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90150发布日期:2023-07-25 17:5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1、安瓿瓶是用于盛装药液的小型玻璃容器,在配制输液药品时,需要打开安瓿瓶,才能将瓶中的药液提取出。

2、现有技术中的安瓿瓶开口装置,能够抓取安瓿瓶,然后进行切割和开口工作,从而便于后续药液的配制。

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安瓿瓶开口装置的结构复杂,并且故障率高且开口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能够自动完成安瓿瓶的开口工作,结构简单紧凑,开口效率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提供一种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包括安装基座,以及设置于安装基座上的往复运动组件、安瓿瓶安装组件、开口切割组件、转动组件、拨杆组件以及放置件;

4、安瓿瓶安装组件包括安装件和托板件,安装件安装在往复运动组件上;托板件安装在安装基座上,托板件上设有滑动平面,滑动平面平行于安装件的移动方向,安装件上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用于安装安瓿瓶,部分滑动平面位于安装通孔的正下方;

5、开口切割组件靠近转动组件设置,拨杆组件位于开口切割组件靠近放置件的一侧;当安装件经过转动组件和开口切割组件时,开口切割组件和转动组件分别抵接安瓿瓶的不同位置,转动组件带动安瓿瓶转动,开口切割组件切割安瓿瓶;当安装件经过拨杆组件时,拨杆组件抵接安瓿瓶的被切割部分,以使安瓿瓶的被切割部分和保留部分分离;

6、放置件上设有进瓶口,进瓶口与滑动平面相邻接,当安装件移动至进瓶口正上方时,位于安装通孔中的被切割后的安瓿瓶的保留部分落入进瓶口中,并通过进瓶口进入放置件中。

7、本申请提供的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在使用时,只需将安瓿瓶安装在安装件的安装通孔中,往复运动组件带动安瓿瓶移动;当安瓿瓶经过转动组件和开口切割组件时,开口切割组件和转动组件分别抵接安瓿瓶的不同位置,转动组件带动安瓿瓶转动,开口切割组件切割安瓿瓶;随后,当安瓿瓶经过拨杆组件时,拨杆组件抵接安瓿瓶的顶部的被切割部分,以使安瓿瓶的被切割部分和保留部分分离;放置件上设有进瓶口,当安装件移动至进瓶口正上方时,位于安装通孔中的被切割后的安瓿瓶的保留部分落入进瓶口中,并通过进瓶口进入放置件中。本申请提供的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只需将安瓿瓶放置在安装通孔中,便能够自动完成安瓿瓶的开口工作,同时,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可靠,开口效率高。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开口切割组件和转动组件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托板件的两侧,开口切割组件和转动组件之间形成有供安瓿瓶通过的通道;

9、转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摩擦轮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被配置为带动摩擦轮转动;摩擦轮被配置为与安瓿瓶的瓶体相抵接并带动安瓿瓶转动。

10、这样,当安瓿瓶经过通道时,安瓿瓶的瓶体与摩擦轮相抵接,摩擦轮转动,从而带动安瓿瓶在安装通孔中转动。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开口切割组件包括切割件、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以及弹性件,第一安装座安装在安装基座上,第一安装座上设有滑槽,第二安装座滑动安装在滑槽中;切割件转动安装在第二安装座靠近通道的一侧;

12、弹性件连接于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当安装件经过开口切割组件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并具有推动第二安装座朝向通道运动的趋势。

13、这样,弹性件的设置,使得安装件经过开口切割组件时,切割件能够与安瓿瓶的瓶体保持紧密抵接,并施加切割力。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三安装座,第三安装座安装在安装基座上,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三安装座上;

15、摩擦轮和切割件相对设置,摩擦轮的转动中心线平行于切割件的转动中心线;当安瓿瓶经过通道时,安瓿瓶的瓶体的不同位置分别与摩擦轮和切割件相抵接。

16、这样,通过摩擦轮和切割件的相互配合,摩擦轮带动安瓿瓶在安装通孔中转动的同时,切割件能够切割安瓿瓶的瓶体,并在瓶体上留下割痕。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拨杆组件包括第一拨杆和第二拨杆,第一拨杆安装在安装基座上,第二拨杆安装在第一拨杆上;

18、至少部分第二拨杆位于滑动平面的正上方,当安装件经过拨杆组件时,第二拨杆抵接安瓿瓶的被切割部分,以使安瓿瓶的被切割部分和保留部分分离。

19、这样,安装件经过拨杆组件时,第二拨杆抵接安瓿瓶的被切割部分并施加背离安瓿瓶移动方向的力。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往复运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丝杆和滑块,丝杆安装在安装基座上;转动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滑块安装在丝杆上,滑块被配置为在转动电机的带动下,相对于丝杆进行往复移动。

21、这样,通过转动电机和丝杆的相互配合,滑块能够进行往复移动,传动结构简单可靠。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滑块上;安装通孔远离滑动平面一侧的孔口与滑动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安瓿瓶的高度,当安瓿瓶在安装通孔中安装好后,至少部分安瓿瓶凸出于安装通孔远离滑动平面一侧的孔口。

23、这样,由于安装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滑块上,通过更换安装件,选择合适孔径的安装通孔,便能适应不同尺寸的安瓿瓶的安装。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放置件具有倾斜滑面,倾斜滑面与进瓶口相接通。

25、这样,安瓿瓶的保留部分落入进瓶口中,并能够通过倾斜滑面滑入放置件中,从而,倾斜滑面能够提供缓冲,防止安瓿瓶受损。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壳体,壳体安装在安装基座上,壳体与安装基座之间围成有安装腔;至少部分往复运动组件、开口切割组件、转动组件、拨杆组件以及放置件,位于安装腔中;壳体上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通槽,通槽位于滑动平面的正上方,通槽沿滑动平面的延伸方向延伸。

27、这样,壳体的设置,能够对往复运动组件、开口切割组件、转动组件、拨杆组件以及放置件形成保护,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遮挡板,遮挡板安装在壳体上;壳体上还设有引导槽,引导槽和遮挡板位于拨杆组件旁,遮挡板与引导槽相配合;

29、遮挡板上设有柔性刷,柔性刷的刷面位于通槽的上方并遮挡部分通槽。

30、这样,柔性刷刷面的存在,能够防止安瓿瓶的被切割部分掉落至安装腔中,便于对安瓿瓶的被切割部分的收集。

31、本申请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技术特征:

1.一种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上的往复运动组件、安瓿瓶安装组件、开口切割组件、转动组件、拨杆组件以及放置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切割组件和所述转动组件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托板件的两侧,所述开口切割组件和所述转动组件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安瓿瓶通过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切割组件包括切割件、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以及弹性件,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二安装座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中;所述切割件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靠近所述通道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组件包括第一拨杆和第二拨杆,所述第一拨杆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第二拨杆安装在所述第一拨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丝杆和滑块,所述丝杆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丝杆上,所述滑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转动电机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丝杆进行往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安装通孔远离所述滑动平面一侧的孔口与所述滑动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安瓿瓶的高度,当所述安瓿瓶在所述安装通孔中安装好后,至少部分所述安瓿瓶凸出于所述安装通孔远离所述滑动平面一侧的孔口。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件具有倾斜滑面,所述倾斜滑面与所述进瓶口相接通。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壳体与所述安装基座之间围成有安装腔;至少部分所述往复运动组件、所述开口切割组件、所述转动组件、所述拨杆组件以及所述放置件,位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位于所述滑动平面的正上方,所述通槽沿所述滑动平面的延伸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板,所述遮挡板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和所述遮挡板位于所述拨杆组件旁,所述遮挡板与所述引导槽相配合;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包括安装基座,以及设置于安装基座上的往复运动组件、安瓿瓶安装组件、开口切割组件、转动组件、拨杆组件以及放置件;安瓿瓶安装组件包括安装件和托板件,安装件安装在往复运动组件上;托板件安装在安装基座上,托板件上设有滑动平面,安装件上设有安装通孔,部分滑动平面位于安装通孔的正下方;转动组件带动安瓿瓶转动,开口切割组件切割安瓿瓶;拨杆组件抵接安瓿瓶的被切割部分;放置件上设有进瓶口,位于安装通孔中的被切割后的安瓿瓶的保留部分落入进瓶口中,并通过进瓶口进入放置件中。本申请提供的安瓿瓶自动开口装置,能够自动完成安瓿瓶的开口工作,结构简单紧凑,开口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刚,马洪彬,刘占杰,杜英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