与支架5连接,当支架5放置有盛接容器时,通过支架5可作用第二阀门塞41向上运动而将第二出液孔311封堵住及第一阀门塞42向上运动而将第一出液孔322打开,而使得容器本体1内腔与定量腔31隔绝且盛装在定量腔31的液体从出液嘴321流入盛接容器内腔,从而具有自动控制出液的功能;当取走盛接容器时,第二阀门塞41向下运动而打开第二出液孔311及第一阀门塞42向下运动而将第一出液孔封322堵住,进而使得盛装在容器本体1内腔的液体流入定量腔31且定量腔31与出液套管32隔绝,从而具有自动关闭出液的功能,并且容器本体内腔与出液套管之间通过定量腔连通,而具有定量倒取功能,同时还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

进一步地,根据设计需求,所述复位件431由可形变弹性材料或弹性材料或软质材料制成。

如图5-8、18、19所示,根据设计需求,所述容器本体1或支撑部2上设有相对支架5的凸起51。

如图1-8、12、13所示,为了防止外界灰尘、虫子进入容器本体内腔,以保障盛装在容器本体内腔液体的干净卫生,所述容器本体1开口且其开口处连接有上盖11。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本体1开口与上盖1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扣接。

如图16、17所示,在停止使用时,为了防止触碰或按压支架,所述支撑部2上相对支架5设有用于盖合支架4的支架盖52。其中支架盖52可挤压、可行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