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3588发布日期:2020-06-23 22:1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然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管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天然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管道是指将天然气(包括油田生产的伴生气)从开采地或处理厂输送到城市配气中心或工业企业用户的管道,又称输气管道。利用天然气管道输送天然气,是陆地上大量输送天然气的方式。随着天然气在工业以及民用上的广泛使用,用气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天然气管道作为天然气的输送载体,一旦发生泄漏,轻则造成能源浪费,重则造成爆炸、人员伤亡等重大安全事故,所以在天然气管道施工、天然气增压站、加气站等漏气检查中,如何快速找出管道漏气点,对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现有的天然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出漏气点,容易造成天然气资源的浪费,同时泄漏的天然气聚集后会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提出一种天然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然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表面安装有阀门,所述主管道的顶部贯穿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底部延伸至主管道的内腔,所述固定管的内腔开设有通腔,所述通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腔开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球体,所述球体的内腔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球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固定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管,所述透明玻璃管内腔的中心处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透明玻璃管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闭合腔,所述透明玻璃管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活动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顶部贯穿至固定管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固定管和固定块的顶部均开设有与转动杆相适配的通孔,所述转动杆与通孔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球体的直径与转动腔的直径相同,所述球体与转动腔间隙配合,所述通腔的直径与固定块的直径相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集气罩的内腔开设有集气腔,所述集气罩的形状为倒漏斗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集气腔的顶部与活动腔相连通,所述集气腔与通腔相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顶部与主管道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活动腔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脱块,所述防脱块的中心处开设有导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关闭所有位于主管道上的阀门,然后通过旋转转动杆,使通腔与通气孔相连通,此时管道内的天然气通过通腔和集气腔进入活动腔的内腔,当达到平衡时,记录活动块的位置,一段时间后,随着主管道中天然气的持续泄漏,气压下降,活动块下移,当该段主管道上的活动块出现位置下时,即可确定该段主管道具有漏气点,能够对整个天然气管道同时进行泄漏检测,大大提高检测的速度,进而减少了天然气的资源浪费,避免了天然气泄漏产生的次生灾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管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管的左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主管道;2、阀门;3、固定管;4、透明玻璃管;5、固定块;6、球体;7、集气腔;8、闭合腔;9、活动块;10、活动腔;11、集气罩;12、通腔;13、通气孔;14、转动杆;15、转动块;16、密封垫;17、转动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天然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包括主管道1,主管道1的表面安装有阀门2,主管道1的顶部贯穿有固定管3,固定管3的底部延伸至主管道1的内腔,固定管3的内腔开设有通腔12,通腔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的内腔开设有转动腔17,转动腔17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球体6,球体6的内腔开设有通气孔13,球体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固定管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气罩11,集气罩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管4,透明玻璃管4内腔的中心处滑动连接有活动块9,透明玻璃管4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闭合腔8,透明玻璃管4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活动腔10。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转动杆14的顶部贯穿至固定管3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5,固定管3和固定块5的顶部均开设有与转动杆14相适配的通孔,转动杆14与通孔间隙配合,通过以上设置,可以转动球体6,控制通腔12和通气孔13的连通状况。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球体6的直径与转动腔17的直径相同,球体6与转动腔17间隙配合,通腔12的直径与固定块5的直径相同,通过以上设置,可以提高球体6与转动腔17之间的密封性,不会造成天然气从球体6和转动腔17之间的间隙中流入通腔12的内腔。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集气罩11的内腔开设有集气腔7,集气罩11的形状为倒漏斗状,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大大提高固定管3和透明玻璃管4连接处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集气腔7的顶部与活动腔10相连通,集气腔7的底部与通腔12相连通,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使透明玻璃管4、集气罩11和固定管3形成一个相连通的环境。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固定管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6,密封垫16的顶部与主管道1固定连接,通过以上设置,可以提高主管道1和固定管3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天然气从主管道1和密封垫16之间的接缝处泄漏。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活动腔10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脱块,防脱块的中心处开设有导气孔,通过防脱块的设置,可以避免活动块9落入集气腔7的内腔。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关闭所有位于主管道1上的阀门2,然后通过旋转转动杆14,使通腔12与通气孔13相连通,此时管道内的天然气通过通腔12和集气腔7进入活动腔10的内腔,当达到平衡时,记录活动块9的位置,一段时间后,随着主管道1中天然气的持续泄漏,气压下降,活动块9下移,当该段主管道1上的活动块9出现位置下时,即可确定该段主管道1具有漏气点,能够对整个天然气管道同时进行泄漏检测,大大提高检测的速度,进而减少了天然气的资源浪费,避免了天然气泄漏产生的次生灾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天然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包括主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的表面安装有阀门(2),所述主管道(1)的顶部贯穿有固定管(3),所述固定管(3)的底部延伸至主管道(1)的内腔,所述固定管(3)的内腔开设有通腔(12),所述通腔(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的内腔开设有转动腔(17),所述转动腔(17)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球体(6),所述球体(6)的内腔开设有通气孔(13),所述球体(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固定管(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气罩(11),所述集气罩(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管(4),所述透明玻璃管(4)内腔的中心处滑动连接有活动块(9),所述透明玻璃管(4)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闭合腔(8),所述透明玻璃管(4)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活动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4)的顶部贯穿至固定管(3)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5),所述固定管(3)和固定块(5)的顶部均开设有与转动杆(14)相适配的通孔,所述转动杆(14)与通孔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6)的直径与转动腔(17)的直径相同,所述球体(6)与转动腔(17)间隙配合,所述通腔(12)的直径与固定块(5)的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11)的内腔开设有集气腔(7),所述集气罩(11)的形状为倒漏斗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天然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腔(7)的顶部与活动腔(10)相连通,所述集气腔(7)与通腔(12)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6),所述密封垫(16)的顶部与主管道(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10)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脱块,所述防脱块的中心处开设有导气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然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表面安装有阀门,所述主管道的顶部贯穿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底部延伸至主管道的内腔,所述固定管的内腔开设有通腔。关闭所有位于主管道上的阀门,然后通过旋转转动杆,使通腔与通气孔相连通,此时管道内的天然气通过通腔和集气腔进入活动腔的内腔,当达到平衡时,记录活动块的位置,一段时间后,随着主管道中天然气的持续泄漏,气压下降,活动块下移,当该段主管道上的活动块出现位置下时,即可确定该段主管道具有漏气点,能够对整个天然气管道同时进行泄漏检测,大大提高检测的速度,进而减少了天然气的资源浪费,避免了天然气泄漏产生的次生灾害。

技术研发人员:王式久;罗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式久
技术研发日:2019.11.28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