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17614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漏电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电检测器,尤其涉及一种与漏电保护器配合使用的漏电检测器。
现在市售的漏电保护器,也有的称剩余电流保护器,其基本运用检测到的漏电电流或剩余电流后脱扣动作,从而断开电源的原理制作。但是它存在非常明显的缺点一、如果用电器没有良好接地,这种情况在我国特别多,或接地线断开,而此时用电器已经有漏电现象存在,那么漏电保护器动作的条件是有人使用用电器,并且有足够的漏电电流流过人体;二、当用电器的地线和零线接在一起时,漏电保护器无法检测出来,大大增加触电危险,使用很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论用电器是否有良好的接地,均能有效的检测漏电现象的与漏电保护器配合使用的漏电检测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方案为,它包括触发器IC1,电阻R1,二极管D1、D2,电容C1、C2;电阻R1一端接触发器IC1一输入端,另一端与用电器被防护部分电连接;二极管D1与电容C1并联、二极管D2与电容C2并联后一端与触发器IC1的另一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用电器的二根电源输入端电连接;触发器IC1的输出端与常用的漏电保护器的试验按钮并联。
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触发器IC1为光电耦合管,也可为双向可控硅。
另一种方案为,它包括触发器IC1,电阻R1,二极管D1、D2、D3,电容C1、C2、C3;电阻R1一端接触发器IC1一输入端,另一端与用电器被防护部分电连接;二极管D1与电容C1并联、二极管D2与电容C2并联、二极管D3与电容C3并联后一端与触发器IC1的另一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用电器的三根电源输入端电连接;触发器IC1的输出端与常用的漏电保护器的试验按钮并联。
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触发器IC1为光电耦合管,也可为双向可控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无论用电器是否有良好的接地,均能有效的检测用电器的漏电现象;2、与漏电保护配合使用更安全、可靠;3、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应用实例;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应用实例。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包括触发器IC1电阻R1,二极管D1、D2,电容C1、C2;电阻R1一端接触发器IC1一输入端,另一端与用电器EH被防护部分电连接;二极管D1与电容C1并联、二极管D2与电容C2并联后一端与触发器IC1的另一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用电器的二根电源输入端L、N电连接;触发器IC1的输出端与漏电试验按钮SY并联。触发器IC1为光电耦合管,它也可为双向可控硅。工作时,如地线接触良好时,由于该电路没有改变普通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因此,漏电保护器将依旧动作,脱扣器会使电源断开;此时,该电路也将发出信号,使脱扣器动作,断开电源,起双重保护作用。如火线L与用电器EH间漏电,火线L电压高于零线N电压时,产生一个由火线L到用电器EH、电阻R1、触发器IC1的输入端、二极管D1到零线N的电流,触发器IC1导通,相当于漏电试验按钮SY按下,漏电保护器动作,断开电源,起到保护作用。如零线N与用电器EH间漏电,零线N电压高于火线L电压时,产生一个由零线N到用电器EH、电阻R1、触发器IC1的输入端、二极管D2到火线L的电流,触发器IC1导通,相当于漏电试验按钮SY按下,漏电保护器动作,断开电源,起到保护作用。当用电器EH的某部与电源间漏电,产生一个分压电压于用电器EH上,火线L电压高于零线N电压时,产生一经火线L到用电器EH、电阻R1、触发器IC1的输入端、二极管D1到零线N的电流,触发器IC1导通,相当于漏电试验按钮SY按下,漏电保护器动作,断开电源,起到保护作用。当零线N电压高于火线L电压时,产生一个经零线N到用电器EH被防护体、电阻R1、触发器IC1的输入端、二极管D2到火线L的电流,同上理,漏电保护动作。当用电器EH输入电源的零线N与地线E短接时,产生一经输入端零线N到插头地线E到用电器EH、电阻R1、触发器IC1的输入端、二极管D2到火线L的电流,漏电保护器也将保护性动作,只有彻底分离零线N与地线E,才能送上电源。综上所述,无论何种漏电情况,均能准确无误检测到用电器的漏电。适当调整电阻R1,可使只要用电器电压高于火线或高于零线36V(安全电压)时,即可脱扣断电。
实施例二,如图3、4所示,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再详述。
权利要求1.一种漏电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触发器IC1,电阻R1,二极管D1、D2,电容C1、C2;电阻R1一端接触发器IC1一输入端,另一端与用电器被防护部分电连接;二极管D1与电容C1并联、二极管D2与电容C2并联后一端与触发器IC1的另一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用电器的二根电源输入端电连接;触发器IC1的输出端与常用的漏电保护器的试验按钮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检测器,其特征在于触发器IC1为光电耦合管,也可为双向可控硅。
3.一种漏电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触发器IC1,电阻R1,二极管D1、D2、D3,电容C1、C2、C3;电阻R1一端接触发器IC1一输入端,另一端与用电器被防护部分电连接;二极管D1与电容C1并联、二极管D2与电容C2并联、二极管D3与电容C3并联后一端与触发器IC1的另一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用电器的三根电源输入端电连接;触发器IC1的输出端与常用的漏电保护器的试验按钮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电检测器,其特征在于触发器IC1为光电耦合管,也可为双向可控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电检测器,特点是:它包括触发器IC1,电阻R1,二极管D1、D2,电容C1、C2;电阻R1一端接触发器IC1一输入端,另一端与用电器被防护部分电连接;二极管D1与电容C1并联、二极管D2与电容C2并联后一端与触发器IC1的另一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用电器的二根电源输入端电连接;触发器IC1的输出端与常用的漏电保护器的试验按钮并联。上述方案如应用在三相电源中,还应增加二极管D3及电容C3。本实用新型无论用电器是否有良好的接地,均能有效的检测用电器的漏电现象;与漏电保护器配合使用更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文档编号G01R31/02GK2463837SQ0120498
公开日2001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4日
发明者杨妙辉 申请人:杨妙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