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温管及制作方法和提取温度的方法

文档序号:593856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温管及制作方法和提取温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接头,尤其涉及一种摄温管及制作方法和提取温度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从管路中提取温度一般是有两种用途,其一是检测管路中介质的温度;其二是提取管路中介质的温度加以利用。
检测管路中介质温度的方式大多是采取在管路的管壁上钻孔,打通管壁,从钻孔处插入监测仪器,封闭住钻孔,监测仪器大多采用温度计、温度传感器、耦合电容等设施,通过检测仪器检测管路中介质的温度。其缺点是设置检测仪器处密闭不好,易渗漏;更换检测仪器时必须中断管路介质的输送,方可进行更换检测仪器。
提取管路中介质温度的方式大多是将管路中的介质引入散热器中,通过传温设备释放出管路中介质的温度,传温设备大多是采用散热器、散热片、散热管等设备。其缺点是能耗大,加大管路介质的量,介质的损失量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从管路中提取温度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摄温管及制作方法和提取温度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主体呈桶状三通体,管主体上部相对垂直设置摄温端口,管主体两端相对平行设置连接端口。摄温端口内沿摄温端口内壁相对平行设置摄温囊,摄温囊的底部置入管主体内,摄温囊与摄温端口相吻合。
管主体可采用塑料、尼龙、高分子材料、不锈钢、铜、铝等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制作。
摄温囊呈盲孔,摄温囊的截面为圆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摄温囊的一端部插入管主体内,摄温囊的另一端部与摄温端口相吻合,摄温囊外壁与摄温端口的内壁相吻合密闭。
摄温囊可采用塑料、尼龙、高分子材料、不锈钢、铜、铝等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制作。
连接端口的端部设置承接口或者连接端口的端部设置内置螺纹或者连接端口的端部设置外置螺纹或者连接端口的端部设置法兰盘或者连接端口的端部设置活接头。
连接端口的连接形式根据管路设计的不同需要,制作不同的连接端口,以利于跟管路联接。
管主体两端的连接端口为异径端口。连接端口端部的外壁截面为圆形、矩形、多边形。
管主体两端连接端口的口径根据管路设计的不同需要,制作不同的连接端口口径,管主体两端连接端口的口径可以是同一口径,也可以是不同的口径。连接端口端部的外壁截面根据管路设计的不同需要,制作不同的连接端口端部的外壁截面。
管主体的摄温端口的端部设置封闭扣盖,封闭扣盖与摄温端口的端部相吻合联接。
在不使用时,用封闭扣盖将摄温端口封闭,防止管路中介质温度从摄温端口散失。封闭扣盖可采用与管主体和摄温囊相同的材料制作。
整体制作管主体,管主体的两端制作连接端口,管主体两端连接端口的内径轴心为同心轴;采用注塑、铸造、压铸等方式整体制作管主体。
管主体可采用塑料、尼龙、高分子材料、不锈钢、铜、铝等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制作。采用注塑、铸造、压铸等方式整体制作管主体。管主体两端连接端口的内径轴心制作成同一轴心,确保管路中的介质传输畅通。
管主体上部制作摄温端口,摄温端口的内径轴心与管主体的内径轴心相对垂直。整体制作摄温囊,摄温囊呈盲孔,摄温囊的一端部制作成封闭端,摄温囊的另一端部制作成开口端。摄温囊的一端部由摄温端口贯穿进入管主体,摄温囊与摄温端口构成一整体;把摄温囊与摄温端口构成一整体,可采用注塑、铸造、压铸以及粘结等方式整体制作。
摄温囊可采用塑料、尼龙、高分子材料、不锈钢、铜、铝等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制作。采用注塑、铸造、压铸等方式整体制作摄温囊。把摄温囊制作成盲孔并与摄温端口构成一整体,是为了防止管路中的介质从摄温端口渗漏。把摄温囊与摄温端口构成一整体,可采用注塑、铸造、压铸以及粘结等方式整体制作。
连接端口的内壁制作承接口或制作螺纹,连接端口的外壁制作螺纹;连接端口的端部制作法兰盘或者连接端口的端部制作活接头,法兰盘或活接头与连接端口构成一体。
管主体连接端口的连接方式根据管路的设计情况确定具体的联接方式,可采用承接口、螺纹、法兰盘、活接头等联接方式,必须使管路中的介质畅通的传输即可。
将管主体安装在输送管道上,使管主体两端的连接端口与输送管道相连接,输送管道内的介质从输送管道的一端经管主体传输到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使输送管道内的介质流经管主体,从摄温端口插入管主体的摄温囊的底部与流经管主体的介质密切接触。
在管主体上部摄温端口的摄温囊内设置测温仪器或传温设施,插入摄温囊内的测温仪器或传温设施的端部与摄温囊内壁相吻合,使流经管主体介质的温度通过摄温囊传导给测温仪器或传温设施。
测温仪器采用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或耦合电容,通过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或耦合电容反映出流经管主体介质的温度数据。
用温度计、温度传感器、耦合电容通过摄温囊对管路中的介质进行温度的检测,获得管路中介质温度的情况。
传温设施采用超导管或散热管,通过超导管或散热管提取流经管主体介质的温度,将提取的温度在传输管道外进行释放。
用超导管或散热管通过摄温囊提取管路中介质的温度,把获取出的温度由超导管或散热管在管路外释放,将所需的温度通过超导管或散热管传导到指定的场所释放出来。
本发明是摄温管及制作方法和提取温度的方法。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外观整洁,成本低、安装方便、连接可靠、用途较广。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低温,耐真空负压,密封效果好,不渗漏,不受管径限制,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管道,不影响管路介质输送,制作方法简单,容易安装,牢固可靠,减少维修费用,可广泛用于石油、冶金、化工、机械、航空、建筑、食品、制药、房屋建筑、供热采暖等多个领域中的流体、气体等介质输送管道上进行温度检测或提取流经介质的温度的作业。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图1摄温管的剖视2摄温管摄温囊的截面示意3摄温管承接口的示意4摄温管螺纹接口的示意5摄温管螺纹接口的示意6摄温管法兰接口的示意7摄温管异径接口的示意8摄温管活接头接口的示意9摄温管连接端口外壁截面的示意10摄温管封闭扣盖的示意11摄温管连接传输管道的示意12摄温管使用温度计的示意13摄温管使用温度传感器的示意14摄温管使用耦合电容的示意15摄温管使用超导管的示意16摄温管使用散热管的示意图1管主体,2摄温端口,3摄温囊,4连接端口,5螺纹,6法兰盘,7承接口,8活接头,9封闭扣盖,10输送管道,11测温仪器,12传温设施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管主体(1)呈桶状三通体,管主体(1)上部相对垂直设置摄温端口(2),管主体(1)两端相对平行设置连接端口(4)。
摄温端口(2)内沿摄温端口(2)内壁相对平行设置摄温囊(3),摄温囊(3)的底部置入管主体(1)内,摄温囊(3)与摄温端口(2)相吻合,如图1所示。
实施例2摄温囊(3)呈盲孔,摄温囊(3)的截面为圆形,摄温囊(3)的一端部插入管主体(1)内,摄温囊(3)的另一端部与摄温端口(2)相吻合,摄温囊(3)外壁与摄温端口(2)的内壁相吻合密闭,如图1、图2A所示。
实施例3摄温囊(3)呈盲孔,摄温囊(3)的截面为矩形,摄温囊(3)的一端部插入管主体(1)内,摄温囊(3)的另一端部与摄温端口(2)相吻合,摄温囊(3)外壁与摄温端口(2)的内壁相吻合密闭,如图1、图2B所示。
实施例4摄温囊(3)呈盲孔,摄温囊(3)的截面为椭圆形,摄温囊(3)的一端部插入管主体(1)内,摄温囊(3)的另一端部与摄温端口(2)相吻合,摄温囊(3)外壁与摄温端口(2)的内壁相吻合密闭,如图1、图2C所示。
实施例5摄温囊(3)呈盲孔,摄温囊(3)的截面为多边形,摄温囊(3)的一端部插入管主体(1)内,摄温囊(3)的另一端部与摄温端口(2)相吻合,摄温囊(3)外壁与摄温端口(2)的内壁相吻合密闭,如图1、图2D所示。
实施例6摄温囊(3)呈盲孔,摄温囊(3)的截面为多边形,摄温囊(3)的一端部插入管主体(1)内,摄温囊(3)的另一端部与摄温端口(2)相吻合,摄温囊(3)外壁与摄温端口(2)的内壁相吻合密闭,如图1、图2E所示。
实施例7连接端口(4)的端部设置承接口(7)。连接端口的连接形式根据管路设计的不同需要,制作不同的连接端口,以利于跟管路联接,如图3所示。
实施例8连接端口(4)的端部设置内置螺纹(5)。连接端口的连接形式根据管路设计的不同需要,制作不同的连接端口,以利于跟管路联接,如图4所示。
实施例9连接端口(4)的端部设置外置螺纹(5)。连接端口的连接形式根据管路设计的不同需要,制作不同的连接端口,以利于跟管路联接,如图5所示。
实施例10连接端口(4)的端部设置法兰盘(6)。连接端口的连接形式根据管路设计的不同需要,制作不同的连接端口,以利于跟管路联接,如图6所示。
实施例11连接端口(4)的端部设置活接头(8)。连接端口的连接形式根据管路设计的不同需要,制作不同的连接端口,以利于跟管路联接,如图8所示。
实施例12
管主体(1)两端的连接端口(4)为异径端口。管主体两端连接端口的口径根据管路设计的不同需要,制作不同的连接端口口径,管主体两端连接端口的口径可以是不同的口径,如图7所示。
实施例13连接端口(4)端部的外壁截面为圆形。连接端口端部的外壁截面根据管路设计的不同需要,制作不同的连接端口端部的外壁截面,如图1、图9A所示。
实施例14连接端口(4)端部的外壁截面为矩形。连接端口端部的外壁截面根据管路设计的不同需要,制作不同的连接端口端部的外壁截面,如图1、图9B所示。
实施例15连接端口(4)端部的外壁截面为多边形。连接端口端部的外壁截面根据管路设计的不同需要,制作不同的连接端口端部的外壁截面,如图1、图9C所示。
实施例16管主体(1)的摄温端口(2)的端部设置封闭扣盖(9),封闭扣盖(9)与摄温端口(2)的端部相吻合联接。
在不使用时,用封闭扣盖(9)将摄温端口(2)封闭,防止管路中介质温度从摄温端口(2)散失。封闭扣盖(9)可采用与管主体(1)和摄温囊(3)相同的材料制作,如图10所示。
实施例17整体制作管主体(1),管主体(1)的两端制作连接端口(4),管主体(1)两端连接端口(4)的内径轴心为同心轴,采用注塑方式整体制作管主体(1)。
管主体(1)两端连接端口(4)的内径轴心制作成同一轴心,确保管路中的介质传输畅通,如图1、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10所示。
实施例18整体制作管主体(1),管主体(1)的两端制作连接端口(4),管主体(1)两端连接端口(4)的内径轴心为同心轴,采用铸造方式整体制作管主体(1)。
管主体(1)两端连接端口(4)的内径轴心制作成同一轴心,确保管路中的介质传输畅通,如图1、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10所示。
实施例19整体制作管主体(1),管主体(1)的两端制作连接端口(4),管主体(1)两端连接端口(4)的内径轴心为同心轴,采用压铸方式整体制作管主体(1)。
管主体(1)两端连接端口(4)的内径轴心制作成同一轴心,确保管路中的介质传输畅通,如图1、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10所示。
实施例20管主体(1)上部制作摄温端口(2),摄温端口(2)的内径轴心与管主体(1)的内径轴心相对垂直。
整体制作摄温囊(3),摄温囊(3)呈盲孔,摄温囊(3)的一端部制作成封闭端,摄温囊(3)的另一端部制作成开口端。
摄温囊(3)的一端部由摄温端口(2)贯穿进入管主体(1),摄温囊(3)与摄温端口(2)构成一整体。把摄温囊与摄温端口构成一整体,可采用注塑方式整体制作,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10所示。
实施例21管主体(1)上部制作摄温端口(2),摄温端口(2)的内径轴心与管主体(1)的内径轴心相对垂直。
整体制作摄温囊(3),摄温囊(3)呈盲孔,摄温囊(3)的一端部制作成封闭端,摄温囊(3)的另一端部制作成开口端。
摄温囊(3)的一端部由摄温端口(2)贯穿进入管主体(1),摄温囊(3)与摄温端口(2)构成一整体。把摄温囊与摄温端口构成一整体,可采用铸造方式整体制作,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10所示。
实施例22管主体(1)上部制作摄温端口(2),摄温端口(2)的内径轴心与管主体(1)的内径轴心相对垂直。
整体制作摄温囊(3),摄温囊(3)呈盲孔,摄温囊(3)的一端部制作成封闭端,摄温囊(3)的另一端部制作成开口端。
摄温囊(3)的一端部由摄温端口(2)贯穿进入管主体(1),摄温囊(3)与摄温端口(2)构成一整体。把摄温囊与摄温端口构成一整体,可采用压铸方式整体制作,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10所示。
实施例23管主体(1)上部制作摄温端口(2),摄温端口(2)的内径轴心与管主体(1)的内径轴心相对垂直。
整体制作摄温囊(3),摄温囊(3)呈盲孔,摄温囊(3)的一端部制作成封闭端,摄温囊(3)的另一端部制作成开口端。
摄温囊(3)的一端部由摄温端口(2)贯穿进入管主体(1),摄温囊(3)与摄温端口(2)构成一整体。把摄温囊与摄温端口构成一整体,可采用粘结方式整体制作,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10所示。
实施例24连接端口(2)的内壁制作承接口(7)。管主体连接端口的连接方式根据管路的设计情况确定具体的联接方式,可采用承接口(7)联接方式,必须使管路中的介质畅通的传输即可,如图3所示。
实施例25连接端口(2)的内壁制作螺纹(5)。管主体连接端口的连接方式根据管路的设计情况确定具体的联接方式,可采用螺纹(5)联接方式,必须使管路中的介质畅通的传输即可,如图4所示。
实施例26连接端口(2)的外壁制作螺纹(5)。管主体连接端口的连接方式根据管路的设计情况确定具体的联接方式,可采用螺纹(5)联接方式,必须使管路中的介质畅通的传输即可,如图5所示。
实施例27连接端口(2)的端部制作法兰盘(6),法兰盘(6)与连接端口(2)构成一体。管主体连接端口的连接方式根据管路的设计情况确定具体的联接方式,可采用法兰盘(6)联接方式,必须使管路中的介质畅通的传输即可,如图6所示。
实施例28连接端口(2)的端部制作活接头(8),活接头(8)与连接端口(2)构成一体。管主体连接端口的连接方式根据管路的设计情况确定具体的联接方式,可采用活接头(8)联接方式,必须使管路中的介质畅通的传输即可,如图8所示。
实施例29将管主体(1)安装在输送管道(10)上,使管主体(1)两端的连接端口(4)与输送管道(10)相连接,输送管道(10)内的介质从输送管道(10)的一端经管主体(1)传输到输送管道(10)的另一端,使输送管道(10)内的介质流经管主体(1),从摄温端口(2)插入管主体(1)的摄温囊(3)的底部与流经管主体(1)的介质密切接触,如图11所示。
实施例30在管主体(1)上部摄温端口(2)的摄温囊(3)内设置测温仪器(11),插入摄温囊(3)内的测温仪器(11)的端部与摄温囊(3)内壁相吻合,使流经管主体(1)介质的温度通过摄温囊(3)传导给测温仪器(11)。
测温仪器(11)采用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或耦合电容,通过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或耦合电容反映出流经管主体(1)介质的温度数据。
用温度计通过摄温囊对管路中的介质进行温度的检测,获得管路中介质温度的情况,如图12所示。
实施例31在管主体(1)上部摄温端口(2)的摄温囊(3)内设置测温仪器(11),插入摄温囊(3)内的测温仪器(11)的端部与摄温囊(3)内壁相吻合,使流经管主体(1)介质的温度通过摄温囊(3)传导给测温仪器(11)。
测温仪器(11)采用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反映出流经管主体(1)介质的温度数据。用温度传感器通过摄温囊对管路中的介质进行温度的检测,获得管路中介质温度的情况,如图13所示。
实施例32在管主体(1)上部摄温端口(2)的摄温囊(3)内设置测温仪器(11),插入摄温囊(3)内的测温仪器(11)的端部与摄温囊(3)内壁相吻合,使流经管主体(1)介质的温度通过摄温囊(3)传导给测温仪器(11)。
测温仪器(11)采用耦合电容,通过耦合电容反映出流经管主体(1)介质的温度数据。用耦合电容通过摄温囊对管路中的介质进行温度的检测,获得管路中介质温度的情况,如图14所示。
实施例33在管主体(1)上部摄温端口(2)的摄温囊(3)内设置传温设施(12),插入摄温囊(3)内的传温设施(12)的端部与摄温囊(3)内壁相吻合,使流经管主体(1)介质的温度通过摄温囊(3)传导给传温设施(12)。
传温设施(12)采用超导管,通过超导管提取流经管主体(1)介质的温度,将提取的温度在传输管道(10)外进行释放。
用超导管通过摄温囊提取传输管道(10)中介质的温度,把获取出的温度由超导管在传输管道(10)外释放,将所需的温度通过超导管传导到指定的场所释放出来,如图15所示。
实施例34在管主体(1)上部摄温端口(2)的摄温囊(3)内设置传温设施(12),插入摄温囊(3)内的传温设施(12)的端部与摄温囊(3)内壁相吻合,使流经管主体(1)介质的温度通过摄温囊(3)传导给传温设施(12)。
传温设施(12)采用散热管,通过散热管提取流经管主体(1)介质的温度,将提取的温度在传输管道(10)外进行释放。
用散热管通过摄温囊提取传输管道(10)中介质的温度,把获取出的温度由散热管在传输管道(10)外释放,将所需的温度通过散热管传导到指定的场所释放出来,如图16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摄温管,其特征是管主体(1)呈桶状三通体,管主体(1)上部相对垂直设置摄温端口(2),管主体(1)两端相对平行设置连接端口(4);摄温端口(2)内沿摄温端口(2)内壁相对平行设置摄温囊(3),摄温囊(3)的底部置入管主体(1)内,摄温囊(3)与摄温端口(2)相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摄温囊(3)呈盲孔,摄温囊(3)的截面为圆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摄温囊(3)的一端部插入管主体(1)内,摄温囊(3)的另一端部与摄温端口(2)相吻合,摄温囊(3)外壁与摄温端口(2)的内壁相吻合密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端口(4)的端部设置承接口(7)或者连接端口(4)的端部设置内置螺纹(5)或者连接端口(4)的端部设置外置螺纹(5)或者连接端口(4)的端部设置法兰盘(6)或者连接端口(4)的端部设置活接头(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主体(1)两端的连接端口(4)为异径端口;连接端口(4)端部的外壁截面为圆形、矩形、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主体(1)的摄温端口(2)的端部设置封闭扣盖(9),封闭扣盖(9)与摄温端口(2)的端部相吻合联接。
6.一种摄温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整体制作管主体(1),管主体(1)的两端制作连接端口(4),管主体(1)两端连接端口(4)的内径轴心为同心轴,采用注塑、铸造、压铸等方式整体制作管主体(1);管主体(1)上部制作摄温端口(2),摄温端口(2)的内径轴心与管主体(1)的内径轴心相对垂直;整体制作摄温囊(3),摄温囊(3)呈盲孔,摄温囊(3)的一端部制作成封闭端,摄温囊(3)的另一端部制作成开口端;摄温囊(3)的一端部由摄温端口(2)贯穿进入管主体(1),摄温囊(3)与摄温端口(2)构成一整体;把摄温囊与摄温端口构成一整体,可采用注塑、铸造、压铸以及粘结等方式整体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温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连接端口(2)的内壁制作承接口(7)或制作螺纹(5),连接端口(2)的外壁制作螺纹(5);连接端口(2)的端部制作法兰盘(6)或者连接端口(4)的端部制作活接头(8),法兰盘(6)或活接头(8)与连接端口(2)构成一体。
8.一种摄温管的提取温度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管主体(1)安装在输送管道(10)上,使管主体(1)两端的连接端口(4)与输送管道(10)相连接,输送管道(10)内的介质从输送管道(10)的一端经管主体(1)传输到输送管道(10)的另一端,使输送管道(10)内的介质流经管主体(1),从摄温端口(2)插入管主体(1)的摄温囊(3)的底部与流经管主体(1)的介质密切接触;在管主体(1)上部摄温端口(2)的摄温囊(3)内设置测温仪器(11)或传温设施(12),插入摄温囊(3)内的测温仪器(11)或传温器械的端部与摄温囊(3)内壁相吻合,使流经管主体(1)介质的温度通过摄温囊(3)传导给测温仪器(11)或传温设施(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温管的提取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温仪器(11)采用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或耦合电容,通过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或耦合电容反映出流经管主体(1)介质的温度数据;传温设施(12)采用超导管或散热管,通过超导管或散热管提取流经管主体(1)介质的温度,将提取的温度在传输管道(10)外进行释放。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摄温管及制作方法和提取温度的方法。管主体呈桶状三通体,管主体上部相对垂直设置摄温端口,管主体两端相对平行设置连接端口,摄温端口内沿摄温端口内壁相对平行设置摄温囊,摄温囊与摄温端口相吻合,摄温囊的一端部插入管主体内,摄温囊的另一端部与摄温端口相吻合,摄温囊外壁与摄温端口的内壁相吻合密闭。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外观整洁,成本低,密封效果好,不渗漏,不受管径限制,不影响管路介质的输送,制作方法简单,容易安装,牢固可靠,减少维修费用,可广泛用于石油、冶金、化工、机械、航空、建筑、食品、制药、房屋建筑、供热采暖等多个领域中的流体、气体等介质输送管道上进行温度检测或提取流经介质的温度的作业。
文档编号G01K13/02GK1598510SQ200410020389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1日
发明者胡首信 申请人:胡首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