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2046发布日期:2022-10-14 23:2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单向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单向阀。


背景技术:

2.单向阀又称止回阀或逆止阀。用于液压系统中防止液体反向流动,或者用于气动系统中防止压缩空气逆向流动。
3.氢燃料汽车是以氢气为燃料的汽车,一般汽车的内燃机,通常注入柴油或汽油,氢汽车则改为使用气体氢。使用时,氢气储存在钢瓶内,钢瓶通过连接管与汽车发动机连接,连接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钢瓶方向至发动机方向。
4.参照图1-2为现有技术中的单向阀的结构,包括阀体1、输入孔2和输出孔3,阀体1内设置有安装腔4,安装腔4的两端分别与输入孔2和输出孔3连通,安装腔4的内径大于输入孔2和输出孔3的内径,安装腔4内设置有复位弹簧7和阀座5,复位弹簧7沿安装腔4的长度方向设置,复位弹簧7的一端与安装腔4靠近输出孔3的端面抵触,阀座5套设在复位弹簧7靠近输入孔2的一端,阀座5被复位弹簧7压紧在安装腔4靠近输入孔2的端面,阀座5的端面将输入孔2与安装腔4连通处的开口遮挡封闭,阀座5侧壁的一部分与安装腔4的内侧壁贴合,另一部分与安装腔4的内侧壁分离,阀座5侧壁与安装腔4内侧壁分离的部分设置有连通孔6。使用时,当输入孔2一侧的压力大于开启压力时,阀座5会被压力挤压向靠近输出孔3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输入孔2内的介质能够进入安装腔4内,然后经过连通孔6并最终流入到输出孔3内,从而实现单向阀的导通;当输入孔2一侧的压力小于开启压力时,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阀座5的端面会重新与安装腔4靠近输入孔2一端的内表面贴合,从而将输入孔2与安装腔4连接处的开口堵住,使得单向阀关闭。
5.现有技术中的单向阀安装在氢燃料气车输送氢气的管路上使用时,为了使钢瓶内的氢气能够尽可能多的排出钢瓶提供燃料,需要保证单向阀的开启压力很小,这就要求复位弹簧7比较细软、弹性较小,但如果满足上述设置,便会带来一个问题:当单向阀需要关闭时,复位弹簧7由于自身弹性较小,无法快速挤压阀座5将输出孔3与安装腔4的连接口堵住,甚至复位弹簧7会无法顺利推动阀座5在安装腔4内移动使单向阀关闭。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单向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单向阀无法在满足低开启压力的同时兼顾高关闭速度的问题。
8.(二)技术方案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10.一种新型单向阀,包括阀体、输入孔和输出孔,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一端与输入孔连通,另一端与输出孔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内径大于输入孔和输出孔的孔径,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安装腔靠近输出孔的端面
抵触,所述复位弹簧靠近输入孔的一端设置有提动头,所述提动头的侧壁与安装腔的内侧壁贴合,所述提动头背离复位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密封件,所述提动头与密封件接触,所述提动头与密封件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复位弹簧挤压提动头使密封件被压紧在安装腔靠近输入孔的端面上,所述密封件将输入孔与安装腔的连接口遮盖封闭,所述密封件的侧壁与安装腔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隔,当所述密封件与安装腔靠近输入孔的端面分离时,所述安装腔位于提动头靠近输出孔一侧的部分能够与输入孔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提动头包括主体环和支撑爪,所述主体环与复位弹簧接触且主体环的侧壁与安装腔的内侧壁贴合,所述支撑爪的一端与主体环的开口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密封件接触,所述支撑爪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爪环绕主体环开口的中心轴间隔均匀地分布。
12.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包括主体板、安装槽和密封圈,所述主体板为圆板,所述主体板的面积大于输入孔与安装腔的连接口的面积,所述主体板与主体环之间留有间隔,所述主体板的侧壁与安装腔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隔,所述安装槽为圆环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主体板靠近输入孔的表面,所述密封圈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密封圈被主体板与安装腔靠近输入孔的端面夹紧。
13.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板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远离主体板的端面与安装腔的内侧壁贴合,若干所述导向块环绕主体板的中心轴间隔均匀地分布。
14.(三)有益技术效果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6.1、使用时,将输入孔与钢瓶的输出端连接,将输出孔与发动机的输入端连接,释放钢瓶内的氢气,由于起初输入孔处的压力较大,因此密封件会被氢气挤压向靠近输出孔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单向阀导通,氢气可从输入孔进入安装腔再进入输出孔,随着钢瓶内的氢气不断消耗,输入孔处压力不断减小,当压力小于开启压力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密封件会重新将输入孔与安装腔的连接口遮挡封闭,从而使单向阀关闭,其中,相对于传统阀座来说,提动头与密封件的重量大大减小,因此降低了复位弹簧推动提动头与密封件时所需的弹力,并且相对阀座来说,提动头和密封件与安装腔内侧壁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小,因此也降低了复位弹簧推动提动头与密封件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因此上述设置能够保证复位弹簧快速复位使单向阀快速关闭;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单向阀具有既能满足低开启压力又能保证关闭速度的优点;
17.2、由于提动头包括主体环和支撑爪,主体环与复位弹簧接触且主体环的侧壁与安装腔的内侧壁贴合,支撑爪的一端与主体环的开口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密封件接触,支撑爪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爪环绕主体环开口的中心轴间隔均匀地分布,通过上述设置,支撑爪能够使提动头与密封件之间形成足够大的空间,从而方便氢气通过,当单向阀打开后,进入安装腔内的氢气首先位于密封件与输入孔之间,然后移动到密封件与提动头之间,再然后通过主体环的中间开口移动到输出孔与提动头之间,最后进入输出孔排出单向阀,保证了氢气能够顺利通过单向阀;
18.3、由于密封件包括主体板、安装槽和密封圈,主体板为圆板,主体板的面积大于输入孔与安装腔的连接口的面积,主体板与主体环之间留有间隔,主体板的侧壁与安装腔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隔,安装槽为圆环槽,安装槽开设在主体板靠近输入孔的表面,密封圈设
置在安装槽内,密封圈被主体板与安装腔靠近输入孔的端面夹紧,通过上述设置,密封圈能够实现密封件的密封作用,保证单向阀关闭时的稳定性,且主体环的侧壁与安装腔内侧壁之间设置间隔能够避免主体环与安装腔发生摩擦,从而减少密封件移动时受到的阻碍,进一步方便复位弹簧推动提动头和密封件;
19.4、由于主体板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导向块,导向块远离主体板的端面与安装腔的内侧壁贴合,若干导向块环绕主体板的中心轴间隔均匀地分布;通过上述设置,导向块能够在密封件移动时对密封件进行导向,从而提高密封件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导向块只与安装腔的内壁有很小的接触面积,因此对密封件移动的阻碍作用并不大。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的单向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的单向阀的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单向阀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24.图4为实施例中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实施例中提动头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图中,1、阀体;2、输入孔;3、输出孔;4、安装腔;5、阀座;6、连通孔;7、复位弹簧;8、提动头;81、主体环;82、支撑爪;9、密封件;91、主体板;92、安装槽;93、密封圈;10、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0.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31.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2.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4.实施例:
35.参照图3-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单向阀,包括阀体1、输入孔2和输出孔3。阀体1内设置有安装腔4,安装腔4的一端与输入孔2连通,另一端与输出孔3连通。安装腔4的内径大于输入孔2和输出孔3的孔径,安装腔4内设置有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的一端与安装腔4靠近输出孔3的端面抵触。
36.复位弹簧7靠近输入孔2的一端设置有提动头8,提动头8的侧壁与安装腔4的内侧壁贴合,提动头8背离复位弹簧7的一侧设置有密封件9,提动头8与密封件9接触,提动头8与密封件9之间设置有间隔,复位弹簧7挤压提动头8使密封件9被压紧在安装腔4靠近输入孔2的端面上。密封件9将输入孔2与安装腔4的连接口遮盖封闭,密封件9的侧壁与安装腔4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隔,当密封件9与安装腔4靠近输入孔2的端面分离时,安装腔4位于提动头8靠近输出孔3一侧的部分能够与输入孔2连通。
37.通过上述设置,使用时,将输入孔2与钢瓶的输出端连接,将输出孔3与发动机的输入端连接,释放钢瓶内的氢气,由于起初输入孔2处的压力较大,因此密封件9会被氢气挤压向靠近输出孔3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单向阀导通,氢气可从输入孔2进入安装腔4再进入输出孔3,随着钢瓶内的氢气不断消耗,输入孔2处压力不断减小,当压力小于开启压力时,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密封件9会重新将输入孔2与安装腔4的连接口遮挡封闭,从而使单向阀关闭。其中,相对于传统阀座5来说,提动头8与密封件9的重量大大减小,因此降低了复位弹簧7推动提动头8与密封件9时所需的弹力,并且相对阀座5来说,提动头8和密封件9与安装腔4内侧壁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小,因此也降低了复位弹簧7推动提动头8与密封件9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因此上述设置能够保证复位弹簧7快速复位使单向阀快速关闭;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出的单向阀具有既能满足低开启压力又能保证关闭速度的优点。
38.其中,提动头8包括主体环81和支撑爪82,主体环81与复位弹簧7接触且主体环81的侧壁与安装腔4的内侧壁贴合,支撑爪82的一端与主体环81的开口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密封件9接触,支撑爪82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爪82环绕主体环81开口的中心轴间隔均匀地分布。
39.通过上述设置,支撑爪82能够使提动头8与密封件9之间形成足够大的空间,从而方便氢气通过,当单向阀打开后,进入安装腔4内的氢气首先位于密封件9与输入孔2之间,然后移动到密封件9与提动头8之间,再然后通过主体环81的中间开口移动到输出孔3与提动头8之间,最后进入输出孔3排出单向阀,保证了氢气能够顺利通过单向阀。
40.进一步的,密封件9包括主体板91、安装槽92和密封圈93,主体板91为圆板,主体板91的面积大于输入孔2与安装腔4的连接口的面积,主体板91与主体环81之间留有间隔,主体板91的侧壁与安装腔4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隔,安装槽92为圆环槽,安装槽92开设在主体板91靠近输入孔2的表面,密封圈93设置在安装槽92内,密封圈93被主体板91与安装腔4靠
近输入孔2的端面夹紧。
41.通过上述设置,密封圈93能够实现密封件9的密封作用,保证单向阀关闭时的稳定性,且主体环81的侧壁与安装腔4内侧壁之间设置间隔能够避免主体环81与安装腔4发生摩擦,从而减少密封件9移动时受到的阻碍,进一步方便复位弹簧7推动提动头8和密封件9。
42.另外,主体板91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导向块10,导向块10远离主体板91的端面与安装腔4的内侧壁贴合,若干导向块10环绕主体板91的中心轴间隔均匀地分布,本实施例中,导向块10设置有四个。
43.通过上述设置,导向块10能够在密封件9移动时对密封件9进行导向,从而提高密封件9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导向块10只与安装腔4的内壁有很小的接触面积,因此对密封件9移动的阻碍作用并不大。
4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输入孔2与钢瓶的输出端连接,将输出孔3与发动机的输入端连接,释放钢瓶内的氢气,由于起初输入孔2处的压力较大,因此密封件9会被氢气挤压向靠近输出孔3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单向阀导通,氢气可从输入孔2进入安装腔4再进入输出孔3,随着钢瓶内的氢气不断消耗,输入孔2处压力不断减小,当压力小于开启压力时,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密封件9会重新将输入孔2与安装腔4的连接口遮挡封闭,从而使单向阀关闭;其中,相对于传统阀座5来说,提动头8与密封件9的重量大大减小,因此降低了复位弹簧7推动提动头8与密封件9时所需的弹力,并且相对阀座5来说,提动头8和密封件9与安装腔4内侧壁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小,因此也降低了复位弹簧7推动提动头8与密封件9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因此上述设置能够保证复位弹簧7快速复位使单向阀快速关闭;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出的单向阀具有既能满足低开启压力又能保证关闭速度的优点。
4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