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剂科用安瓿瓶瓶颈开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42582发布日期:2021-06-18 20:3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剂科用安瓿瓶瓶颈开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痕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药剂科用安瓿瓶瓶颈开痕设备。



背景技术:

安瓿瓶是用于盛装药液小型玻璃容器,容量一般为1-25毫升,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以及疫苗、血清等,也用于口服液的包装。

临床使用的针剂大部分是封装在玻璃的安瓿瓶内,使用时,需用砂轮在安瓿瓶颈处划出划痕,然后用手掰开或用镊子敲开,如果划痕深度不够,不整齐,用手掰开或用镊子敲开时,易造成药液溅洒,操作失误时,很容易将安瓿瓶体一同敲碎,造成感染,安全性能低。而且使用砂轮,易造成砂粒附着在划痕处,开启时,砂料易掉落到药液中,污染药液,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

因此,特别需要设计一种自动划痕、划痕效果好且操作方便的药剂科用安瓿瓶瓶颈开痕设备,可以省去大部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一些麻烦,以至于提高工作效率,来解决上述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如果划痕深度不够,不整齐,用手掰开或用镊子敲开时,易造成药液溅洒,操作失误时,很容易将安瓿瓶体一同敲碎,造成感染,安全性能低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划痕、划痕效果好且操作方便的药剂科用安瓿瓶瓶颈开痕设备。

技术方案为:一种药剂科用安瓿瓶瓶颈开痕设备,包括有:支撑架;放置组件,支撑架上部设有放置组件;按压组件,支撑架上部一侧设有按压组件;划痕组件,按压组件中部设有划痕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放置组件包括有:第一旋转轴,支撑架上部均匀间隔转动式设有三个第一旋转轴;放置框,第一旋转轴顶部均设有放置框;限位块,放置框下部对称均滑动式设有限位块;第一弹簧,同侧限位块与放置框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分别套装在限位块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压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杆,支撑架上部一侧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压杆,第一支撑杆上侧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压杆;第二弹簧,第一压杆两侧与第一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分别套装在第一支撑杆上;握把,第一压杆顶部中侧设有握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划痕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杆中部均设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滑杆,第一支撑块一侧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滑杆;划刀,第一滑杆一侧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三个划刀;第三弹簧,划刀与第一滑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分别套装在划刀上;第四弹簧,第一滑杆与第一支撑块之间均对称连接有第四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有:导向块,第一支撑杆上部一侧之间设有导向块;第二滑杆,导向块中部滑动式设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与第一压杆之间相互配合;第五弹簧,第二滑杆与导向块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套装在第二滑杆上;棘齿条,第二滑杆下部一侧滑动式设有棘齿条;第六弹簧,棘齿条与第二滑杆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第六弹簧套装在棘齿条上;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杆下侧中部之间设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旋转轴,第二支撑块下侧转动式设有第二旋转轴;棘轮,第二旋转轴一侧设有棘轮,棘轮与棘齿条之间相互配合;传动轮,第一旋转轴底部均设有传动轮;皮带,传动轮之间绕有皮带;锥齿轮,中间的传动轮底部与第二旋转轴另一侧均设有锥齿轮,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夹紧组件,夹紧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杆,支撑架顶部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杆;支撑框,第二支撑杆上部之间滑动式设有支撑框;第七弹簧,支撑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七弹簧,第七弹簧分别套装在第二支撑杆上;压块,支撑框上均匀间隔转动式设有三个压块;滚珠,压块外侧均转动式设有三个滚珠,滚珠与支撑框之间转动式配合;夹块,放置框中部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三个夹块;滚轮,夹块外侧均转动式设有滚轮,滚轮与压块之间相互配合;第八弹簧,滚轮与放置框之间均连接有第八弹簧,第八弹簧分别套装在夹块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下压组件,下压组件包括有:第三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上部一侧均设有第三支撑块;第二压杆,第三支撑块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二压杆,第二压杆一侧与支撑框之间相互配合,第二压杆另一侧与第一滑杆之间相互配合;扭簧,第二压杆内侧与第三支撑块之间均连接有扭簧,扭簧分别套装在第二压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块使用橡胶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划痕组件的作用下,当划刀与安瓿瓶接触时,人们转动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会带动放置框和安瓿瓶转动,从而将安瓿瓶的瓶颈进行划痕工作,由于安瓿瓶时玻璃制品,所以在第三弹簧的缓冲作用下,使得划刀不会破坏安瓿瓶。

2、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棘轮会带动第二旋转轴转动,第二旋转轴会带动锥齿轮、传动轮和皮带转动,传动轮会带动第一旋转轴转动,从而使得人们不用手动转动第一旋转轴,从而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3、在夹紧组件的作用下,当放置框转动时,会带动夹块和滚轮绕着放置框转动,在滚珠的作用下,夹块会带动压块转动,人们向下移动支撑框,支撑框会带动滚珠和压块向下移动,压块会带动滚轮和夹块向内侧移动,夹块从而将安瓿瓶进行夹紧,使得划痕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五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六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支撑架,2-放置组件,201-第一旋转轴,202-放置框,203-限位块,204-第一弹簧,3-按压组件,301-第一支撑杆,302-第一压杆,303-第二弹簧,304-握把,4-划痕组件,401-第一支撑块,402-第一滑杆,403-划刀,404-第三弹簧,405-第四弹簧,5-驱动组件,501-导向块,502-第二滑杆,503-第五弹簧,504-棘齿条,505-第六弹簧,506-第二支撑块,507-第二旋转轴,508-棘轮,509-锥齿轮,510-传动轮,511-皮带,6-夹紧组件,601-第二支撑杆,602-支撑框,603-第七弹簧,604-压块,605-滚珠,606-夹块,607-滚轮,608-第八弹簧,7-下压组件,701-第三支撑块,702-第二压杆,703-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药剂科用安瓿瓶瓶颈开痕设备,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包括有支撑架1、放置组件2、按压组件3和划痕组件4,支撑架1上部设有放置组件2,支撑架1上部后侧设有按压组件3,按压组件3中部设有划痕组件4。

放置组件2包括有第一旋转轴201、放置框202、限位块203和第一弹簧204,支撑架1上部均匀间隔转动式设有三个第一旋转轴201,第一旋转轴201顶部均设有放置框202,放置框202下部左右对称均滑动式设有限位块203,同侧限位块203与放置框202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204,第一弹簧204分别套装在限位块203上。

按压组件3包括有第一支撑杆301、第一压杆302、第二弹簧303和握把304,支撑架1上部后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杆301,第一支撑杆301上侧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压杆302,第一压杆302左右两侧与第一支撑杆30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303,第二弹簧303分别套装在第一支撑杆301上,第一压杆302顶部中侧设有握把304。

划痕组件4包括有第一支撑块401、第一滑杆402、划刀403、第三弹簧404和第四弹簧405,第一支撑杆301中部均设有第一支撑块401,第一支撑块401后侧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滑杆402,第一滑杆402前侧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三个划刀403,划刀403与第一滑杆402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404,第三弹簧404分别套装在划刀403上,第一滑杆402与第一支撑块401之间均对称连接有第四弹簧405。

人们可以同时将三个安瓿瓶分别放置在放置框202内,当安瓿瓶与限位块203接触时,会带动限位块203向外侧移动,第一弹簧204发生形变,由于第一弹簧204的复位作用下,限位块203会将安瓿瓶进行限位,使得安瓿瓶的位置不会偏移,然后人们向下移动握把304,握把304会带动第一压杆302向下移动,第二弹簧303发生形变,当第一压杆302向下移动与第一滑杆402接触时,会带动第一滑杆402向前移动,第四弹簧405发生形变,第一滑杆402会带动划刀403向前侧移动,当划刀403与安瓿瓶接触时,人们转动第一旋转轴201,第一旋转轴201会带动放置框202和安瓿瓶转动,从而将安瓿瓶的瓶颈进行划痕工作,由于安瓿瓶时玻璃制品,所以在第三弹簧404的缓冲作用下,使得划刀403不会破坏安瓿瓶,人们松开握把304,由于第二弹簧303的复位作用下,会带动第一压杆302向上移动至复位,当第一压杆302与第一滑杆402脱离时,由于第四弹簧405的复位作用下,会带动划刀403和第一滑杆402向后侧移动至复位,当人们将安瓿瓶从放置框202内取出时,限位块203会向内侧移动至复位。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6、图7和图8所示,还包括有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包括有导向块501、第二滑杆502、第五弹簧503、棘齿条504、第六弹簧505、第二支撑块506、第二旋转轴507、棘轮508、锥齿轮509、传动轮510和皮带511,第一支撑杆301上部后侧之间设有导向块501,导向块501中部滑动式设有第二滑杆502,第二滑杆502与第一压杆302之间相互配合,第二滑杆502与导向块501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503,第五弹簧503套装在第二滑杆502上,第二滑杆502下部右侧滑动式设有棘齿条504,棘齿条504与第二滑杆502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505,第六弹簧505套装在棘齿条504上,第一支撑杆301下侧中部之间设有第二支撑块506,第二支撑块506下侧转动式设有第二旋转轴507,第二旋转轴507后侧设有棘轮508,棘轮508与棘齿条504之间相互配合,第一旋转轴201底部均设有传动轮510,传动轮510之间绕有皮带511,中间的传动轮510底部与第二旋转轴507前侧均设有锥齿轮509,锥齿轮509之间相互啮合。

当第一压杆302向下移动与第二滑杆502接触时,会带动第二滑杆502向下移动,第五弹簧503发生形变,第二滑杆502会带动棘齿条504向下移动,当棘齿条504与棘轮508接触时,会带动棘轮508转动,棘轮508会带动第二旋转轴507转动,第二旋转轴507会带动锥齿轮509、传动轮510和皮带511转动,传动轮510会带动第一旋转轴201转动,从而使得人们不用手动转动第一旋转轴201,从而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当第一压杆302向上移动与第二滑杆502脱离时,由于第五弹簧503的复位作用下,会带动第二滑杆502向上移动,第二滑杆502会带动棘齿条504向上移动,当棘齿条504向上移动与棘轮508接触时,在第六弹簧505的作用下,从而不会带动棘轮508转动。

还包括有夹紧组件6,夹紧组件6包括有第二支撑杆601、支撑框602、第七弹簧603、压块604、滚珠605、夹块606、滚轮607和第八弹簧608,支撑架1顶部左右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杆601,第二支撑杆601上部之间滑动式设有支撑框602,支撑框602与第二支撑杆601之间连接有第七弹簧603,第七弹簧603分别套装在第二支撑杆601上,支撑框602上均匀间隔转动式设有三个压块604,压块604外侧均转动式设有三个滚珠605,滚珠605与支撑框602之间转动式配合,放置框202中部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三个夹块606,夹块606外侧均转动式设有滚轮607,滚轮607与压块604之间相互配合,滚轮607与放置框202之间均连接有第八弹簧608,第八弹簧608分别套装在夹块606上。

当放置框202转动时,会带动夹块606和滚轮607绕着放置框202转动,在滚珠605的作用下,夹块606会带动压块604转动,人们向下移动支撑框602,第七弹簧603发生形变,支撑框602会带动滚珠605和压块604向下移动,压块604会带动滚轮607和夹块606向内侧移动,第八弹簧608发生形变,夹块606从而将安瓿瓶进行夹紧,使得划痕的效果更好,且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当人们松开支撑框602,由于第七弹簧603的复位作用下,会带动支撑框602、滚珠605和压块604向上移动,当压块604向上移动时,由于第八弹簧608的复位作用下,会带动夹块606和滚轮607向外侧移动至复位。

还包括有下压组件7,下压组件7包括有第三支撑块701、第二压杆702和扭簧703,第一支撑块401上部前侧均设有第三支撑块701,第三支撑块701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二压杆702,第二压杆702前侧与支撑框602之间相互配合,第二压杆702后侧与第一滑杆402之间相互配合,第二压杆702内侧与第三支撑块701之间均连接有扭簧703,扭簧703分别套装在第二压杆702上。

当第一滑杆402向前侧移动与第二压杆702接触时,会带动第二压杆702后侧向上移动,扭簧703发生形变,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使得第二压杆702前侧向下移动,当第二压杆702与支撑框602接触时,会带动支撑框602自动向下移动,从而使得人们的操作便捷,当第一滑杆402向后侧移动与第二压杆702脱离时,由于扭簧703的复位作用下,会带动第二压杆702后侧向下移动,第二压杆702前侧向上移动,当第二压杆702与支撑框602脱离时,支撑框602会向上移动复位。

以上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