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保温砖醇基铸造涂料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5822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保温砖醇基铸造涂料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保温砖醇基铸造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铝镁尖晶石15-20、废保温砖13-16、海泡石9-11、白泥1-3、云母粉65-80、抗氧剂10100.2-0.5、二氧化硅0.4-0.6、竹炭12-14、酚醛树脂2-4、尿素3-5、六亚甲基四胺3-6、乙醇45-65、助剂4-7;本发明将废保温砖、竹炭等加以改性后添加到原料中,制得的涂料具有耐高温、强度高等优点,而且还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很高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废保温砖醇基铸造涂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铸造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保温砖醇基铸造涂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铸造涂料是指用来涂敷在型腔或砂芯表面,以改变其表面耐火度、化学稳定性、抗 金属冲刷性、抗粘砂性等性能的铸造辅助材料,它是由多种性质不同的材料组成的分散系, 其组成主要包括耐火材料、悬浮剂、载体、粘结剂及特殊添加剂等组成。作用于铸件时要求 涂料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工作性能、质量稳定性以及施涂重现性,一方面可以起到隔热,均 衡温度,免除金属液的冲击腐蚀性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铸件产品因局部冷却过快而 造成的开裂、砂眼、白口铁形成等缺陷。铸造涂料种类繁多,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水基涂料 和醇基涂料。其中醇基涂料在涂覆后经点燃既可固化,不需烘干,能缩短生产周期,简化工 艺,减少烘干设备投资,是被铸造界广为使用的一种快干涂料,已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铸 件的生产中。
[0003] 然而现有技术中醇基铸造涂料有诸多缺陷,比如:悬浮稳定性较差、在长途运输和 存放过程中易分层、耐高温性能较差、硬度低、化学稳定性差、抗金属冲刷性能低、抗粘砂性 弱等,使得醇基铸造涂料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废保温砖醇基铸造涂料及其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 术的不足。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废保温砖醇基铸造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铝镁尖晶石 15-20、废保温砖13-16、海泡石9-11、白泥1-3、云母粉65-80、抗氧剂1010 0. 2-0. 5、二氧化 硅0. 4-0. 6、竹炭12-14、酚醛树脂2-4、尿素3-5、六亚甲基四胺3-6、乙醇45-65、助剂4-7。
[0006] 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贝壳20-25、海泡石35-45、锆英石55-75、 硅烷偶联剂KH-5701. 4-4. 6、二甲基硅油0· 4-0. 7、二茂铁1. 2-3. 2、氧化铁粉2-5、煤焦油 3-5、木质素磺酸钙0. 3-0. 6、纳米碳化硅粉0. 1-0. 3、碳酸钙2. 3-4. 7、聚乙烯醇5-7、适量 水,其制备方法是将贝壳、海泡石、锆英石放入煅烧炉中在550-680°C下煅烧2-3小时,取 出,放入8-1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4-5小时,过滤取出,用清水反复洗涤,烘干粉碎,加水搅 拌成浆,同时,加入氧化铁粉、木质素磺酸钙研磨,喷雾干燥制得干燥粉;将二甲基硅油、二 茂铁加入到硅烷偶联剂KH-570中搅拌至溶解,加入纳米碳化硅粉、煤焦油、碳酸钙继续搅 拌10-20分钟,制得浆体;将上述制得的干燥粉和浆体混合搅拌20-40分钟,再加入其他剩 余成分加水研磨造粒,烘干即得。
[0007] 所述的一种废保温砖醇基铸造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竹炭放入10-15%的醋酸溶液中浸泡3-6小时,取出,用清水反复洗涤,再放入 5-8%醋酸钠溶液中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反复洗涤,烘干粉碎,制得改性的竹炭粉; (2) 将上述步骤制得的改性竹炭粉与云母粉、1/4重量的乙醇一起搅拌成浆并加热至 140-160°C,加入保持温度搅拌1-2小时,冷却至50-60°C加入尿素研磨30-40分钟,喷雾干 燥制得干燥粉; (3) 将废保温砖、海泡石放入煅烧炉中于560-670°C下煅烧处理1-3小时,取出冷却至 室温粉碎,与1/5重量的乙醇搅拌均匀,静置10-12小时,然后加入二氧化硅、酚醛树脂、六 亚甲基四胺加热至70-80°C搅拌30-40分钟; (4) 将铝镁尖晶石投入反应釜中,加入白泥、剩余量的乙醇搅拌研磨10-15分钟,再加 入步骤(2)、(3)产物、抗氧剂1010、助剂,同时将反应釜温度缓慢升至75-85°C,保持温度搅 拌20-40分钟,研磨直至细度达到50 μ m以下即可。
[0008] 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废保温砖、竹炭等加以改性后添加到原料中,制 得的涂料具有耐高温、强度高等优点,而且还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很高的推 广和使用价值;本发明制备过程成本造价低、节能环保、工艺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所述的一种废保温砖醇基铸造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铝镁 尖晶石17、废保温砖15、海泡石9、白泥1、云母粉70、抗氧剂1010 0. 5、二氧化硅0. 4、竹炭 12、酚醛树脂2、尿素5、六亚甲基四胺3、乙醇45、助剂4。
[0010] 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贝壳23、海泡石39、锆英石57、硅烷偶联剂 KH-5703. 4、二甲基硅油0. 4、二茂铁3. 2、氧化铁粉2、煤焦油3、木质素磺酸钙0. 3、纳米碳 化硅粉0. 3、碳酸钙2. 3、聚乙烯醇5、适量水,其制备方法是将贝壳、海泡石、锆英石放入煅 烧炉中在550-680°C下煅烧2-3小时,取出,放入8-1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4-5小时,过滤取 出,用清水反复洗涤,烘干粉碎,加水搅拌成浆,同时,加入氧化铁粉、木质素磺酸钙研磨,喷 雾干燥制得干燥粉;将二甲基硅油、二茂铁加入到硅烷偶联剂KH-570中搅拌至溶解,加入 纳米碳化硅粉、煤焦油、碳酸钙继续搅拌10-20分钟,制得浆体;将上述制得的干燥粉和浆 体混合搅拌20-40分钟,再加入其他剩余成分加水研磨造粒,烘干即得。
[0011] 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竹炭放入10-15%的醋酸溶液中浸泡3-6小时,取出,用清水反复洗涤,再放入 5-8%醋酸钠溶液中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反复洗涤,烘干粉碎,制得改性的竹炭粉; (2) 将上述步骤制得的改性竹炭粉与云母粉、1/4重量的乙醇一起搅拌成浆并加热至 140-160°C,加入保持温度搅拌1-2小时,冷却至50-60°C加入尿素研磨30-40分钟,喷雾干 燥制得干燥粉; (3) 将废保温砖、海泡石放入煅烧炉中于560-670°C下煅烧处理1-3小时,取出冷却至 室温粉碎,与1/5重量的乙醇搅拌均匀,静置10-12小时,然后加入二氧化硅、酚醛树脂、六 亚甲基四胺加热至70-80°C搅拌30-40分钟; (4) 将铝镁尖晶石投入反应釜中,加入白泥、剩余量的乙醇搅拌研磨10-15分钟,再加 入步骤(2)、(3)产物、抗氧剂1010、助剂,同时将反应釜温度缓慢升至75-85°C,保持温度搅 拌20-40分钟,研磨直至细度达到50 μ m以下即可。
[0012] 通过上述实施例加工得到的铸造涂料的技术指标如下: (1)涂层耐磨性:0.621 ;
【权利要求】
1. 一种废保温砖醇基铸造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铝镁尖晶石 15-20、废保温砖13-16、海泡石9-11、白泥1-3、云母粉65-80、抗氧剂1010 0. 2-0. 5、二氧化 硅0. 4-0. 6、竹炭12-14、酚醛树脂2-4、尿素3-5、六亚甲基四胺3-6、乙醇45-65、助剂4-7 ; 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贝壳20-25、海泡石35-45、锆英石55-75、硅烷偶联剂 KH-5701. 4-4. 6、二甲基硅油0· 4-0. 7、二茂铁1. 2-3. 2、氧化铁粉2-5、煤焦油3-5、木质素 磺酸钙〇. 3-0. 6、纳米碳化硅粉0. 1-0. 3、碳酸钙2. 3-4. 7、聚乙烯醇5-7、适量水,其制备方 法是将贝壳、海泡石、锆英石放入煅烧炉中在550-680°C下煅烧2-3小时,取出,放入8-12% 的盐酸溶液中浸泡4-5小时,过滤取出,用清水反复洗涤,烘干粉碎,加水搅拌成浆,同时, 加入氧化铁粉、木质素磺酸钙研磨,喷雾干燥制得干燥粉;将二甲基硅油、二茂铁加入到硅 烷偶联剂KH-570中搅拌至溶解,加入纳米碳化硅粉、煤焦油、碳酸钙继续搅拌10-20分钟, 制得浆体;将上述制得的干燥粉和浆体混合搅拌20-40分钟,再加入其他剩余成分加水研 磨造粒,烘干即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保温砖醇基铸造涂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骤: (1) 将竹炭放入10-15%的醋酸溶液中浸泡3-6小时,取出,用清水反复洗涤,再放入 5-8%醋酸钠溶液中浸泡2-4小时,取出,用清水反复洗涤,烘干粉碎,制得改性的竹炭粉; (2) 将上述步骤制得的改性竹炭粉与云母粉、1/4重量的乙醇一起搅拌成浆并加热至 140-160°C,加入保持温度搅拌1-2小时,冷却至50-60°C加入尿素研磨30-40分钟,喷雾干 燥制得干燥粉; (3) 将废保温砖、海泡石放入煅烧炉中于560-670°C下煅烧处理1-3小时,取出冷却至 室温粉碎,与1/5重量的乙醇搅拌均匀,静置10-12小时,然后加入二氧化硅、酚醛树脂、六 亚甲基四胺加热至70-80°C搅拌30-40分钟; (4) 将铝镁尖晶石投入反应釜中,加入白泥、剩余量的乙醇搅拌研磨10-15分钟,再加 入步骤(2)、(3)产物、抗氧剂1010、助剂,同时将反应釜温度缓慢升至75-85°C,保持温度搅 拌20-40分钟,研磨直至细度达到50 μ m以下即可。
【文档编号】B22C3/00GK104117625SQ201410291824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6日
【发明者】黄浩 申请人: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