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漆机库金属风管的漏风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33427发布日期:2022-11-18 20:3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漆机库金属风管的漏风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喷漆机库金属风管的漏风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喷漆机库是针对飞机的外表面进行防腐蚀喷漆的加工场所,由于喷漆量较大,喷漆机库会产生较大的废气,需要不断往喷漆机库输送新风来降低机库内废气的浓度,新风主要是通过金属风管进行输送,金属风管间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密封连接,但经过长久的锈蚀,两个金属风管的焊接处会出现漏风的情况,金属风管所处位置较高不便于检修,且即便检修也很难检查到风管漏风的情况,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喷漆机库金属风管的漏风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漆机库金属风管的漏风监测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漆机库金属风管的漏风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第一安装环的底部端面与第二安装环的顶部端面相贴合,第一安装环内部两侧均一体化成型有第一凹槽环体,第一安装环外部连通安装有两个同尺寸的第一注胶管,第一注胶管与第一凹槽环体内部连通连接,第一安装环顶部连通安装有排风管,排风管外部固定安装有气囊,第一安装环顶部固定安装有透明框体和固定框体,透明框体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按钮开关,固定框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塑胶壳体,密封塑胶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plc控制器和无线信号收发器,第二安装环内部两侧均一体化成型有第二凹槽环体,第二安装环外部连通安装有两个同尺寸的第二注胶管,第二注胶管与第二凹槽环体内部连通连接。
5.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安装环中部连通安装有测试管,测试管外部螺纹安装有密封盖,第二安装环中部连通安装有压力表。
6.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内部均镶嵌安装有橡胶条,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内部的橡胶条数量均为两个。
7.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气囊位于透明框体的内部,排风管与透明框体的底部表面贯穿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安装在两个金属风管的焊接点外环处,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对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进行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注胶管往第一凹槽环体内部填充密封胶液,同理通过第二注胶管往第二凹槽环体内部填充密封胶液,从而保证金属风管的焊接点出现漏气时,气体会经过排风管填充至气囊内部,当气囊足够大时可压动按钮开关,此时微型plc控制器自动将讯息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发送至管理员的监控设备上,从而达到金属风管漏风
监测的效果。
9.2.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橡胶条,从而提升装置的密封效果,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与金属风管的焊接点外环处密封完毕后,通过测试管与外接充气设备进行连接,气囊达到一定体积后停止充气,当气囊的体积以及压力表的数值恒定不变时,代表装置密封效果较好,后续巡检时同样可使用该方式检测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1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喷漆机库金属风管的漏风监测装置的主视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喷漆机库金属风管的漏风监测装置第一安装环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喷漆机库金属风管的漏风监测装置第二安装环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喷漆机库金属风管的漏风监测装置密封塑胶壳体内部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喷漆机库金属风管的漏风监测装置橡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第一安装环;2、第一注胶管;3、第一凹槽环体;4、第二安装环;5、第二注胶管;6、第二凹槽环体;7、压力表;8、透明框体;9、按钮开关;10、气囊;11、排风管;12、密封塑胶壳体;13、固定框体;14、测试管;15、橡胶条;16、微型plc控制器;17、无线信号收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喷漆机库金属风管的漏风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第一安装环1的底部端面与第二安装环4的顶部端面相贴合,第一安装环1内部两侧均一体化成型有第一凹槽环体3,第一安装环1外部连通安装有两个同尺寸的第一注胶管2,第一注胶管2与第一凹槽环体3内部连通连接,第一安装环1顶部连通安装有排风管11,排风管11外部固定安装有气囊10,第一安装环1顶部固定安装有透明框体8和固定框体13,透明框体8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按钮开关9,固定框体13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塑胶壳体12,密封塑胶壳体12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plc控制器16和无线信号收发器17,第二安装环4内部两侧均一体化成型有第二凹槽环体6,第二安装环4外部连通安装有两个同尺寸的第二注胶管5,第二注胶管5与第二凹槽环体6内部连通连接。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将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安装在两个金属风管的焊接点外环处,此时第一安装环1的两个第一凹槽环体3位于焊接点外环处的两侧,同理第二安装环4的两个第二凹槽环体6位于焊接点外环处的两侧,并且橡胶条15与焊接点外环处的两侧表面贴紧接触,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对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进行
固定连接,随后通过第一注胶管2往第一凹槽环体3内部填充密封胶液,同理通过第二注胶管5往第二凹槽环体6内部填充密封胶液,待胶液凝固后两个金属风管的焊接点外环处两侧被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进行完全密封,通过旋掉测试管14外部的密封盖,测试管14与外接充气设备进行连接,通过测试管14往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的内部进行输气,此时气囊10的体积以及压力表7的数值均会发生变化,气囊10达到一定体积后停止充气,通过观察气囊10的体积以及压力表7的数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代表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的密封效果较好,若发生变化需要及时对漏气点进行密封,随后将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内部的气体排出并且旋上测试管14外部的密封盖,金属风管的焊接点出现漏气时,气体会经过排风管11填充至气囊10内部,当气囊10足够大时可压动按钮开关9,此时微型plc控制器16自动将讯息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17发送至管理员的监控设备上,从而达到金属风管漏风监测的效果,后续巡检时可通过往测试管14内部充气来检查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的密封效果。
20.在这种技术方案中,测试管14与外接充气设备进行连接,通过测试管14往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的内部进行输气,此时气囊10的体积以及压力表7的数值均会发生变化,气囊10达到一定体积后停止充气,方便通过观察气囊10的体积以及压力表7的数值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的密封效果。
21.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参阅图1,第一安装环1中部连通安装有测试管14,测试管14外部螺纹安装有密封盖,第二安装环4中部连通安装有压力表7。
22.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橡胶条15,从而提升装置的密封效果。
23.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参阅图2和3,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内部均镶嵌安装有橡胶条15,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内部的橡胶条15数量均为两个。
24.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透明框体8方便观察气囊10的体积变化,并且可对气囊10进行外部防护,避免气囊10碰到尖锐物。
25.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参阅图1,气囊10位于透明框体8的内部,排风管11与透明框体8的底部表面贯穿连接。
26.工作原理:通过将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安装在两个金属风管的焊接点外环处,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对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进行固定连接,随后通过第一注胶管2往第一凹槽环体3内部填充密封胶液,同理通过第二注胶管5往第二凹槽环体6内部填充密封胶液,待胶液凝固后两个金属风管的焊接点外环处两侧被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进行完全密封,通过旋掉测试管14外部的密封盖,测试管14与外接充气设备进行连接,通过测试管14往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的内部进行输气,此时气囊10的体积以及压力表7的数值均会发生变化,气囊10达到一定体积后停止充气,通过观察气囊10的体积以及压力表7的数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代表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的密封效果较好,若发生变化需要及时对漏气点进行密封,随后将第一安装环1和第二安装环4内部的气体排出并且旋上测试管14外部的密封盖,金属风管的焊接点出现漏气时,气体会经过排风管11填充至气囊10内部,当气囊10足够大时可压动按钮开关9,此时微型plc控制器16自动将讯息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17发送至管理员的监控设备上,可及时告知管理员两金属管焊接处出现漏风的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