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的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3112发布日期:2023-06-21 11:1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的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制氧机的,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的制氧机。


背景技术:

1、现有制氧主机是由管路阀组和分离模块塔组成,管路阀组是由角阀或梭阀及相关接头管件焊接而成。

2、安装时,将弯头、三通和不锈钢管焊接成组件,再与角阀或梭阀通过焊接活接装配,组成管路阀组,然后将管路阀组和分离模块塔连接。

3、过程中管路阀组比较分散,需焊接的三通、弯头、活接、管路较多,容易产生变形,造成整体尺寸偏差较大,并且经常需要人工校正,工作量比较大。

4、整个过程安装较为复杂,且因需要连接的管路及接头连接较多,连接密封性不可靠性,容易出现漏气,并且产品美观性及一致性比较差,且受阀、接头等尺寸限制,使整个制氧主机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制氧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氧机中的阀组安装比较分散,而导致的制氧机容易泄漏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制氧机,包括:分离容器模块,分离容器模块包括分离容器结构和缓冲容器结构;阀组模块,阀组模块包括阀组壳体、进气结构和出气结构,阀组壳体与分离容器模块一侧相邻设置,进气结构和出气结构均设置在阀组壳体内,进气结构与分离容器结构的进气口相连,出气结构的第一端与分离容器结构的出口相连,出气结构的第二端与缓冲容器结构的进口相连。

3、进一步地,分离容器结构包括第一分离容器和第二分离容器,进气结构包括主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阀、第二进气管和第二进气阀,主进气管的第一端位于阀组壳体外部,第一进气管的第一端和第一进气管的第一端均与主进气管的第二端相连通,第一进气管的第二端与第一分离容器的进气口相连,第二进气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分离容器的进气口相连,第一进气阀设置在第一进气管上,第二进气阀设置在第二进气管上。

4、进一步地,出气结构包括主出气管、第一出气管、第一出气阀、第二出气管和第二出气阀,第一出气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分离容器的出气口相连,第一出气阀设置在第一出气管上,第二出气管的第一端与第二分离容器的出气口相连,第二出气阀设置在第二出气管上,第一出气管的第二端和第二出气管的第二端均与主出气管的第一端相连,主出气管的第二端与缓冲容器结构的进气口相连。

5、进一步地,阀组模块还包括排气结构,排气结构设置在阀组模块内,排气结构与第一分离容器和第二分离容器均连通。

6、进一步地,排气结构包括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气阀、第二排气管、第二排气阀和主排气管,第一排气管的第一端与第一进气阀和第一进气管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一进气管相连,第一排气阀设置在第一排气管上,第二排气管的第一端与第二进气阀和第二进气管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二进气管相连,第二排气阀设置在第二排气管上,第一排气管的第二端和第二排气管的第二端均与主排气管的第一端相连。

7、进一步地,阀组模块还包括洗气结构,洗气结构位于阀组壳体内,洗气结构的第一端与分离容器结构的出口相连,洗气结构的第二端与缓冲容器结构的出口相连。

8、进一步地,洗气结构包括主洗气管、第一洗气管、第一洗气阀、第二洗气管和第二洗气阀,第一洗气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分离容器的出口相连,第一洗气阀设置在第一洗气管上,第二洗气管的第一端与第二分离容器的出口相连,第二洗气阀设置在第二洗气管上,第一洗气管的第二端和第二洗气管的第二端均与主洗气管的第一端相连,主洗气管的第二端与缓冲容器结构的出口相连。

9、进一步地,阀组模块还包括均气结构,均气结构位于阀组壳体内,均气结构的第一端与分离容器结构的出口相连,均气结构的第二端与分离容器结构的进口相连。

10、进一步地,均气结构包括第一均气管、第一均气阀、第二均气管和第二均气阀,第一均气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分离容器的出口相连,第一均气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分离容器的进口相连,第一均气阀设置在第一均气管上,第二均气管的第一端与第二分离容器的出口相连,第二均气管的第二端与第一分离容器的进口相连,第二均气阀设置在第二均气管上。

11、进一步地,分离容器模块包括容器集成壳体,分离容器结构和缓冲容器结构通过容器集成壳体固定在一起。

12、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3、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制氧机进行模块化设计,即分离容器模块和阀组模块,这样阀组模块与分离容器模块安装的时候比较方便,阀组模块通过集成化制造改变了现有的制氧机的阀组的分散布置,提高了阀组模块与分离容器模块连接的紧密性、美观性,减少了制氧机泄漏的可能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氧机中的阀组安装比较分散,而导致的制氧机容易泄漏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容器结构(11)包括第一分离容器和第二分离容器,所述进气结构(22)包括主进气管(221)、第一进气管(222)、第一进气阀(223)、第二进气管(224)和第二进气阀(225),所述主进气管(221)的第一端位于所述阀组壳体(21)外部,所述第一进气管(222)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进气管(22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主进气管(221)的第二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22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分离容器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二进气管(22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离容器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一进气阀(223)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管(222)上,所述第二进气阀(225)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管(22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结构(23)包括主出气管(231)、第一出气管(232)、第一出气阀(233)、第二出气管(234)和第二出气阀(235),所述第一出气管(2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分离容器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一出气阀(233)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气管(232)上,所述第二出气管(23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分离容器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二出气阀(235)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气管(234)上,所述第一出气管(23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出气管(234)的第二端均与所述主出气管(23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主出气管(231)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容器结构(12)的进气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模块(20)还包括排气结构(24),所述排气结构(24)设置在所述阀组模块(20)内,所述排气结构(24)与所述第一分离容器和所述第二分离容器均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24)包括第一排气管(241)、第一排气阀(242)、第二排气管(243)、第二排气阀(244)和主排气管(245),所述第一排气管(24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阀(223)和所述第一进气管(222)的第二端之间的所述第一进气管(222)相连,所述第一排气阀(242)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管(241)上,所述第二排气管(24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气阀(225)和所述第二进气管(224)的第二端之间的所述第二进气管(224)相连,所述第二排气阀(244)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管(243)上,所述第一排气管(24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排气管(243)的第二端均与所述主排气管(245)的第一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模块(20)还包括洗气结构(25),所述洗气结构(25)位于所述阀组壳体(21)内,所述洗气结构(25)的第一端与所述分离容器结构(11)的出口相连,所述洗气结构(25)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容器结构(12)的出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气结构(25)包括主洗气管(251)、第一洗气管(252)、第一洗气阀(253)、第二洗气管(254)和第二洗气阀(255),所述第一洗气管(25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分离容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一洗气阀(253)设置在所述第一洗气管(252)上,所述第二洗气管(25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分离容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洗气阀(255)设置在所述第二洗气管(254)上,所述第一洗气管(25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洗气管(254)的第二端均与所述主洗气管(25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主洗气管(251)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容器结构(12)的出口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模块(20)还包括均气结构(26),所述均气结构(26)位于所述阀组壳体(21)内,所述均气结构(26)的第一端与所述分离容器结构(11)的出口相连,所述均气结构(26)的第二端与所述分离容器结构(11)的进口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气结构(26)包括第一均气管(261)、第一均气阀(262)、第二均气管(263)和第二均气阀(264),所述第一均气管(26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分离容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一均气管(26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离容器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一均气阀(262)设置在所述第一均气管(261)上,所述第二均气管(26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分离容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二均气管(26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分离容器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均气阀(264)设置在所述第二均气管(26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容器模块(10)包括容器集成壳体,所述分离容器结构(11)和所述缓冲容器结构(12)通过所述容器集成壳体固定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模块化的制氧机,包括:分离容器模块,分离容器模块包括分离容器结构和缓冲容器结构;阀组模块,阀组模块包括阀组壳体、进气结构和出气结构,壳体与分离容器模块一侧相邻设置,进气结构和出气结构均设置在阀组壳体内,进气结构与分离容器结构的进气口相连,出气结构的第一端与分离容器结构的出口相连,出气结构的第二端与缓冲容器结构的进口相连。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氧机中的阀组安装比较分散,而导致的制氧机容易泄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锐,金浩,李睿,许跃,秦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泰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