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医用瓶开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5943发布日期:2019-11-15 21:34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医用瓶开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器械技术领域,进一步涉及一种组合式医用安瓿瓶、西林瓶开启器。



背景技术:

安瓿瓶是用于盛装药液小型玻璃容器,容量一般为1ml至25ml,常用于注射用药液,也用于口服液的包装,为避免药品之间的相互污染,现代的安瓿瓶是用玻璃管烧制的,广泛运用于盛放注射制剂和必须隔绝空气高纯度化学药品,安瓿瓶的乳头用明火封装以隔绝空气。在使用之前,需要医护人员将安瓿瓶的瓶颈部用力掰断以打开安瓿瓶再由注射器吸取药品。在掰断安瓿瓶的过程中,所需的力较大,长期重复这种操作,医护人员手部、腕部有磨损和伤害。

现有技术中有通过敲击安瓿瓶的颈部来打开安瓿瓶,操作方式不安全,在敲击颈部和掰断颈部的过程中,安瓿瓶易产生细碎的玻璃碴,容易飞溅伤人,也容易落入瓶中,污染药品,掰断之后的安瓿瓶的切口容易划伤护士的手指,因此敲击方法已基本被禁止。另一种方法是用砂轮切割安瓿颈部后用无菌纱布包裹使其折断。由于使用纱布较薄易发生手指割伤,而且纱布的成本较高,造成资源浪费。

有些发明创造,可方便地开启安瓿瓶,但其需要专门的制作,使用成本较高。

同时小型的药剂瓶如西林瓶瓶盖,开启也需要专门的操作,易对操作者的手指产生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医用瓶开启器,它实现废物利用,可对3种瓶瓿进行安全方便地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组合式医用瓶开启器,其特征在于:开瓶罩为内空结构,能够套于安瓿瓶尖头处,折断安瓿瓶;开瓶罩另一端连接有分管a、分管b;分管a连接连接管a,在连接管a上设置有割瓶轮,割瓶轮为圆盘状砂轮,有内孔;割瓶轮的内孔套于连接管a上;分管b上连接连接管b;连接管b上设置有开盖器a;连接管b的另一端连接有注射针座,注射针座外设置有开盖器b。

进一步:

所述开盖器a的构造是:开盖器a两端通透,用于穿过连接管b;开盖器a截面为方形结构,上面中部有纵向开口,开口两侧为槽沿;开盖器a由后向前呈梯形状,槽沿内设置有松紧轮,松紧轮轴分别置于两侧的槽沿内,由后向前推松紧轮,即可实现对连接管b的压紧;从而确保开盖器a在连接管b上相对固定。

所述开盖器b为一硬质圆管。

所述割瓶轮前后的连接管a上各有一扁颈。

所述开盖器a由莫非氏滴管的滴速调节器形成。

所述开盖器b由莫非氏滴管的护针帽反装于注射针座上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实现对2种瓶(包括大小不同的安瓿瓶、2种规格的西林瓶)的安全方便的开启。2、制作简单,充分利用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可方便地制作,实现资源的再利用。3、临床配药时操作方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作强度,避免伤及医护人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盖器a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球塞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扁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ⅰ型西林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ⅱ型西林瓶结构示意图。

图中:开瓶罩1,分管a2,连接管a3,割瓶轮4,分管b5,连接管b6,开盖器a7,槽沿71,松紧轮8,注射针座9,开盖器b10,球塞11,扁颈12;瓶体21,瓶嘴封a22,瓶盖23;瓶嘴封b24,瓶嘴塞2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开瓶罩1为内空结构,本体为软质塑料制作,可套于安瓿瓶尖头处,折断安瓿瓶;开瓶罩1可设置为上细下粗锥形形状,以吻合于安瓿瓶尖头;开瓶罩1另一端连接有分管a2、分管b5,分管a2、分管b5均为硬质塑料制作;分管a2连接连接管a3,连接管a3为软质塑料制作;在连接管a3上设置有割瓶轮4,割瓶轮4为圆盘状砂轮,有内孔;割瓶轮4的内孔套于连接管a3上,由于连接管a3的外径略大于割瓶轮4内孔,割瓶轮4可以稳定地置于连接管a3上,而不会轻易地沿连接管a3滑动;为确保割瓶轮4不沿连接管a3滑动,还将连接管a3在割瓶轮4前后各打一个结;还可以在割瓶轮4前后的连接管a3内塞一个直径大于连接管a3内径的球塞11(参见图3),确保割瓶轮4不沿连接管a3滑动;所述球塞11为软橡胶如乳胶材料制作的圆球或椭圆球;为达到同样的效果,同时便于操作割瓶轮4,可将割瓶轮4前后的连接管a3压制为平面,形成扁颈12(参见图4),一方面可限制割瓶轮4在连接管a3上滑动;一方面在进行割安瓿颈部时,便于手捏住扁颈12操作;分管b5上连接连接管b6,连接管b6为软质塑料制作;连接管b6上设置有开盖器a7,连接管b6穿过开盖器a7,由松紧轮8压紧固定开盖器a7的位置;连接管b6的另一端连接有注射针座9,注射针座9外设置有开盖器b10;开盖器b10为一圆管状,采用硬质塑料制作。

开盖器a7(参见图2)的构造是:开盖器a7两端通透,用于穿过连接管b6;开盖器a7截面为方形结构,上面中部有纵向开口,开口两侧为槽沿71;开盖器a7由后向前呈梯形状,槽沿71内设置有松紧轮8,松紧轮8轴分别置于两侧的槽沿71内,由后向前推松紧轮8,即可实现对连接管b6的压紧;从而确保开盖器a7在连接管b6上相对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全部装置材料元件除割瓶轮4外,其余装置均来自目前医院通常使用的莫非氏滴管;其中:

1、莫非氏滴管的滴管从中截断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开瓶罩1;割瓶轮4套至连接管a3上。

2、莫非氏滴管的滴速调节器形成开盖器a7。所述滴速调节器,是用于通过手动滑轮来调节滴速。

3、在莫非氏滴管加药管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管b5;原加药管开口处设有封帽,可以用此加药管加药,加药时,打开封帽用注射器直接加入即可。本实用新型制作时,将帽封去除,将连接管b6(连带有莫非氏滴管的滴管的下部分)套于分管b5(加药管)上即形成本实用新型主体之一。

莫非氏滴管的下末端,设置有注射针座,用于安装注射针;而注射针外设置有护针帽;本实用新型去除注射针,将护针帽封闭端剪开并反装于注射针座上,即形成开盖器b9。用护针帽即可开启ⅱ型西林瓶。

4、分管a、分管b均为莫非氏滴管的滴管连接部件,连接管a、连接管b均为莫非氏滴管部件。

采用废弃的莫非氏滴管作为开瓶装置,取材方便,无成本,制作简单,莫非氏滴管为软体材料制成,不易损伤手指。

使用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将连接管a3折叠,用手捏住连接管a3(或捏住球塞11、扁颈12)割瓶轮4,用割瓶轮4对安瓿瓶瓶颈部进行切割至出现划痕,将安瓿瓶瓶颈部放入所述开瓶罩1中,一手握住安瓿瓶瓶身,另一手握住所述开瓶罩1对进行切割的位置施加压力,使安瓿瓶瓶颈部与安瓿瓶瓶身分离。

利用开盖器a7可开启ⅰ型西林瓶t型瓶盖(参见图5);ⅰ型西林瓶的构造包括瓶体21,瓶嘴封a22(一般用铝箔制作),瓶盖23,其中瓶盖23呈t型;操作时,一手所捏住瓶体21,用开盖器a7两侧的槽沿71,上下卡住瓶盖23上下沿,向上掀起,即可把瓶盖23打开,使橡胶瓶盖中心暴露出来,用注射针头即可插入瓶内进行相关操作。

利用开盖器b10可开启带内孔的ⅱ型西林瓶瓶嘴塞(参见图6);ⅱ型西林瓶的构造包括瓶嘴封b24(一般用铝箔制作),瓶嘴塞25,瓶体。操作时,一手所捏住瓶体,将开盖器b10插入瓶嘴塞25的内孔,向一侧橇起,即可把瓶嘴塞25打开,使橡胶瓶盖中心暴露出来,用注射针头即可插入瓶内进行相关操作。

所述砂轮,还可以是其它形状,如椭圆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