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井监控系统的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7952发布日期:2019-07-17 05:26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阀井监控系统的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井监控系统的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燃气输送管线上,每隔一段距离就需要设置一口阀井,出现事故抢修时,能迅速关断事故点所在的管线两侧的阀井内的阀门,迅速放空事故管段内的燃气,不需要将整段管线停下来放空。

为了防止燃气输送管漏气,可采用监控系统监控各个阀井内的燃气管道压力,这时,就需要在每个阀井中设置一个监控设备的安装箱,以安装监控设备,监控设备主要包括RTU和电池,由于阀井内容易进水,且阀井内的空间有限,常规的长方体形的电气安装箱体采用侧开门的方式实现安装箱体的开闭,开门时需要较大的空间,操作不便,且防水性不够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性好、便于检修的阀井监控系统的安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阀井监控系统的安装装置,包括下部筒体和上部筒体,所述下部筒体的底部通过下端板封口,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隔板,所述上部筒体的顶部通过上端板封口,底部敞口,所述上部筒体的下端套在下部筒体的上端外并与下部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端板与隔板之间设置为RTU安装腔,隔板与上端板之间设置为电池安装腔,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RTU安装腔和电池安装腔的穿线孔,所述下端板下表面设置有与RTU安装腔连通的穿线筒体。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筒体与上部筒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通过螺钉安装在下部筒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穿线孔和穿线筒体为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筒体的内壁设置有环形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下表面设置有密封垫,所述下部筒体的上端面压紧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筒体和上部筒体为不锈钢筒体。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筒体和上部筒体的内壁和外壁均涂设有防腐漆层。

进一步地,所述穿线筒体内设置有密封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的外形呈圆柱形,与阀井的形状适配,在安装和检修监控系统时,可以将上部筒体从下部筒体拆下,不需要设置侧开门,不会占用多余的阀井空间,可方便安装和检修。此外,本实用新型由于不设置侧开门,防水性更好,有利于保证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下部筒体;2—上部筒体;3—下端板;4—上端板;5—隔板;6—穿线孔;7—穿线筒体;8—RTU安装腔;9—电池安装腔;10—凸台;11—密封垫:12—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阀井监控系统的安装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下部筒体1和上部筒体2,所述下部筒体1的底部通过下端板3封口,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隔板5,所述上部筒体2的顶部通过上端板4封口,底部敞口,所述上部筒体2的下端套在下部筒体1的上端外并与下部筒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端板3与隔板5之间设置为RTU安装腔8,隔板5与上端板4之间设置为电池安装腔9,所述隔板5上设置有连通RTU安装腔8和电池安装腔9的穿线孔6,所述下端板3下表面设置有与RTU安装腔8连通的穿线筒体7。

下部筒体1内部设置的RTU安装腔8用于安装RTU,RTU是指远方数据终端,主体为一块电路板,RTU安装腔8的直径略大于RTU电路板的宽度,保证RTU电路板能够放入RTU安装腔8即可。上部筒体2的电池安装腔9用于安装蓄电池,蓄电池用于为监控系统的各个电气元件进行供电,电池安装腔9的直径满足能够将蓄电池放入即可。下部筒体1和上部筒体2的外形呈圆柱形,与阀井的形状适配,方便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下部筒体1和上部筒体2,且由于下部筒体1与上部筒体2可拆卸连接,不需要设置侧开门,不会占用多余的阀井空间,可方便安装和检修。

下部筒体1和上部筒体2可以是铝合金、铁材质、铜合金等各种金属材质,由于阀井内经常会进水,容易腐蚀下部筒体1和上部筒体2,因此,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下部筒体1和上部筒体2为不锈钢筒体,且下部筒体1和上部筒体2的内壁和外壁均涂设有防腐漆层。不锈钢耐腐蚀,并且涂覆防腐漆后,能够延长下部筒体1和上部筒体2的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RTU安装腔8和电池安装腔9进水而导致监控系统短路、烧损等,下部筒体1与上部筒体2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具有一定的密封性,且由于上部筒体2的下端套在下部筒体1的上端外,当外界的雨水进入阀井并流动到上部筒体2表面时,会沿着上部筒体2的外壁流动至下部筒体1的外壁,然后流动到下部筒体1的底部,穿线筒体7具有一定的长度,可防止雨水沿着穿线筒体7的内腔进入下部筒体1,雨水会滴落到地面上,保证较高的密封性,防水性能好。为了进一步地提高防水性,所述上部筒体2的内壁设置有环形的凸台10,所述凸台10的下表面设置有密封垫11,所述下部筒体1的上端面压紧密封垫11,穿线筒体7内设置有密封套12,密封垫11和密封套12采用橡胶等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密封套12与线缆紧密接触,可以增强密封效果。

隔板5可采用现有的各种安装方式可拆卸安装,优选的,所述隔板5通过螺钉安装在下部筒体1内,方便拆装,实施成本低,安装稳定。

所述穿线孔6和穿线筒体7为多个,多个穿线孔6位于隔板5的不同位置,多个穿线筒体7位于下部筒体1的不同位置,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位置的穿线孔6和穿线筒体7,以方便施工,同时,当线缆数量较多时,可以更加灵活地使用穿线孔6和穿线筒体7,满足线缆的布线要求。

使用本装置时,先将下部筒体1安装在阀井内,将监控系统的RTU安装到RTU安装腔8内,将蓄电池安装到上部筒体2的电池安装腔9中,也可以将蓄电池安装在隔板5上,下部筒体1和上部筒体2连接后,蓄电池也位于电池安装腔9中。然后将电源线穿过穿线孔6并连接蓄电池和RTU,然后将线缆穿过穿线筒体7并连接RTU,再将隔板5安装在下部筒体1内,将密封垫11放在下部筒体1的上端面,最后将上部筒体2套在下部筒体1的上端,然后旋紧上部筒体2,使下部筒体1的上端面与凸台10压紧密封垫1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