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连杆机构的开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4101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含有连杆机构的开瓶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瓶器,尤其是一种含有连杆机构的开瓶器。
【背景技术】
[0002]市场上一般开瓶器结构过于简单,多次操作后容易出现失手打碎瓶子的现象。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含有连杆机构的开瓶器,瓶盖的开启更加的省力,更加的安全。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含有连杆机构的开瓶器,包括第一薄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倒钩、顶块、第二倒钩、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二薄板、第六连杆、第七连杆、第八连杆;其中:第一倒钩的一侧与第一薄板的一端相连;第一薄板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的下侧相连;第二倒钩的一侧与第二薄板的一端相连,第二薄板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的下侧相连;顶块的一端与第六连杆的下侧通过第五连杆相连,顶块的一侧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八连杆的一端铰接;第八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的下侧铰接;顶块剩下的一侧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七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七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的下侧铰接。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加装连杆装置使得瓶盖的开启更加的省力,同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07]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08]附图标记:第一薄板I、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第一倒钩4、顶块5、第二倒钩6、第三连杆7、第四连杆8、第五连杆9、第二薄板IO、第六连杆11、第七连杆12、第八连杆13。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含有连杆机构的开瓶器,包括第一薄板I、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第一倒钩4、顶块5、第二倒钩6、第三连杆7、第四连杆8、第五连杆9、第二薄板10、第六连杆11、第七连杆12、第八连杆13;其中:第一倒钩4的一侧与第一薄板I的一端相连;第一薄板I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11的下侧相连;第二倒钩6的一侧与第二薄板10的一端相连,第二薄板IO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11的下侧相连;顶块5的一端与第六连杆11的下侧通过第五连杆9相连,顶块5的一侧与第二连杆3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2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2的另一端与第八连杆13的一端铰接;第八连杆13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11的下侧铰接;顶块5剩下的一侧与第三连杆7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7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8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杆8的另一端与第七连杆12的一端铰接,第七连杆12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11的下侧铰接。
[0010]工作原理:
[0011]将第一倒钩4与第二倒钩6放置在瓶盖的下端,勾住瓶盖的下端面的两侧,顶块5放置在瓶盖的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双手推动第一连杆2与第八连杆13相向运动,第七连杆12与第八连杆13推动第六连杆11向上运动,通过第一薄板I与第二薄板10相连的第一倒钩4与第二倒钩6同时勾住瓶盖向上运动,第二连杆3与第三连杆7推动着顶块5下压瓶盖,瓶盖在下压与上拉两个力的同时作用下被反向折叠,瓶盖脱落。
【主权项】
1.含有连杆机构的开瓶器,包括第一薄板(1)、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第一倒钩(4)、顶块(5)、第二倒钩(6)、第三连杆(7)、第四连杆(8)、第五连杆(9)、第二薄板(10)、第六连杆(11)、第七连杆(12)、第八连杆(13);其特征在于:第一倒钩(4 )的一侧与第一薄板(I)的一端相连;第一薄板(I)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11)的下侧相连;第二倒钩(6)的一侧与第二薄板(10)的一端相连,第二薄板(10)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11)的下侧相连;顶块(5)的一端与第六连杆(11)的下侧通过第五连杆(9)相连,顶块(5)的一侧与第二连杆(3)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2)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2)的另一端与第八连杆(13)的一端铰接;第八连杆(13)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11)的下侧铰接;顶块(5)剩下的一侧与第三连杆(7)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7)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8)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杆(8)的另一端与第七连杆(12)的一端铰接,第七连杆(12)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11)的下侧铰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有连杆机构的开瓶器。其中:第一倒钩的一侧与第一薄板的一端相连;第一薄板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的下侧相连;第二倒钩的一侧与第二薄板的一端相连,第二薄板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的下侧相连;顶块的一端与第六连杆的下侧通过第五连杆相连,顶块的一侧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八连杆的一端铰接;第八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的下侧铰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加装连杆装置使得瓶盖的开启更加的省力,同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IPC分类】B67B7/14
【公开号】CN205151712
【申请号】CN201520931129
【发明人】熊建南, 卢国斌, 陶亮
【申请人】南昌理工学院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