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置出管式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22056发布日期:2023-05-19 22:46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置出管式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瓶,具体是一种侧置出管式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


背景技术:

1、液化天然气因其安全性能高、污染少、经济性高等特点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干净的化石能源,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必将成为新世纪的主要能源之一,因此,液化天然气气瓶作为主要储存液化天然气的容器之一,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不容小觑。

2、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其主要结构分为两部分:内胆和外胆,外壳和内胆之间设置支撑系统将内胆外壳合理固定。支撑系统的设计能够承受车辆在行驶时所产生的加速、减速,运行时的振动,支撑系统分为前端支撑和后端支撑,其中内胆与外胆之间又形成了夹层空间,夹层空间被抽成高真空与多层绝热材料共同形成良好的绝热系统,用以延长液化天然气的贮存时间。

3、当前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其质量及使用性能方面不较理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有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在结构设计方面考虑的不够全面,例:内部容积较小,支撑结构支撑效果不理想,真空性能不佳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置出管式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侧置出管式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包括内胆和外胆,内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内前封头和内后封头,外胆的两端则分别固定连接有外前封头和外后封头,内胆和外胆之间形成真空夹层空间,内前封头中心内部固定有吸附剂承装筒,内前封头和外前封头通过前端主支撑部件固定连接,颈管组件的内端位于内胆内,外端贯穿内前封头和前端主支撑部件,内后封头的内侧面固定有位于内胆内的筒状防过充结构,筒状防过充结构的两端密闭,筒状防过充结构的封头设有一小孔,内后封头与外后封头之间通过支撑轴固定连接。

3、进一步地,前端主支撑部件末端为管状,且内端延伸至内前封头固定的支撑短管内。

4、进一步地,内胆内部固定有液位计,用于时观察内部液体余量。

5、进一步地,颈管组件的管件共三条,且贯穿吸附剂承装筒的部位分别密封处理。

6、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7、1)吸附剂承装筒内部盛放的吸附剂解决了当前气瓶阀门冰霜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8、2)内胆和外胆的两端封头设置的支撑结构,不仅支撑强度高,而且无需设置过多的支撑结构,增加了原有容积的30%,可解决用户对气瓶承装量的需求;

9、3)提高阀门寿命,提高续航里程。



技术特征:

1.一种侧置出管式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包括内胆(6)和外胆(5),内胆(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内前封头(2)和内后封头(12),外胆(5)的两端则分别固定连接有外前封头(3)和外后封头(10),内胆(6)和外胆(5)之间形成真空夹层空间(4),其特征在于:内前封头(2)中心内部固定有吸附剂承装筒(15),内前封头(2)和外前封头(3)通过前端主支撑部件(1)固定连接,颈管组件(16)的末端位于内胆(6)内,外端贯穿内前封头(2)和前端主支撑部件(1),内后封头(12)的内侧面固定有位于内胆(6)内的筒状防过充结构(7),筒状防过充结构(7)的两端密闭,且在筒状防过充结构(7)的封头设有一小孔,内后封头(12)与外后封头(10)之间通过支撑轴(8)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置出管式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其特征在于:前端主支撑部件(1)为管状,且内端延伸至内前封头(2)固定的支撑短管(13)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置出管式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其特征在于:外后封头(10)内侧支撑有圆形的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中心固定有支撑轴套(9),支撑轴(8)的一端固定支撑在支撑轴套(9)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置出管式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其特征在于:内胆(6)内部固定有液位计(17),用于时观察内部液体余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置出管式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其特征在于:颈管组件(16)的管件共三条,且贯穿吸附剂承装筒(15)的部位分别使用双面接头固定,间隙进行密封处理。


技术总结
一种侧置出管式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包括内胆和外胆,内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内前封头和内后封头,外胆的两端则分别固定连接有外前封头和外后封头,内胆和外胆之间形成真空夹层空间,内前封头中心内部固定有吸附剂承装筒,内前封头和外前封头通过前端主支撑部件固定连接,颈管组件的内端位于内胆内,外端贯穿内前封头和前端主支撑部件,内后封头的内侧面固定有位于内胆内的筒状防过充结构,筒状防过充结构的两端密闭,内后封头与外后封头之间通过支撑轴固定连接。本技术解决了当前气瓶阀门冰霜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原有容积的30%,增大夹层空间,可解决用户对气瓶承装量的需求;提高阀门寿命,提高续航里程。

技术研发人员:白江坤,王国营,周生冬,李慧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