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桶出液管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27274发布日期:2023-07-20 11:1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料桶出液管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饮料桶,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饮料桶出液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娱乐项目逐渐增多,在人们休闲娱乐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喝饮料的需求,饮料店随之产生,饮料店会售卖各式各样的饮料。现有的饮料店为了方便顾客携带,通常会把饮料打包在饮料杯子里,饮料液体从饮料桶中流至饮料杯子时,饮料桶上通常会装设有一出液控制装置,比如出水龙头或出液阀,操作人员可通过旋转水龙头上的把手或打开出液阀来开闭饮料流出。为提高操作效率以及合理控制,实现出液定量的准确性,如本申请人的专利前案,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2221473519.8的一种饮料桶的定量出液装置,其通过在饮料桶上安装一定量出液装置作为可定量的出液控制装置。

2、对于有控制流量功能或其他负载功能的饮料桶,在饮料桶上会加设出液控制装置,其安装在饮料桶的出液管的前端,出液管可拆地固设于饮料桶中下端位置,出液管连通饮料桶以形成液体流道。具有定量功能的出液控制装置一般包括在一外壳内设有本体及控组组件,本体连通出液管,且本体下端设有出水口,本体一般通过螺接的方式安装在出液管的外端。操作人员使用过程中,由于出液控制装置的外壳(外壳会具有一定高度)的力臂较长,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对其有摆动动作,或者误操作时会对其拧动,摆动或拧动后就会带动出液控制装置的本体产生反向转动动作(因为正向无法再转动了)。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就容易造成本体与出液管之间的螺纹连接处出现松动,连接不稳固,甚至反向松脱下翻,使用时还会产生漏水的现象,影响饮料桶的正常使用,影响出液控制装置或者饮料桶整体的使用寿命。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料桶出液管的连接结构,其可防止对出液控制装置反向转动而造成松动,出液控制装置与出液管的连接更稳固。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饮料桶出液管的连接结构,饮料桶中穿设有一出液管,出液管的后端连通至饮料桶内部,出液管的前端连接有一出液控制装置,出液控制装置包括在一外壳内设有本体,本体螺接在出液管的前端,出液控制装置的外壳上设有供出液管前端穿入的连接口,外壳上插设一止转环位于连接口外侧,止转环的外周面上设有阻挡止转环随外壳同步转动的挡止部,止转环同时套设在出液管的外周面,止转环限制外壳相对出液管进行转动。

4、进一步,出液管前端形成与本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位于连接口外侧与饮料桶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形成非圆形外周面,止转环套设在第二连接段的前端处,第二连接段为在圆管状外周面的两侧中分别形成削平的平面区。

5、进一步,外壳上凹设有一槽口,连接口位于槽口中部,止转环为一中空的环状体,挡止部包括在环状体外周面的环周凸设有波浪纹,槽口的内侧壁形成对应环状体外周面的波浪纹环圈,环状体的中部形成对应可套设在出液管外周面上的穿孔,穿孔为非圆形。

6、进一步,止转环的外侧设有一可防止止转环向外松脱出的顶持件,顶持件挡止在止转环后端且位于止转环与饮料桶外侧壁之间。

7、进一步,顶持件为一螺母,出液管的外周面上设有可供螺母螺接的外螺纹。

8、进一步,顶持件为一体成型在止转环背面的连接环,连接环的后端设有至少一弹性卡耳,弹性卡耳的自由端顶持在饮料桶的外侧壁。

9、进一步,饮料桶中设有一供出液管穿过的通孔,饮料桶的外侧壁上嵌入有一防滑垫位于通孔的前端,防滑垫套设在出液管上且同时外凸于饮料桶外侧壁,出液管中设有一挡片压抵在防滑垫前方,挡片的背侧面凸设有多条凸筋与防滑垫接触。

10、进一步,饮料桶的内侧壁上嵌入有一密封垫片位于通孔的后端,密封垫片的后侧设有一可对其压抵的压紧螺母,压紧螺母螺接在出液管上,压紧螺母的末端插接有一过滤罩。

11、进一步,压紧螺母包括前端的压抵片和位于压抵片后端的连接部,压抵片的前侧面上设有环状凸筋与密封垫片接触;通孔的前端和后端中分别形成有前嵌槽、后嵌槽,防滑垫位于前嵌槽中,密封垫片位于后嵌槽中,出液管中穿过通孔的部分形成第三连接段,第三连接段的后方形成第四连接段,第四连接段中设有供压紧螺母的连接部进行连接的外螺纹。

12、进一步,出液控制装置中,本体上还设有可控制液体定量流出的控制组件,本体的下方形成出液管口。

13、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可具有以下优点:

14、通过在出液控制装置的外壳与出液管之间增加止转环,止转环形成防转动的挡止作用,可大大避免对出液控制装置反向转动而造成出液管连接松动,使出液控制装置与出液管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15、出液管上还设有可挡止转环松脱出的顶持件,对止转环进行限位;出液管上还设有防滑垫,防止出液管转动;

16、出液管于饮料桶中安装方便且密封效果好,出液控制装置于出液管的前端可拆卸更换,安装使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饮料桶出液管的连接结构,饮料桶中穿设有一出液管,出液管的后端连通至饮料桶内部,出液管的前端连接有一出液控制装置,出液控制装置包括在一外壳内设有本体,本体螺接在出液管的前端,其特征在于:出液控制装置的外壳上设有供出液管前端穿入的连接口,外壳上插设一止转环位于连接口外侧,止转环的外周面上设有阻挡止转环随外壳同步转动的挡止部,止转环同时套设在出液管的外周面,止转环限制外壳相对出液管进行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料桶出液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出液管前端形成与本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位于连接口外侧与饮料桶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形成非圆形外周面,止转环套设在第二连接段的前端处,第二连接段为在圆管状外周面的两侧中分别形成削平的平面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饮料桶出液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壳上凹设有一槽口,连接口位于槽口中部,止转环为一中空的环状体,挡止部包括在环状体外周面的环周凸设有波浪纹,槽口的内侧壁形成对应环状体外周面的波浪纹环圈,环状体的中部形成对应可套设在出液管外周面上的穿孔,穿孔为非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饮料桶出液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止转环的外侧设有一可防止止转环向外松脱出的顶持件,顶持件挡止在止转环后端且位于止转环与饮料桶外侧壁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饮料桶出液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顶持件为一螺母,出液管的外周面上设有可供螺母螺接的外螺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饮料桶出液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顶持件为一体成型在止转环背面的连接环,连接环的后端设有至少一弹性卡耳,弹性卡耳的自由端顶持在饮料桶的外侧壁。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饮料桶出液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饮料桶中设有一供出液管穿过的通孔,饮料桶的外侧壁上嵌入有一防滑垫位于通孔的前端,防滑垫套设在出液管上且同时外凸于饮料桶外侧壁,出液管中设有一挡片压抵在防滑垫前方,挡片的背侧面凸设有多条凸筋与防滑垫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饮料桶出液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饮料桶的内侧壁上嵌入有一密封垫片位于通孔的后端,密封垫片的后侧设有一可对其压抵的压紧螺母,压紧螺母螺接在出液管上,压紧螺母的末端插接有一过滤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饮料桶出液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压紧螺母包括前端的压抵片和位于压抵片后端的连接部,压抵片的前侧面上设有环状凸筋与密封垫片接触;通孔的前端和后端中分别形成有前嵌槽、后嵌槽,防滑垫位于前嵌槽中,密封垫片位于后嵌槽中,出液管中穿过通孔的部分形成第三连接段,第三连接段的后方形成第四连接段,第四连接段中设有供压紧螺母的连接部进行连接的外螺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料桶出液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出液控制装置中,本体上还设有可控制液体定量流出的控制组件,本体的下方形成出液管口。


技术总结
一种饮料桶出液管的连接结构,饮料桶中穿设有一出液管,出液管的后端连通至饮料桶内部,出液管的前端连接有一出液控制装置,出液控制装置包括在一外壳内设有本体,本体螺接在出液管的前端,出液控制装置的外壳上设有供出液管前端穿入的连接口,外壳上插设一止转环位于连接口外侧,止转环的外周面上设有阻挡止转环随外壳同步转动的挡止部,止转环同时套设在出液管的外周面,止转环限制外壳相对出液管进行转动。本技术可防止出液控制装置产生反向转动而造成松动,出液控制装置与出液管的连接更稳固。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涛,翁骏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纳美斯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