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水务综合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27087发布日期:2023-10-05 23:4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基于物联网水务综合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水务监测管理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水务综合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1、在中国城镇人口日益增长的发展背景下,城镇水务建设需求不断提高,水务信息化建设踏入智慧化阶段,智慧水务应用规模逐步扩大。供水管理是现代建筑、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水务综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监测供水管路的运行状态。

2、水务综合管理系统能够监测至各个节点的流量和流速,如住户、单元、社区、市辖区等,当对应的流量和/或流速与预设值比较存在异常时,能够发生警告信息。

3、而供水管路复杂且覆盖面大,且供水管网信息具有时变性,若任一节点的用水发生改变,且信息交换不及时的情况下,则可能会导致监测和警告误差较大,精确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水务监测精确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水务综合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水务综合管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获取每级节点的供水流量信息、节点级别以及用水反馈信息;所述节点包括单元、社区、街道、市辖区;所述单元、社区、街道和市辖区的节点级别逐渐升高;

4、根据所述用水反馈信息和节点级别修改对应节点的警示范围;

5、判断所述供水流量信息是否位于对应节点的警示范围内;

6、若否,则生成提示信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获取每级节点的供水流量信息和用水反馈信息,根据用水反馈信息及时对节点的警示范围进行修改,进而根据修改后的警示范围对供水流量信息进行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并在存在异常时生成提示信息,因此本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各个监测节点的变化,并根据变化改变警示范围,提高监测时的警示准确度。

8、进一步地,在获取每级节点的用水反馈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9、接收对所述提示信息的用水反馈信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接收与提示信息对应的用水反馈信息,对发现的异常进行改正。

11、进一步地,所述用水反馈信息包括用水名称、类别和/或持续时长;所述用水的类别包括新增和减少;所述根据所述用水反馈信息和节点级别修改对应节点的警示范围,包括:

12、根据所述用水名称确定平均用水流量;

13、根据当前节点的节点级别,确定比其级别高的所有上位节点;

14、根据所述用水类别确定对所述当前节点以及所述上位节点的警示范围的修改方式,包括以下任一种:

15、若所述用水类别为新增,将当前节点以及上位节点的警示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均加上所述平均用水流量;

16、若所述用水类别为减少,将当前节点以及上位节点的警示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均减去所述平均用水流量;

17、判断所述用水反馈信息中是否包括持续时长;

18、若是,则确定当前节点和上位节点的警示范围修改维持的时长;

19、否则,基于大数据确定所述用水名称对应的维持时长,确定当前节点和上位节点的警示范围修改维持的时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对用水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根据用水名称确定平均用水流量,根据用水类别在原警示范围上上移或下移平均用水流量,得到更新后的警示范围,进而根据持续时长,确定更新的警示范围维持的时长,能够根据每种用水需求细化修改警示范围,提高监测精度。

21、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水名称确定平均用水流量,包括:

22、基于大数据获取所述用水名称对应的节点的多个流量数据;

23、判断所述多个流量数据的方差是否小于预设值;

24、若是,计算所述多个流量数据的平均值;

25、否则,对所述多个流量数据进行清洗,根据清洗后的流量数据计算平均值;

26、将所述平均值作为平均用水流量。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在确定平均用水流量时,根据大数据进行获取多个流量数据,然后对多个流量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得到更为准确的流量数据,因此使得到的平均用水流量更具有参考价值。

28、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多个流量数据进行清洗,包括:

29、将多个预设的异常模型中第一个异常模型作为当前异常模型;

30、重复执行循环步骤,直至所述对比至所述多个预设的异常模型中的最后一个异常模型停止;

31、删除最高值和最低值,得到清洗后的流量数据;

32、所述循环步骤包括:

33、将各个所述流量数据依次与当前异常模型比较,将比较一致的所述流量数据确定为异常数据;

34、删除所述多个流量数据中的异常数据;

35、将多个预设的异常模型中下一个异常模型作为当前异常模型。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删除流量数据中的异常数据,并采用将各个流量数据依次与各种异常模型对比的方式,逐次删除异常数据,并删除最高值和最低值,实现对流量数据的清洗,因此得到更准确的数据。

37、进一步地,在生成提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38、建立与单元、社区、街道、市辖区对应的虚拟界面;

39、响应于节点划分的第一操作信息,将所述虚拟界面划分得到多个节点;

40、每个节点关联至对应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41、在生成提示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42、在所述虚拟界面对应节点显示虚拟提示灯;

43、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节点对应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4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虚拟界面,并可以自由设置节点对应的区域,且将节点与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关联,在监测供水流量信息异常时,显示虚拟提示灯且将提示信息自动发送给工作人员,便于快速且准确地提示给工作人员,提高提示信息的反馈速度。

4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水务综合管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46、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级节点的供水流量信息、节点级别以及用水反馈信息;所述节点包括单元、社区、街道、市辖区;所述单元、社区、街道和市辖区的节点级别逐渐升高;

47、警示范围修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水反馈信息和节点级别修改对应节点的警示范围;

48、供水流量信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供水流量信息是否位于对应节点的警示范围内;

49、提示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供水流量信息判断模块判断为否时,生成提示信息。

5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信息获取模块获取每级节点的供水流量信息和用水反馈信息,警示范围修改模块根据用水反馈信息及时对节点的警示范围进行修改,进而供水流量信息判断模块根据修改后的警示范围对供水流量信息进行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提示信息生成模块在存在异常时生成提示信息,因此本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各个监测节点的变化,并根据变化改变警示范围,提高监测时的警示准确度。

51、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2、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53、至少一个处理器;

54、存储器;

55、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获取每级节点的供水流量信息和用水反馈信息,根据用水反馈信息及时对节点的警示范围进行修改,进而根据修改后的警示范围对供水流量信息进行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并在存在异常时生成提示信息,因此本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各个监测节点的变化,并根据变化改变警示范围,提高监测时的警示准确度。

57、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5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器执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获取每级节点的供水流量信息和用水反馈信息,根据用水反馈信息及时对节点的警示范围进行修改,进而根据修改后的警示范围对供水流量信息进行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并在存在异常时生成提示信息,因此本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各个监测节点的变化,并根据变化改变警示范围,提高监测时的警示准确度。

6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61、1.通过根据用水反馈信息及时对节点的警示范围进行修改,进而根据修改后的警示范围对供水流量信息进行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并在存在异常时生成提示信息,能够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各个监测节点的变化,并根据变化改变警示范围,提高监测时的警示准确度;

62、2.在确定平均用水流量时,根据大数据进行获取多个流量数据,然后对多个流量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得到更为准确的流量数据,因此使得到的平均用水流量更具有参考价值;

63、3.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虚拟界面,并可以自由设置节点对应的区域,且将节点与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关联,在监测供水流量信息异常时,显示虚拟提示灯且将提示信息自动发送给工作人员,便于快速且准确地提示给工作人员,提高提示信息的反馈速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