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饱和蒸气压气体释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80438发布日期:2023-08-02 06:1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低饱和蒸气压气体释放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液态气体释放,具体是低饱和蒸气压气体释放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泄漏监测或高压电气设备检漏领域,通常投放液态sf6作为示踪气体,其在微正压环境中的饱和蒸气压约为2mpa,因此高饱和蒸气压的液态sf6可迅速转变为气态,实现气体示踪、便于仪器的快速分析监测。

2、申请号为201510557987.1公开了一种密封爆炸泄漏监测的示踪气体投放装置可用于sf6示踪气体在爆炸条件下的投放,但该装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常温常压环境中,高饱和蒸气压的气体无法作为示踪剂,且低饱和蒸气压的气体无法作为示踪剂,其液态气体转变为气态时,需从外界环境中吸热,这会导致投放装置的温度降低,低温又将降低低饱和蒸气压的气体的液态饱和蒸气压,使相变转换的速度进一步降低,为满足快速监测的需求,本发明提出一种低饱和蒸气压气体释放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饱和蒸气压气体释放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低饱和蒸气压气体释放方法,组装低饱和蒸气压气体释放装置,该低饱和蒸气压气体释放装置包括耐高压铝瓶,所述耐高压铝瓶顶部螺纹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端部固定安装有电动球阀,连接套筒在耐高压铝瓶内的一端固定的连通有排气管;所述连接套筒和电动球阀之间设置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端部对应的与连接套筒和电动球阀相连通,三通接头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弯管,连接弯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增压注射器,增压注射器内设置活塞,增压注射器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模块,电动模块为直线步进电机,电动模块输出端与活塞相连接;所述电动球阀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端部密封的固定连接有玻璃密封管,连接管与玻璃密封管内相连通;

4、在化爆环境中使用时,通过电动球阀向存有液态cf2clbr的饱和蒸气压踪气体的耐高压铝瓶内充入高压氮气,实现对耐高压铝瓶内部进行加压,连接管通过连接头与电动球阀相连接,对该装置进行投放,预先打开电动球阀,同时将连接管上连接的密封玻璃管放置在爆炸泄漏点附近,依靠爆炸冲击作用力击破玻璃密封管,耐高压铝瓶内的液态示踪气体受高压作用,实现液态示踪气体的快速释放,或者,在微正压环境中使用时,耐高压铝瓶内存液态cf2clbr的饱和蒸气压,将装置投放在非爆炸、微正压的环境中,通过电动模块推动活塞,实现增压注射器对耐高压铝瓶内增压,使得耐高压铝瓶内的压强变大,通过定时/远程控制打开电动球阀,实现耐高压铝瓶内的液态示踪气体的快速释放。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6、本发明根据应用场景向耐高压铝瓶内充入高压氮气,或者是通过电动模块推动活塞向耐高压铝瓶内增压,使得耐高压铝瓶内的液态示踪气体的相变速度将不再受限于饱和蒸气压大小、投放瓶容积及释放通道直径大小等因素,示踪气体由液体向气体转变的速度将大大加快,满足快速监测的需求,且在高压作用下,示踪气体释放率大大提高。

7、本发明通过设置两种实现途径,以满足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化爆环境中和微正压环境中)实现低饱和蒸气压示踪气体的快速释放。

8、本发明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在实现相同功能的前提下,选择本发明组装、连接方式,以满足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化爆环境中和微正压环境中)实现低饱和蒸气压示踪气体的快速释放,且装置体积减小,便于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低饱和蒸气压气体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组装低饱和蒸气压气体释放装置,该低饱和蒸气压气体释放装置包括耐高压铝瓶(1),所述耐高压铝瓶(1)顶部螺纹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2),连接套筒(2)端部固定安装有电动球阀(3),连接套筒(2)在耐高压铝瓶(1)内的一端固定的连通有排气管(7);所述连接套筒(2)和电动球阀(3)之间设置有三通接头(8),三通接头(8)的端部对应的与连接套筒(2)和电动球阀(3)相连通,三通接头(8cf2clbr)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弯管(9),连接弯管(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增压注射器(10),增压注射器(10)内设置活塞(11),增压注射器(10)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模块(12),电动模块(12)为直线步进电机,电动模块(12)输出端与活塞(11)相连接;所述电动球阀(3)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4),连接头(4)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端部密封的固定连接有玻璃密封管(6),连接管(5)与玻璃密封管(6)内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低饱和蒸气压气体释放方法,包括耐高压铝瓶,所述耐高压铝瓶顶部螺纹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根据应用场景向耐高压铝瓶内充入高压氮气,或者是通过电动模块推动活塞向耐高压铝瓶内增压,使得耐高压铝瓶内的液态示踪气体的相变速度将不再受限于饱和蒸气压大小、投放瓶容积及释放通道直径大小等因素,示踪气体由液体向气体转变的速度将大大加快,满足快速监测的需求,且在高压作用下,示踪气体释放率大大提高,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在实现相同功能的前提下,选择本发明组装、连接方式,以满足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在化爆环境中和微正压环境中)实现低饱和蒸气压示踪气体的快速释放,且装置体积减小,便于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谢海峰,李铮,田梅,王泽平,龙斌,陈伟,林俊洁,周子雄,王立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