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堵塞自检及定位功能的智能给水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8600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具有堵塞自检及定位功能的智能给水管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水管道,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堵塞自检及定位功能的智能给水管道。
【背景技术】
[0002]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接近16亿高峰时,我国人均水资源仅有1760m3,接近国际承认的“用水紧张”国家标准1700m3。而城市供水需要符合卫生要求的水资源为原料,过高的堵塞率即严重影响优质水资源,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城市给水管网的堵塞问题日益突出,急需一种能够实现供水管网堵塞实时检测与控制的给水管道。目前,市场上尚未发现具有信号采集传输功能的给水管道,无法实现与供水管网堵塞实时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硬件对接。
[0003]本实用新型意欲将传感器检测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管道制造技术进行一体化整合与集成,以实现管道堵塞的自动检测与定位。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堵塞自检及定位功能的智能给水管道,该管道能够实时进行压力信号的采集与传输,以检测城市地下输水管道堵塞情况,并及时预警与控制,防患于未然。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信号采集传输功能的新型给水管道特征在于:在智能管道节制造过程中将压力变送器、远程数据单元RTU及管道基体一体化制造,并在铺设过程中串联成分布式网络与区域监控室主控计算机连接。所述的压力变送器安装于管道两端并能够与管道对应密封配合,所述的RTU与压力变送器连接并以焊接形式固定于管道上。
[0006]所述的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水流方向上游的压力变送器(I)与水流方向下游的压力变送器(2)负责接收压力压力信号,以同时分别接收到正、负压力波突变作为堵塞判别标准。
[0007]所述的远程终端数据单元RTU,其特征在于:RTU安装于管道两端,与压力变送器连接,负责将压力变送器的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以太网或串口通信方式传送到监控中心。RTU的主要功能有三:多任务处理(通道采集、通信、GPS运行)、通信和对时,以实现链路层功能与物理层网络服务,提供应用层的通信协议,将处理后形成的管道堵塞诊断结果上传区域监控室。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地下输水管道堵塞的实时检测预警控制的硬件难题,特别是当给水管道上下游两端压力波信号发生变化时,管道两端的RTU能够及时通过以太网或串口等通信方式传送到监控系统的主计算机(服务器),从而实现堵塞管段的声光报警以及堵塞点位置的确定。确保舒适管道堵塞的及时发现、及时抢修维护、防患于未然,规避或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智能管道检测体系结构框图。
[0010]图2是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堵塞检测系统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2所示,一种具有信号采集传输功能的新型给水管道,包括压力变送器、远程终端数据单元RTU。所述的压力变送器安装于管道两端并能够与管道对应密封配合,所述的RTU与压力变送器连接并以焊接形式固定于管道上。
[0014]本新型管道的工作过程为,安装于上游的压力变送器(I)与安装于下游的压力变送器(2)实时对压力信号进行检测;分别与其连接的远程终端数据单元RTU (3)与RTU (4)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以太网和串口等通信方式传送到监控中心。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堵塞自检及定位功能的智能给水管道,包括压力变送器、远程终端数据单元RTU,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变送器安装于管道两端并能够与管道对应密封配合,所述的RTU与压力变送器连接并以焊接形式固定于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给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水流方向上游的压力变送器(I)与水流方向下游的压力变送器(2)负责接收压力压力信号,以同时分别接收到正、负压力波突变作为堵塞判别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给水管道,其特征在于:RTU安装于管道两端,与压力变送器连接,负责将压力变送器的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以太网或串口通信方式传送到监控中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堵塞自检及定位功能的智能给水管道,其特征是由智能给水管道节与管道堵塞检测体系构成,其中新型管道节由管道基体、压力变送器、以及远程数据单元RTU构成。所述的压力变送器安装于管道两端并能够与管道对应密封配合,所述的RTU与压力变送器连接并以焊接形式固定于管道上。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以实时检测管道两端压力波变化并实时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输出去的新型管道,解决了地下给水管道堵塞实时检测与控制的硬件难题,能够确保供水管道堵塞的及时发现、及时抢修、防患于未然,规避或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安全事故的发生。
【IPC分类】F17D5-00, H04L29-08, F17D3-01, G06Q50-06
【公开号】CN204477701
【申请号】CN201420595686
【发明人】赵茂行, 张玄一, 霍飞, 杨豪
【申请人】中南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