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氨压缩机气氨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96247发布日期:2021-04-09 12:4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成氨压缩机气氨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氨储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合成氨压缩机气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呈无色液体状,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受温度的影响,尤其是夏季的高温影响,合成氨产量只能达到设计的85%左右,严重影响公司的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合成氨压缩机气氨冷却系统,包括:液氨贮罐;氨压缩机,所述氨压缩机的输入端与所述液氨贮罐连通,所述氨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调节阀;与所述氨压缩机的输出端连通的换热器,其中,所述换热器、所述调节阀与所述氨压缩机并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氨贮罐包括:外罐体,所述外罐体的外部同侧设置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固定在所述外罐体内部的内罐体,所述内罐体的外壁与所述外罐体的内壁组成一个密闭的储水腔,其中,所述储水腔分别与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外罐体的内壁上沿所述外罐体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远离所述外罐体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水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罐体的内壁上,另一端沿倾斜向下延伸并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4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液口,下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内罐体的内部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罐体包括隔热层以及第一碳素钢层,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碳素钢层远离所述内罐体的一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罐体包括第二碳素钢层以及防腐底层,所述防腐底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碳素钢层远离所述外罐体的一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氨贮罐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固定在所述外罐体的下端面上,且所述缓冲件可沿竖直方向伸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件包括连接柱、支撑座以及弹簧;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外罐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支撑座中;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柱插入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氨贮罐还包括排气件,所述排气件设置在所述外罐体的上部,且所述排气件与所述内罐体的内部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件包括排空阀以及排气管;所述排空阀固定在所述外罐体的上端面上,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排空阀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内罐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氨贮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压缩气氨的一部分导出增加蒸发冷,根据氨压机出口温度及压力及时调节换热器与蒸发冷的气氨量,使得在夏季时保证氨压缩机出口压力在指标范围内,氨产量达到额定。

2、采用外罐体以及内罐体双层设计,外罐体的内壁与内罐体的外壁形成一个密闭的储水腔,工作人员从进水口向储水腔内加水,能够实现对内罐体内的液氨进行水冷,解决了运输时罐体接受阳光照射后会迅速升温,造成液氨受热发生危险的问题。

3、在外罐体的内壁上沿外罐体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的导热板,导热板远离外罐体的一端伸入储水腔中,通过导热板与储水腔中的水接触,能够接触热量传递的面积,从而加快了热量散发的速度。

4、在外罐体的下部设置缓冲件,能够实现对液氨贮罐进行缓冲减震的效果,解决了在运输液氨的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很大的震动,液氨容易造成危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合成氨压缩机气氨冷却系统的整体流程工作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液氨贮罐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液氨贮罐的缓冲件的结构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液氨贮罐;2、氨压缩机;3、换热器;10、外罐体;1001、隔热层;1002、第一碳素钢层;11、进液口;12、出液口;13、导热板;20、内罐体;2001、第二碳素钢层;2002、防腐底层;21、出水口;22、进水口;23、储水腔;30、缓冲件;31、连接柱;32、支撑座;33、弹簧;40、排气件;41、排空阀;42、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阅图1-4,本申请示出了一种合成氨压缩机气氨冷却系统,包括:液氨贮罐1;氨压缩机2,氨压缩机2的输入端与液氨贮罐1连通,氨压缩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调节阀;与氨压缩机2的输出端连通的换热器3,其中,换热器3、调节阀与氨压缩机2并联。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压缩气氨的一部分导出增加蒸发冷,根据氨压缩机2出口温度及压力及时调节型号为e1822的换热器3与蒸发冷的气氨量,使得在夏季时保证氨压缩机2出口压力在指标范围内,氨产量达到额定,从而实现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达到气氨压缩优化的目标。

针对液氨贮罐1的具体结构,请参阅图2-4,所述液氨贮罐1包括:外罐体10,外罐体10的外部同侧设置有进水口22以及出水口21;固定在外罐体10内部的内罐体20,内罐体20的外壁与外罐体10的内壁组成一个密闭的储水腔23,其中,储水腔23分别与进水口22、出水口21连通;外罐体10的内壁上沿外罐体10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的导热板13,导热板13远离外罐体10的一端伸入储水腔23中。

该种结构设计,采用外罐体10以及内罐体20双层设计,外罐体10的内壁与内罐体20的外壁形成一个密闭的储水腔23,工作人员从进水口22向储水腔23内加水,能够实现对内罐体20内的液氨进行水冷,解决了运输时罐体接受阳光照射后会迅速升温,造成液氨受热发生危险的问题,而且储水腔23中的水能够由出水口21导出,从而能够实现不断从而通过循环水进行换热的效果,从而加强液氨贮罐的散热效果。

其中,在外罐体10的内壁上沿外罐体10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的导热板13,导热板13远离外罐体10的一端伸入储水腔23中,通过导热板13与储水腔23中的水接触,能够接触热量传递的面积,从而加快了热量散发的速度。

请参阅图3,导热板13的一端固定在外罐体10的内壁上,另一端沿倾斜向下延伸并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45°。

该种结构设计,使得导热板13顺着水流方向倾斜,从而避免水流冲击导热板13时,使得导热板13容易发生折断的问题,而且导热板13远离外罐体10的一端沿倾斜向下延伸并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45°,能够在保证导热板13在储水腔23中的伸长量的同时,降低了容易发生折断的概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导热板13可以是铁质材料。

请参阅图2,罐体10的上部设置有进液口11,下部设置有出液口12;进液口11、出液口12均与内罐体20的内部连通。这样,液氨能够由进液口11进入内罐体20中,并能从出液口12导出。

请参阅图2,外罐体10包括隔热层1001以及第一碳素钢层1002,隔热层1001设置在第一碳素钢层1002远离内罐体20的一侧壁上。这样,能够降低液氨贮罐容易受温度影响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液氨贮罐的使用场合。

进一步请参阅图3,内罐体20包括第二碳素钢层2001以及防腐底层2002,防腐底层2002设置在第二碳素钢层2001远离外罐体10的一侧壁上。这样,采用防腐底层2002直接与液氨接触,从而避免长期使用过程中,液氨对第二碳素钢层2001进行侵蚀,造成缩短液氨贮罐使用年限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液氨贮罐还包括缓冲件30,缓冲件30固定在外罐体10的下端面上,且缓冲件30可沿竖直方向伸缩。这样,在外罐体10的下部设置缓冲件30,能够实现对液氨贮罐进行缓冲减震的效果,解决了在运输液氨的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很大的震动,液氨容易造成危险的问题。

针对缓冲件30的具体结构,请参阅图4,缓冲件30包括连接柱31、支撑座32以及弹簧33;连接柱31的一端与外罐体10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支撑座32中;弹簧33的一端与连接柱31插入支撑座32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座32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液氨贮罐还包括排气件40,排气件40设置在外罐体10的上部,且排气件40与内罐体20的内部连通。这样,在外罐体10的上部设置排气件40,排气件40与内罐体20的内部连通,能够将内罐体20内的气体进行排出,从而加快进料速度。

针对排气件40的具体结构,进一步请参阅图3,排气件40包括排空阀41以及排气管42;排空阀41固定在外罐体10的上端面上,排气管42的一端与排空阀41连接,另一端伸入内罐体20内。

该种结构设计,在加料的过程中,打开排空阀41,使得排气管42的一端与内罐体20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从而便于内罐体20的气体导出,完成加料后,关闭排空阀41即可。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