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糖制造的凝胶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3546发布日期:2022-12-31 12:40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糖制造的凝胶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糖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糖制造的凝胶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2.软糖是一种柔软、有弹性和韧性的功能性糖果,以明胶、糖浆等原料为主,经多个工序操作,构成具有不同形状、质构和香味的,精美而耐保藏的固体糖果,具有弹性和咀嚼感,软糖的主要特点是含有不同种类的胶体,使糖体具有凝胶性质,凝胶是一种半固体形状稠厚的物质,它没有流动性,因此在软糖的加工制作过程中,为了方便通常需要采用装置将半固体状态的凝胶原料加工成液态以实现其在管道中的运输,现有的凝胶添加装置通常因为凝胶的粘性问题在输送过程中出现管道堵塞问题。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软糖制造的凝胶添加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糖制造的凝胶添加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软糖制造的凝胶添加装置,包括凝胶储料桶,所述凝胶储料桶固定安装在用于给凝胶加热而使凝胶熔化的凝胶加热箱内,所述凝胶加热箱的一侧设置有抽取凝胶的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一侧设置有暂时储存熔化凝胶的胶液保温箱,所述胶液保温箱的一侧设置有输送凝胶液体的输送组件。
6.优选的,所述凝胶储料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上端设置有桶盖,所述桶体下方的侧壁上开设有出胶口。
7.优选的,所述凝胶加热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一侧设置有铸铜加热仓,所述铸铜加热仓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底部且顶端开口处延伸至箱体的顶部,所述铸铜加热仓下方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出胶口相匹配的出胶孔,所述箱体底部在所述铸铜加热仓的一侧设置有电热管,所述电热管下方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底部的固定杆,所述电热管与所述固定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8.优选的,所述真空泵包括出胶管,所述出胶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真空泵本体,所述真空泵本体上固定连通有储胶管,所述储胶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胶液保温箱。
9.优选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胶管,所述输胶管上固定连通有流量传感器,沿着所述输胶管在所述流量传感器一侧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输胶管上在所述电磁阀一侧连通有蠕动泵,所述输胶管在靠近所述蠕动泵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凝胶喷枪,所述输胶管上环绕设置有管道加热带。
10.优选的,所述桶体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铸铜加热仓的底部,所述出胶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箱体连通所述出胶孔和所述出胶口。
11.优选的,所述输胶管未安装所述凝胶喷枪的一端连通在所述胶液保温箱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把凝胶储料桶安装在铸铜加热仓内,在凝胶加热箱内设置电热管,同时将凝胶加热箱内注满水,通过加热电热管使得水的温度上升,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快速吸收水中温度并将其传递给凝胶储料桶使半固体凝胶融化,使得凝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在输胶管上设置流量传感器和与之配合使用的电磁阀,可以根据需要精确控制给胶量;输胶管上环绕设置的管道加热带防止凝胶在管中运输时快速凝固而堵塞管道,整体装置构造简单,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凝胶储料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凝胶加热箱的剖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
20.1、凝胶储料桶;2、凝胶加热箱;3、真空泵;4、胶液保温箱;5、输送组件;
21.11、桶体;12、桶盖;13、出胶口;
22.21、箱体;22、铸铜加热仓;23、出胶孔;24、电热管;25、固定杆;
23.31、出胶管;32、真空泵本体;33、储胶管;
24.51、输胶管;52、流量传感器;53、电磁阀;54、蠕动泵;55、凝胶喷枪;56、管道加热带。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实施例来详述上述技术方案:
28.一种软糖制造的凝胶添加装置,包括凝胶储料桶1,凝胶储料桶1固定安装在用于给凝胶加热而使凝胶熔化的凝胶加热箱2内,凝胶加热箱2的一侧设置有抽取凝胶的真空泵3,真空泵3的一侧设置有暂时储存融化凝胶的胶液保温箱4,胶液保温箱4的一侧设置有输送凝胶液体的输送组件5。
29.使用时将凝胶储存在凝胶储料桶1内,通过凝胶加热箱2的加热作用使半固体凝胶融化成液体,通过真空泵3将液体凝胶输送到胶液保温箱4中暂时保存,再通过输送组件5控制凝胶的添加量并最终输送到模具中。
30.凝胶储料桶1包括桶体11,桶体11上端设置有桶盖12,桶体11下方的侧壁上开设有出胶口13。
31.凝胶加热箱2包括箱体21,箱体21内一侧设置有铸铜加热仓22,铸铜加热仓22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箱体21的底部且顶端开口处延伸至箱体21的顶部,铸铜加热仓22下方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出胶口13相匹配的出胶孔23,箱体21底部在铸铜加热仓22的一侧设置有电热管24,电热管24下方设置有固定安装在箱体21底部的固定杆25,电热管24与固定杆2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32.打开电热管24,电热管24由固定安装在箱体21底部的固定杆25固定在箱体21内部,在箱体21之内,铸铜加热仓22之外的空间内注满水,电热管24将使水的温度升高,再借助铸铜加热仓22的良好导热性将水的温度快速吸收并将热量传递给固定安装在铸铜加热仓22内部的桶体11,桶体11内的凝胶原料受热融化后经过出胶口13和铸铜加热仓22上开设的与出胶口13匹配的出胶孔23,由连通在出胶口13上的出胶管31流出,出胶管31另一端连通的真空泵本体32为凝胶液体的流出提供动力。
33.真空泵3包括出胶管31,出胶管3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真空泵本体32,真空泵本体32上固定连通有储胶管33,储胶管33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胶液保温箱4。
34.流经真空泵本体32的胶液经过连通在真空泵本体32上的储胶管33流向胶液保温箱4,胶液保温箱4具有保温作用,已经融化的胶液暂时可能用不完,可以在此进行暂时的保存;需要使用时通过连通在胶液保温箱4上的输胶管51流出。
35.输送组件5包括输胶管51,输胶管51上固定连通有流量传感器52,沿着输胶管51在流量传感器52一侧设置有电磁阀53,输胶管51上在电磁阀53一侧连通有蠕动泵54,输胶管51在靠近蠕动泵54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凝胶喷枪55,输胶管51上环绕设置有管道加热带56。具体的,流量传感器52选用fgs-tu1ss工业用热导式水流量开关,其自带开关量输出,当流量到达设定阈值时,其输出开关量使电磁阀53的驱动线圈短电,实现电磁阀53的阻断,同时配上延时复位电路使用,无需控制器即可直接控制电磁阀53通断。
36.输胶管51上连通的流量传感器52可测算出胶液的流出量,根据需要的胶液量和现有流量,利用设置在流量传感器52之后并同样连通在输胶管51上的电磁阀53对胶液流量进行调节,之后胶液经过连通在输胶管51上的蠕动泵54并从蠕动泵54的软管内流出输送到连通在输胶管51末端的凝胶喷枪55,在输胶管51上断断续续缠绕着一些管道加热带56,可防止胶液在较长的输胶管51内运输时可能会发生的凝固现象的产生。
37.桶体1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铸铜加热仓22的底部,出胶管31的另一端穿过箱体21连通出胶孔23和出胶口13。
38.输胶管51未安装凝胶喷枪55的一端连通在胶液保温箱4内。
39.具体使用时,先打开电热管24,电热管24由固定安装在箱体21底部的固定杆25固定在箱体21内部,在箱体21之内,铸铜加热仓22之外的空间内注满水,电热管24将使水的温度升高,再借助铸铜加热仓22的良好导热性将水的温度快速吸收并将热量传递给固定安装在铸铜加热仓22内部的桶体11;桶体11内的凝胶原料受热融化后经过出胶口13和铸铜加热仓22上开设的与出胶口13匹配的出胶孔23,由连通在出胶口13上的出胶管31流出,出胶管31另一端连通的真空泵本体32为凝胶液体的流出提供动力;流经真空泵本体32的胶液经过连通在真空泵本体32上的储胶管33流向胶液保温箱4,胶液保温箱4具有保温作用,已经融
化的胶液暂时可能用不完,可以在此进行暂时的保存;需要使用时通过连通在胶液保温箱4上的输胶管51流出,输胶管51上连通的流量传感器52可测算出胶液的流出量,根据需要的胶液量和现有流量,利用设置在流量传感器52之后并同样连通在输胶管51上的电磁阀53通断对胶液流量进行调节,之后胶液经过连通在输胶管51上的蠕动泵54并从蠕动泵54的软管内流出输送到连通在输胶管51末端的凝胶喷枪55,在输胶管51上断断续续缠绕着一些管道加热带56,可防止胶液在较长的输胶管51内运输时可能会发生的凝固现象的产生。
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