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流通壳体和包括所述壳体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2571发布日期:2021-06-22 15:1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流体流通壳体和包括所述壳体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流通壳体,特别是用于测量流体中的颗粒。它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壳体的加热、通风和/或空调单元,该壳体被构造为测量流过所述单元的空气中和/或所述单元外部的空气中的颗粒。本实用新型可以用在车辆中,例如在汽车中。



背景技术:

包括传感器的进气口是已知的,该传感器测量流过其的空气中的颗粒。传感器位于进气口内部,特别是在控制气流的瓣片上。

然而,这种定位具有一些缺点,并且由于定位于外部的部件,因此需要测量空气流中的颗粒。

然而,可用于其的地方非常有限。而且,可能希望在不必拆卸整个进气口的情况下改变部件。因此该部件必须是可移除的。更准确地说,操作员需要能够快速移除并重新安装它,而无需任何工具。实际上,由于进气口周围、也就是说仪表板下方的障碍物,操纵螺丝刀之类的工具可能是不可行的。

另一个问题是向部件有效地供给可能带有颗粒的空气,以使所述部件能够实现相关的测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缺点,并因此涉及一种流体流通壳体,其包括流体流通本体和流体入口管和/或流体出口管,所述入口管和/或所述出口管与所述本体流体连通,所述入口管和/或所述出口管沿第一方向取向,所述壳体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突起,使得所述壳体可以根据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平移、然后沿着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第二平移而附接到支撑结构。

由于这种双重平移姿势,即使在不堪重负的地方也可以在考虑到入口管和/或出口管的取向的同时容易地附接壳体。因此,即使壳体不位于主流内而是位于主流之外,也可以适当地向壳体供给流体。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技术上可行的组合采用的以下任何特征:

-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垂直的,

-所述突起明显地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壳体包括止动表面,该止动表面构造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将壳体抵靠所述支撑结构阻挡,

-所述止动表面被构造成当所述止动表面与所述支撑结构接触时,沿所述第二方向引导所述壳体,

-所述止动表面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密封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中的通孔,所述入口管和/或出口管用于穿过所述通孔,

-所述入口管和/或出口管被构造成通过所述支撑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止动,

-所述流通本体包括较大面,

-所述止动表面在所述较大面之前延伸,

-所述止动表面包括板,

-所述板位于所述较大面和所述固定突起之间,

-所述突起从所述较大面延伸,

-所述突起从所述较大面的周边延伸,

-所述突起在所述较大面之前延伸,

-所述壳体包括用于所述突起的支撑件,

-所述突起从所述支撑件延伸,

-所述支撑件将所述入口管和/或出口管封闭在所述较大面的一部分表面中,

-所述突起中的至少一些从所述入口管和/或出口管侧向延伸,

-所述突起中的至少一些从所述板延伸,

-所述突起中的至少一些,特别是从所述板延伸的所述突起具有钩的形状,

-钩的第一分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钩子的第二分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钩被构造为使得它们限定沿所述第二方向抵靠所述支撑结构的止动件,

-所述第一分支从所述板延伸,

-所述壳体还包括卡扣部件,所述卡扣部件构造成在所述第二平移之后当所述突起处于止动位置时阻挡所述壳体。

根据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方向明显地垂直于流通本体的所述较大面。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流通本体在所述入口管和/或出口管中径向地敞开,使得所述第一方向明显平行于所述较大面。

无论适用的实施例如何,所述入口管和/或出口管优选地从所述较大面延伸。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如上所述的壳体将被附接在该支撑结构上。它包括设有所述通孔的框架。所述通孔优选地被构造成进一步使所述突起和/或所述较大面从中穿过。所述框架例如明显地是平面的。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如上所述的壳体和支撑结构,它们优选地彼此附接。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用于加热、通风和/或空调单元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包括空气流动通道和流体流通壳体,特别是如上所述的流体流通壳体,使得流过所述空气流动通道的空气进一步流过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为测量所述空气中的颗粒,所述进气口还包括接口和致动器系统,所述接口被构造为驱动所述通道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空气,所述致动器系统位于所述空气流动通道的外部,所述接口构造成用杠杆臂支撑所述壳体,使得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通道定位为超过所述致动器系统。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技术上可行的组合采用的以下任何特征:

-所述接口包括特别是如上所述的支撑结构,所述壳体附接到所述支撑结构,

-所述进气口包括部分限定所述空气流动通道的板架,

-所述接口与所述板架是一体的,

-所述进气口包括一个或多个瓣片,其构造成调节在所述流动通道中流通的空气,

-所述致动器系统被构造为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瓣片,

-所述致动器系统固定在所述通道的第一侧向侧上,

-所述瓣片包括在所述通道的所述第一侧向侧和相对侧向侧之间延伸的铰接轴线,

-所述致动器系统位于所述铰接轴线的轴向延伸部中,

-所述接口位于所述致动器系统附近。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加热、通风和/或空调单元(hvac单元),其包括特别是如上所述的支撑结构和附接到所述支撑结构的特别是如上所述的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为测量hvac单元的外部空气中的颗粒。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技术上可行的组合采用的以下任何特征:

-所述hvac单元包括热交换器,尤其是加热芯,更特别是电加热芯,

-所述支撑结构附接到所述热交换器,

-所述hvac单元包括空气流通外壳,所述空气流通外壳被构造为使空气流过所述热交换器,

-所述外壳包括用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安装捕集盖,

-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封闭所述捕集盖的板,

-所述支撑结构从所述板向外延伸至所述外壳,

-所述支撑结构垂直于所述板,

-所述第一方向明显平行于所述板。

附图说明

结合以下附图,通过以下仅是指示性的而无意于限制所述实用新型的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是以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和支撑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以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用于与图2的壳体一起使用的支撑结构的示意性平面视图;

图4是以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以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壳体在另一个视角下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7是图5和图6的壳体在另一个视角下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8是集成了图5至图7的壳体的进气口的局部透视图;

图9是示出图8的进气口的一些部件的透视图;

图10是以透视图示出图8和9的进气口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局部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集成有图5至图7的壳体的hvac单元的透视图;

图12是以另一视角示出图11的hvac单元的区域的透视图,该区域整合了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和4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首先涉及一种流体流通壳体1。它包括流体流通本体2和流体入口管4和/或流体出口管6。所述入口管4和/或所述出口管6与所述本体2流体连通。

所述流体流通本体2优选具有较大面22。在此,更准确地说,所述流体流通本体2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具有两个相反的较大面22、24以及连结所述相反的较大面22、24的侧面26。

流体优选地是空气,并且所述壳体例如构造成测量流过其的空气中的颗粒。尽管未示出,但是流通本体在内部包括通道,空气沿着该通道在入口管4和出口管6之间流动。通道的长度例如长于入口管4和出口管6之间的距离。它可能具有u形构造。

流通本体2还包括沿着通道定位的颗粒传感器。壳体1还包括连接器8,该连接器为传感器提供电气供应并将传感器连接到外部数据通信网络。所述连接器8例如位于所述流体流通本体2的所述较大面22、24中的一个或所述侧面26中的一个上。

所述流通本体2优选地分为两部分,并且包括第一壳5和第二壳7,该第一壳5设置有入口管4和出口管6,并且该第二壳体7形成盖。第一壳和第二壳例如通过位于流通本体2的侧面26上的夹子9链接。流通本体2可以由塑料制成,尤其是通过模制。

所述入口管4和/或所述出口管6至少沿第一方向10取向。入口管4和/或出口管6具有例如圆柱形的形状,特别是具有圆形横截面,更特别地具有椭圆形或圆形横截面,并且所述第一方向10由所述圆柱形形状的纵向轴线限定。

所述入口管和/或出口管4、6链接到所述较大面中的第一较大面22。在此,更确切地说,所述较大面22具有通过两个横向侧连结的两个纵向侧,所述纵向侧和所述横向侧通过圆化角部连结。所述入口管4和所述出口管6位于角部中的两个相邻的、链接到所述较大面22的公共横向侧的拐角附近。

所述入口管4和/或出口管6从所述较大面22延伸。这里,所述入口管4直接从所述较大面22的平面部分延伸,而所述出口管6从设置在所述较大面2的所述平面部分上的出口盒28延伸。所述出口盒28本身具有长方体形状。所述出口盒28例如延伸直到所述较大面22的相邻的纵向侧和横向侧。

所述壳体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突起12。所述固定突起12例如由突片限定。所述突片明显地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10。它们具有u形横截面。所述固定突起12中的所有或一些还可以具有如图5至图7所示的钩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所述壳体1被构造为通过所述固定突起12根据沿所述第一方向10的第一平移(仅在图2和6中示出的箭头10)、然后根据沿不同于第一方向10的第二方向16(仅在图2和6中示出的箭头16)的第二平移附接到支撑结构14(由此参见图1和图3)。所述第一方向10和第二方向16优选地垂直。

所述支撑结构14包括至少一个通孔20,所述至少一个通孔20在此设置在明显平坦的框架18中。所述入口管4和/或出口管6旨在穿过所述通孔20。所述通孔20还被构造为使所述固定突起12从中穿过。

在第一平移之后,所述流体流通本体2定位于所述支撑结构14的一个第一侧,特别是所述框架18的一个第一侧,并且固定突起12定位为超过所述支撑结构14的相对的平行的第二侧,尤其是框架18的第二册,所述固定突起12仍在所述通孔20的前面。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例如都明显地是平面的。在所述第二平移之后,所述流体流通本体2仍位于所述支撑结构14的所述第一侧上,同时所述固定突起12则位于所述第二侧的前面。

作为这种连续平移的结果,壳体1沿与所述第一方向10相反的方向通过所述固定突起12被抵靠所述支撑结构14止动,并且除非通过反向双平移运动才能被移除。

壳体1优选地构造成在所述第二平移之后沿所述第二方向16和/或垂直于第一方向10和第二方向16的第三方向被抵靠所述支撑结构14止动。例如,可以通过所述壳体1和所述支撑结构14之间的形状配合来获得该结果,更确切地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通孔20的边缘。壳体1还优选地构造成在所述第二平移期间由所述支撑结构14引导,特别是通过形状配合,更特别是通过一个或多个通孔的所述边缘,如下面根据所提出的各种实施例所看到的。

根据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方向10明显地垂直于所述本体2的所述较大面22。而且,所述入口管4和出口管6是明显地线性的,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出口管4和/或第二出口管6大体上垂直于所述较大面22。

所述出口管6从所述出口盒28的与所述较大面22的平面部分平行的面延伸。它根据所述第三方向从所述入口管4移位。

更准确地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突起12从所述较大面22延伸,特别是从所述较大面22的周边和/或明显平行于所述较大面22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提供了一个通孔20。所述通孔20还被构造为使所述较大面22从中穿过,从而可以实现上述的双重平移姿势。为了相对于所述第二平移引导和止动壳体1,通孔20的轮廓优选地与所述较大面22的轮廓匹配,间隙36添加到所述较大面22的轮廓,该间隙36对应于在所述第二平移期间所述壳体1的行程。通孔的所述轮廓还具有凹口30,以与固定突起12匹配,固定突起12在此处具有突片形状。壳体具有例如四个这样的突片,其中一对突片沿着所述较大面22的两个相对的纵向侧定位。

更确切地,根据图2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突起12在与所述较大面22之前与其明显平行地延伸。

所述壳体1包括止动表面32,所述止动表面32在所述第一平移之后以及在所述第二平移之后沿所述第一方向10将壳体1抵靠所述支撑结构14阻挡。所述止动表面32在所述本体较大面22之前延伸,

其优选地构造为,当所述止动表面32与所述支撑结构14接触时,沿所述第二方向16引导所述壳体1。

更优选地,所述止动表面32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密封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14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通孔20。

所述止动表面32包括例如位于所述突起12和所述较大面22之间的板34。所述板34平行于所述较大面22和所述突片12。

所述入口管4和/或出口管6构造成通过所述支撑结构14沿所述第二方向16和/或所述第三方向在所述一个或多个通孔20中止动。

根据图2的实施例,所述突起12,这里具有突片形状,从所述入口管4和/或出口管6侧向地、特别是径向地延伸。壳体例如具有四个这样的突片12。第一对突片位于入口管4上,所述第一对突片12沿所述第三方向直径地相对。第二对突片位于出口管6上,所述第二对突片沿所述第三方向直径地相对。

所述板34从所述入口管4和/或出口管6沿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延伸。例如,它是具有倒角的明显的矩形。

如图3所示,在同一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4包括两个通孔20。为了相对于所述第二平移引导和止动所述壳体,所述通孔20中的每一个的轮廓优选地由所述入口管4和出口管6的轮廓限定,间隙36添加到所述入口管4和出口管6的轮廓,该间隙36对应于所述壳体1在所述第二平移期间的行程。结果,所述通孔20明显地具有椭圆形状。通孔的所述轮廓还具有凹口30以与固定突起12匹配。

与先前的实施例相比,这种实施例具有限制在支撑结构中设置的孔的尺寸的优点。

如图4所示,在中间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用于所述突起12的支撑件37,并且所述突起12从所述支撑件37延伸到所述较大面22之前。所述支撑件37包括从所述较大面22延伸的环形壁。壁的被称为底侧的一侧38在流通本体2的侧向侧26中的一个的连续部中,而与底侧38邻接的另外两个在所述侧向侧26中的另外两个的连续部中。

限定止动表面32的所述板34从所述支撑件37沿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延伸以限定从所述壁38向外延伸的环。

所述支撑件36将所述入口管4和/或出口管6封闭在所述本体的较大面22的表面的一部分中,尤其是在包括所述出口盒28的一部分中。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支撑结构(未示出)具有单个通孔。为了相对于所述第二平移引导和止动壳体,所述通孔的轮廓优选地与所述支撑件37的轮廓匹配,间隙添加到所述支撑件37的轮廓,该间隙对应于在所述第二平移期间所述壳体1的形成。通孔的所述轮廓还具有与固定突起12匹配的凹口。

壳体1具有例如四个突片12,其从壁的两个相对侧成对地延伸,其中一对突片从所述底侧38延伸。

根据图5至图12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方向10明显平行于所述本体2的所述较大面22。为此,在此,所述入口管4和/或出口管6位于所述较大面22的上方并与其平行地延伸,使得所述入口管4和/或出口管6的自由端定位为超过所述流通本体2的一个所述侧面26,其称为相邻侧面。

所述流通本体2,特别是所述较大面22,在所述入口管4中径向敞开(见图10)。所述出口管6从所述出口盒28的侧面延伸。

所述出口管6的自由端比所述入口管4的自由端更靠近所述本体2。所述入口管4和出口管6根据所述第三方向沿着相同的水平定位。

从图5至图7可以看出,所述入口管4和/或出口管6具有扁平的横截面,其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较长的尺寸,而沿所述第三方向具有较小的尺寸,从而为每个管提供了两个平行的较大侧,这两个平行的较大侧由半径形成的较小侧链接。入口管4和/或出口管6的自由端具有平行于相邻侧面26的第一部分和位于其半径中的一个上的另一个切口部分27,所述半径根据包括所述第三方向的平面被切割。在每个入口管4和/或出口管6上,其自由端的切割半径27朝向所述流通本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面26。

还在这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止动表面32,所述止动表面32在所述第一平移之后以及在所述第二平移之后沿所述第一方向10将壳体1抵靠所述支撑结构14阻挡。其优选地构造为,当所述止动表面32与所述支撑结构14接触时,沿所述第二方向16引导所述壳体1。

更优选地,所述止动表面32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密封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14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通孔20。

所述止动表面32例如包括板34。在此,所述止动表面32,特别是所述板34,横向地延伸,例如与所述较大面22垂直地延伸。所述板34位于突起12和相邻侧面26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具有例如呈突片12形状的两个突起,其中一个位于所述入口管4上,另一个位于出口管6上。它们在这里具有细长的u形横截面。在其两个相对的侧向侧上设有狭缝42。

所述突起12还包括钩。这里有三个钩。它们从板34延伸。它们沿着所述板34的上边缘定位,而突片12位于入口管4和出口管6的下方。突片和钩沿着所述第二方向16偏移。

所述钩具有例如l形形状,钩的第一分支沿所述第一方向10延伸,并且钩的第二分支沿所述第二方向16延伸。所述第一分支从所述板34延伸。所述钩被构造为使得它们限定沿所述第二方向16抵靠所述支撑结构14的止动件。

在先前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钩。更一般地,在任何实施例中,突起都可以仅包括突片,仅包括钩,或者包括突片和钩的组合,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

所述壳体还包括卡扣部件40,所述卡扣部件40构造成在所述第二平移之后当所述突起12处于止动位置时阻挡所述壳体1。所述卡扣部件40位于流通本体的一个侧面26上,例如与设有连接器8的侧面26相对的侧面26上,在它们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卡扣部件40在此由铰接在所述板34上并且可以与其模制的柔性突片限定。

如在图8和9上可以更好地看到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用于加热、通风和/或空调(hvac)单元的进气口100。

所述进气口100包括特别是如上所述的支撑结构14和特别是如上所述的流体流通壳体1。换句话说,所述壳体1尤其以可移除的方式附接到所述支撑结构14。更精确地,所述壳体1附接到所述支撑结构14,从而如箭头102所示,流过所述进气口的空气进一步流过所述壳体,如箭头102’、102”所示。

所述进气口100包括空气流动通道104和一个或多个瓣片106,所述一个或多个瓣片构造成根据其位置调节空气流。

所述进气口100还包括致动器系统105,其构造成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瓣片106的位置。所述致动器系统105在外部位于所述通道104的第一侧向侧108上。所述致动器系统105包括例如电马达和/或传动机构,以驱动所述一个或多个瓣片106。

所述一个或多个瓣片106包括在所述通道104的所述第一侧向侧108和相对的侧向侧(在图中未示出)之间延伸的铰接轴线110。所述致动器系统105位于所述铰接轴线110的轴向延伸部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进气口还包括接口112,该接口112构造成驱动所述通道104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空气。此外,所述接口112被配置为用杠杆臂支撑所述壳体1,使得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通道104定位超过所述致动器系统105。所述杠杆臂在此沿着所述第一方向10取向。

由于接口112,壳体1可以与致动器系统105放置在通道104的同一侧,这优化了进气口的负担,特别是当所述致动器系统105和所述壳体1被放置在所述进气口的空气流发生器114上方时,空气流发生器例如脉动器。

所述接口112优选地位于所述致动器系统105的附近。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包括板架118,板架118部分地限定所述空气流动通道104。所述接口112在此与所述板架118成一体。

在替代实施例中,所述接口112以可移除的方式附接到所述通道104,特别是所述板架118,使得当不需要所述壳体1时,可以在有或没有所述接口112的情况下使用同一进气口。

所述接口112在此包括所述支撑结构14,所述壳体1根据以上解释的双平移姿势附接在所述支撑结构14上。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壳体1及其支撑结构可以构造成以其他方式彼此附接。

接口112具有通过侧面链接的两个较大的平行面。第一侧面由空气流动通道104的侧向侧108限定,所述侧向侧由孔口提供,空气通过所述空口在接口112和空气通道104之间流通。所述支撑结构14限定了相对的侧向侧,如已经所述的,通过该相对的侧向侧,空气在所述接口112和所述壳体1之间、在所述入口管4和/或出口管6中流通。接口112的另一圆化侧向侧链接第一侧向侧和相对的侧向侧以及其两个较大的平行面。在相对侧,接口设置有锁定表面122,该锁定表面122沿着所述第一方向10延伸超过所述支撑结构14。所述锁定表面122设置有凹口,当在所述第二平移之后所述突起12处于所述止动位置时,所述卡扣部件40被锁定在所述凹口中。

在沿方向16的第二轴向运动期间,所述卡扣部件40位于垂直于进气口100的第一侧向侧108的表面122上。当所述入口管4和出口管6与所述通孔20的内部轮廓接触时,实现了完整行程。然后,所述卡扣部件40弹回到由设置在所述锁定表面122中的凹口产生的空的空间中,从而将所述壳体1锁定在最终位置。为了维修,用手指简单地将机械装置推到卡扣部件40上就足以将其从其最终位置脱离接合并沿相反的方向拉动壳体1。

从图10可以最清楚地看到,接口112还包括入口内部通道和出口内部通道116,以将空气引导到入口管4中和从出口管6中引出。所述固定突起12中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在所述内部通道116内部和/或在所述内部通道112外部。此处,钩位于内部通道116的外部。突片位于内部通道116的内部。

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流体流通壳体可以位于hvac单元中的其他位置,以测量hvac单元的气流中的颗粒,例如在hvac单元的鼓风机和蒸发器之间。

如图11和1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hvac单元200,该hvac单元200包括如上所述的支撑结构14和特别是如上所述的壳体1。所述壳体1尤其以可移除的方式附接到所述支撑结构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所述壳体1被配置为测量hvac单元外部的空气中的颗粒。

尽管首先要在空气进入车厢之前测量在hvac单元中流动的空气中的颗粒,但是还需要测量车厢本身中的空气中的颗粒。该方面中的第一个解决方案是将颗粒传感器放置在车厢内的某个位置。然而,还需要隐藏这种颗粒传感器。

申请人发现,仪表盘下方的空气质量与车厢的空气质量明显相同。结果,将壳体1固定到hvac单元意味着壳体1如hvac单元本身一样将被隐藏在仪表板下方。同时,如上所述,提供hvac外部的颗粒水平的测量,也就是说提供仪表板下方空气中的颗粒水平的测量,将提供车厢中颗粒水平的可靠测量。而且,将壳体1集成在hvac单元中提供了避免避免单独固定壳体1的可能性。

在如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所描述的支撑结构14和壳体1的情况下,所述壳体1根据上述的双平移姿势附接到支撑结构。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壳体1及其支撑结构14可被构造成以其他方式彼此附接。

所述hvac单元200包括例如如上所述的进气口100。换句话说,所述hvac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其与进气口100相关联,以测量在hvac单元内部流动的空气中的颗粒;以及另一壳体,其用于测量hvac单元外部的空气中的颗粒。

所述hvac单元200还包括空气流通外壳204。所述hvac单元还可以包括热交换器202,尤其是加热芯。它还可以包括另一个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未示出)。所述空气流通外壳204构造成最终根据混合瓣片(未示出)的位置使空气流过所述热交换器202。

所述外壳204包括用于所述热交换器202的安装盖206。所述安装捕集盖206在此位于所述hvac单元200的侧向侧上。

所述热交换器202包括封闭所述盖206的板208。所述板208在此位于热交换器202的芯210的侧向侧上。

所述支撑结构14,特别是所述框架18,优选地附接到所述热交换器202。更确切地,所述支撑结构14从所述板208向外延伸至所述外壳204。换句话说,所述支撑结构14与所述封闭板208成一体。

所述支撑结构14的框架18例如垂直于所述封闭板208。双重平移姿势的所述第一方向10在此明显平行于所述封闭板208。

所述入口管4和/或出口管6通过对应于所述支撑结构14的所述通孔的孔口敞开到hvac单元200外部的空气中。

所述入口管4通过所述孔口中的第一孔口210敞开,而所述出口管通过所述孔口的第二孔口212敞开。所述第一孔口和所述第二孔口被凸缘214分开。此处,所述凸缘214是从所述框架18延伸的管道216的一部分。

在所述实施例中,与壳体1的所述卡扣部件40配合的所述锁定表面122设置在从所述封闭板208垂直延伸的指状件的顶部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