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液体贮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00362发布日期:2022-03-23 17:2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温液体贮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贮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温液体贮罐。


背景技术:

2.低温液体贮罐通常包括贮罐本体及管路系统两部分。
3.目前,现有的贮罐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其不具有防护功能,导致任何人都可以接近罐体,无法保护罐体且对接近罐体的非工作人员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现有的贮罐不具有安全监测功能,致使罐体如果发生泄漏,工作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基于以上缺点,现推出一种低温液体贮罐对此来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液体贮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温液体贮罐,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的顶端四角处均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的内侧中心位置装配有液体贮罐,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内腔均装配有防护机构,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一侧装配有监测机构;
6.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安装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内壁圆周,所述连接板的外壁通过轴承贯穿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两端均安装有相互啮合的齿轮,所述转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过盈配合有挡板,所述转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带的一端,且连接带的另一端分别安装有挡布和密封布,所述第二基座和第一基座的右侧前端分别螺钉连接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左侧输出端分别延伸进第二基座和第一基座的内腔且通过联轴器锁紧在齿轮的外壁上。
7.优选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开设在第一基座的内腔底端,所述第一基座的顶端圆周均开设有贯穿储液腔的通孔,所述储液腔的内腔底端中心位置安装有液体传感器,所述第二基座的前侧中心位置设置有声光报警器。
8.优选的,所述储液腔的内腔底端呈倾斜状设置。
9.优选的,所述液体传感器、声光报警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均相互电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挡布的数量为八个,每四个所述挡布为一组,两组所述挡布分布装配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内部,所述挡布按顺时针每隔度分布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内腔圆周。
11.优选的,所述连接带、挡布和密封布均位于挡板的内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低温液体贮罐,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的配合,从而可根据使用需求来带动相对应的转杆进行转动,促使挡布或密封
布遮挡在液体贮罐的周围,通过储液腔、通孔和液体传感器之间的配合,从而可以检测到液体贮罐泄漏出的液体且控制声光报警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开启,在警示工作人员的同时且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具有的防护功能可将外界人员与罐体相互隔离开,避免非工作人员接近,既保护了罐体不受损伤,又降低了整体的安全隐患,并且,其还具有安全监测功能,可实时对罐体的泄漏进行监测且做出相应的反应措施,便于使用,实用性强,满足现有市场上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机构俯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带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监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第一基座,2、立柱,3、第二基座,4、液体贮罐,5、防护机构,51、连接板,52、转杆,53、齿轮,54、挡板,55、连接带,56、挡布,57、密封布,58、第一电机,59、第二电机,6、监测机构,61、储液腔,62、通孔,63、液体传感器,64、声光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温液体贮罐,包括第一基座1,第一基座1的顶端四角处均设置有立柱2,立柱2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基座3,第一基座1与第二基座3的内侧中心位置装配有液体贮罐4,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3的内腔均装配有防护机构5,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3的一侧装配有监测机构6;
20.防护机构5包括连接板51,连接板51安装在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3的内壁圆周,连接板51的外壁通过轴承贯穿安装有转杆52,转杆52的外侧两端均安装有相互啮合的齿轮53,转杆52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过盈配合有挡板54,转杆52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带55的一端,且连接带55的另一端分别安装有挡布56和密封布57,第二基座3和第一基座1的右侧前端分别螺钉连接有第一电机58和第二电机59,第一电机58和第二电机59的左侧输出端分别延伸进第二基座3和第一基座1的内腔且通过联轴器锁紧在齿轮53的外壁上,开启第一电机58或第二电机59,第一电机58或第二电机59可带动转杆52、齿轮53和挡板54一起转动,由于每两个相邻齿轮53之间相互啮合连接,因此当一侧的齿轮53转动可带动周围三侧的齿轮53、转杆52和挡板54一起转动,即四面转动的转杆52可将连接带55逐渐收卷在其外壁上且拉动密封布57和挡布56逐个移出且遮挡在液体贮罐4的周围。
21.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监测机构6包括储液腔61,储液腔61开设在第一基座1的内腔底端,第一基座1的顶端圆周均开设有贯穿储液腔61的通孔62,储液腔61的内腔底端中心位置安装有液体传感器63,第二基座3的前侧中心位置设置有声光报警器64,当液体贮罐4发生液体泄漏时,泄漏出来的液体会顺势经过通孔62流入储液腔61的内腔且与液体传
感器63相接触,当液体传感器63检测到有液体流动时,自动开启第一电机58或第二电机59,以及声光报警器64,通过声光报警器64可以警示工作人员发生泄漏情况需及时处理。
22.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储液腔61的内腔底端呈倾斜状设置,从而便于泄漏的液体流向液体传感器63。
23.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液体传感器63、声光报警器64、第一电机58和第二电机59之间均相互电性连接。
24.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挡布56的数量为八个,每四个挡布56为一组,两组挡布56分布装配在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3的内部,挡布56按顺时针每隔90度分布在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3的内腔圆周。
25.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连接带55、挡布56和密封布57均位于挡板54的内侧,从而保证连接带55、挡布56和密封布57始终在挡板54的内侧工作。
26.本方案中所提到的电器元件均为现有技术,其型号仅为其中的一种,只要能达到本方案中所要达到的目的的电器元件均可以使用。
27.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具体工作如下。
28.使用时,手动开启第一电机58或第二电机59,第一电机58或第二电机59可带动转杆52、齿轮53和挡板54一起转动,由于每两个相邻齿轮53之间相互啮合连接,因此当一侧的齿轮53转动可带动周围三侧的齿轮53、转杆52和挡板54一起转动,即四面转动的转杆52可将连接带55逐渐收卷在其外壁上且拉动密封布57和挡布56逐个移出且遮挡在液体贮罐4的周围;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液体贮罐4进行检测维修时,将挡布56和密封布57收卷在转杆52的外壁上,液体贮罐4的周围便没有任何的阻挡,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当液体贮罐4日常使用时,将挡布56移出且遮挡在液体贮罐4的周围,不仅工作人员可透过挡布56来观察液体贮罐4的工作情况,而且借由挡布56还可以将液体贮罐4围起来,避免非工作人员靠近;当液体贮罐4发生液体泄漏时,泄漏出来的液体会顺势经过通孔62流入储液腔61的内腔且与液体传感器63相接触,当液体传感器63检测到有液体流动时,自动开启第一电机58或第二电机59,将密封布57移出且遮挡在液体贮罐4的周围,借由密封布57可以避免泄漏的液体外流,与此同时,声光报警器64开启从而发出警报,便于警示工作人员发生泄漏情况需及时处理;该装置不仅具有防护功能,可将外界人员与罐体相互隔离开,避免非工作人员接近,既保护了罐体不受损伤,又降低了整体的安全隐患,而且,其还具有安全监测功能,可实时对罐体的泄漏进行监测且做出相应的反应措施,便于使用,实用性强,适合推广。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心位置”、“另一端”、“上”、“一侧”、“顶端”、“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卡接”、“插接”、“焊接”、“安装”、“设置”、“过盈配合”、“螺钉连接”、“销轴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
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