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卸车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33955发布日期:2024-04-25 09:59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体卸车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流体卸车,具体是一种流体卸车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为降低人工成本,控制小容器包装成本及小容器二次使用对物料品质的污染;同时减少报废小容器及小容器内可能残留的有毒有害物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企业的生产及运输成本,现对流体物料供求量大的单位均采用汽车罐车进行运输。

2、现有的流体物料卸车方式一般采用流体泵与流体物料汽车罐车卸料口直接对接,经流体泵输送至物料存储罐;此操作对罐车内物料无法进行确认,在汽车罐车内物料即将卸车结束时极易出现泵体内缺料或液体夹带气体而造成流体泵的损坏,对周围环境也造成了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卸车缓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体卸车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进口通过连接管与卸车罐连接,出口通过存储管线与储罐连接,所述缓冲罐内设置有用于冷却流体介质的冷却盘管以及位于冷却盘管上方的气液分离器,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气相排气的排空阀。

3、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盘管纵向螺旋设置于缓冲罐的下半部,所述冷却盘管的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缓冲罐外。

4、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盘管设置有多根,多根冷却盘管依次套设。

5、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卸车泵,所述卸车泵的进口通过输送管线与缓冲罐的出口连接,出口通过存储管线与储罐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存储管线上设置有压力监测器。

7、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还设置呼吸阀,所述呼吸阀设置于排空阀之上,且呼吸阀上连接有排放管线。

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罐上部开设有惰性气体吹扫管线。

9、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罐内安装有液位显示计。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冷却盘管、气液分离器和排空阀,通过冷却盘管对流体介质进行冷却,有效降低流体温度,确保流体在储存过程中不会因过高温度而影响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的少量不凝气相介质经过高效气液分离器再经过排空阀排空,气体不会进入卸车泵而造成卸车泵的损坏,也避免气体进入储罐,保持储存过程的稳定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能很好的解决挥发性流体快速便捷的卸车操作,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流体卸车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进口通过连接管与卸车罐连接,出口通过存储管线与储罐连接,所述缓冲罐内设置有用于冷却流体介质的冷却盘管以及位于冷却盘管上方的气液分离器,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气相排气的排空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卸车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盘管纵向螺旋设置于缓冲罐的下半部,所述冷却盘管的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缓冲罐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卸车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盘管设置有多根,多根冷却盘管依次套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卸车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卸车泵,所述卸车泵的进口通过输送管线与缓冲罐的出口连接,出口通过存储管线与储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流体卸车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管线上设置有压力监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卸车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还设置呼吸阀,所述呼吸阀设置于排空阀之上,且呼吸阀上连接有排放管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卸车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上部开设有惰性气体吹扫管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卸车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内安装有液位显示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流体卸车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罐,缓冲罐的进口通过连接管与卸车罐连接,出口通过存储管线与储罐连接,缓冲罐内设置有用于冷却流体介质的冷却盘管以及位于冷却盘管上方的气液分离器,缓冲罐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气相排气的排空阀。本技术设置冷却盘管、气液分离器和排空阀,通过冷却盘管对流体介质进行冷却,降低流体温度,确保流体在储存过程中不会因过高温度而影响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的少量不凝气相介质经过高效气液分离器再经过排空阀排空,气体不会进入卸车泵而造成卸车泵的损坏,也避免气体进入储罐,保持储存过程的稳定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能解决挥发性流体快速便捷的卸车操作,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郑飞鸿,郑亮,郑瑞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泉港区正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3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