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宽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1101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架宽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架宽度调节装置,属于重型汽车装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车架总成时,如果出现车架超宽的情况,只有将没有铆接但已经装合的车架返工;如果车架已经铆接完毕,则只能将车架报废。此种情况不但严重影响了车架的正常生产,而且因为车架超宽而将车架报废加大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专用于重型汽车车架宽度调节的车架宽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完成的。
该装置主要由气缸夹紧装置、吊挂装置和丝杠微调装置组成,其中,气缸夹紧装置与丝杠微调装置均安装在吊挂装置上。
所述的气缸夹紧装置由气缸支撑座、气缸、气缸轴和气缸压板组成,其中,气缸压板安装在气缸轴上,气缸安装在气缸支撑座上,气缸支撑座安装在吊挂装置上。
所述的丝杠微调装置由丝杠座连接块、丝杠座、丝杠、调节手柄、丝杠压板组成,其中,丝杠座连接块安装在吊挂装置上,压板通过螺栓安装在丝杠前端,调节手柄安装在丝杠后端。
所述的吊挂装置由槽钢分别连接气缸支撑座、丝杠座连接块和固定在槽钢上的悬挂轴组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缸夹紧装置,夹紧车架,通过吊挂装置可随车架装配线来回移动,调节各装配工位中出现的车架超宽问题,通过丝杠微调装置微调压紧后车架的尺寸。其工作过程通过悬挂轴将吊挂装置移动到待调车架的上方,将两压板各位于车架的侧面,使用气缸压紧车架,再通过摇动调节手柄使丝杠带动压板前进或后退,从而达到调整车架宽度的目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制做简单等优点。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气缸支撑座,2、槽钢,3、悬挂轴,4、车架,5、丝杠座连接块,6、丝杠座,7、调节手柄,8、丝杠,9、气缸压板,10、气缸轴,11、气缸,12、丝杠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构如附图所示,由气缸夹紧装置、吊挂装置和丝杠微调装置组成,其中,气缸夹紧装置由气缸支撑座1、气缸11、气缸轴10和气缸压板9组成,压板9安装在气缸轴10上,用于压紧车架4,气缸11安装在气缸支撑座上1,为压紧动作提供压力,气缸支撑座1安装在吊挂装置上;所述的丝杠微调装置由丝杠座连接块5、丝杠座6、丝杠8、调节手柄7、丝杠压板12组成,其中,丝杠座连接块1安装在吊挂装置上,用于连接支撑丝杠微调,将丝杠压板12通过螺栓安装在丝杠8前端,调节手柄7安装在丝杠8后端,通过摇动调节手柄7推动丝杠8前进或后退,来调节压紧后的车架4尺寸;所述的吊挂装置由槽钢2两端分别连接气缸支撑座1和丝杠座连接块5及固定在槽钢2上的悬挂轴3组成,吊挂装置一方面将三部分连接成整体,另一方面通过悬挂轴3将该装置挂起来随车架装配线来回移动,完成调整,当不需悬挂时可将悬挂轴3取下,用于其他位置的车架调节。工作时,通过悬挂轴3将吊挂装置移动到待调车架4的上方,将气缸压板9和丝杠压板12各位于车架4的侧面,通过气缸压紧车架,再摇动调节手柄7使丝杠8带动丝杠压板12前进或后退,从而达到调整车架宽度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车架宽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气缸夹紧装置、吊挂装置和丝杠微调装置组成,其中,气缸夹紧装置与丝杠微调装置均安装在吊挂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宽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夹紧装置由气缸支撑座、气缸、气缸轴和气缸压板组成,其中,气缸压板安装在气缸轴上,气缸安装在气缸支撑座上,气缸支撑座安装在吊挂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宽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杠微调装置由丝杠座连接块、丝杠座、丝杠、调节手柄、丝杠压板组成,其中,丝杠座连接块安装在吊挂装置上,压板通过螺栓安装在丝杠前端,调节手柄安装在丝杠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宽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挂装置由槽钢分别连接气缸支撑座和丝杠座连接块及固定在槽钢上的悬挂轴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车架宽度调节装置涉及汽车车架宽度调节装置,属于重型汽车装配技术领域。主要由气缸夹紧装置、吊挂装置和丝杠微调装置组成,其中,气缸夹紧装置与丝杠微调装置均安装在吊挂装置上;气缸夹紧装置由气缸支撑座、气缸、气缸轴和气缸压板组成,气缸压板安装在气缸轴上,气缸安装在气缸支撑座上,气缸支撑座安装在吊挂装置上;丝杠微调装置由丝杠座连接块、丝杠座、丝杠、调节手柄、丝杠压板组成,丝杠座连接块安装在吊挂装置上,压板通过螺栓安装在丝杠前端,调节手柄安装在丝杠后端;吊挂装置由槽钢分别连接气缸支撑座、丝杠座连接块和固定在槽钢上的悬挂轴组成。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制做简单等优点。
文档编号G01B13/02GK2727701SQ03271240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0日
发明者陈永江 申请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