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棉胶包埋法及在断层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66984阅读:1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火棉胶包埋法及在断层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外科采用火棉胶包埋的一种方法及其在断层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火棉胶(Colloidion,Nitrocellulose or Soluble gun cotton)包埋法技术是一种对单一组织或器官(如神经组织或心脏)标本进行固定、脱水、浸透、包埋、硬化、制块和切片的方法;只限于组织学,光镜下3×3mm或5×5mm视野的观察。组织包埋块体积一般在2×3×3mm或3×5×5mm厚,不能反映临床意义重大的局部断层解剖学关系;如神经与血管的配布关系,神经、血管和脏器的配布的断层解剖学关系。
断层解剖学(Sectional anatomy)是用断层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目前国内的断层解剖学的研究方法有1、冷冻切片技术(Cryotomy),是人体断层标本制备的常规方法,其基本步骤有①取材,尸体的整体或局部;②固定,用10%甲醛固定6个月以上;③标线;④冷冻;⑤切片,用木工锯或带锯机制成断层标本,亦可用大型冷冻切片机或铣床进行铣削,或用刨子等其他工具制作。
2、生物塑化技术(Plastination),是选用某些渗透性能好的液态高分子多聚化合物为单体作为塑化剂,置换组织细胞内的水分进行聚会固化,整个塑化过程基本包括①固定,用甲醛动脉灌注固定;②脱水,通常以丙酮为脱水剂;③真空浸渍,在负压或真空条件下,以塑化剂置换组织的丙酮;④硬化处理;⑤塑化切片,用线锯制成断层标本。
断层解剖学的研究以上方法存在的问题如下
①冷冻锯切,切片厚度一般在1-2cm,随着临床磁共振图像的发展,扫描层越来越薄,与之匹配的断层切片趋向薄型化。对于1-2cm厚度的断层结构以不能满足影像学和外科学的发展需要,不能提供翔实的,特别是匹配磁共振图像的断层切片资料和疑难手术入路资料;磁共振图像扫描层一般为1.0-3.0mm。
②冷冻铣刨,不能保留铣刨掉的标本,只能对底物进行拍照或经计算机处理获取模拟资料。
③生物塑化线锯,断层切片厚度为1.2mm,锯路损耗在0.3mm以上;不能真实反映切片的连续性。塑化技术设备条件要求高、费用贵,目前国内尚未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目的。
火棉胶包埋法,包埋法步骤①取材标本经甲醛固定后尸体的任何部位;②标本脱钙将设计好的取材标本用10%盐酸浸泡15-30天,直至骨组织可用针刺人为止;③将火棉胶包埋法与德国产L型切片机结合制备连续断层切片。
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实现火棉胶包埋法技术在断层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其关键在于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技术创新把火棉胶包埋法、断层解剖组织块脱钙和德国产浸酒L型切片机(JUNG AG.)整合制备断层解剖切片。
1、有别于一般的组织切片,特别是不同于目前国内的断层解剖切片。
2、本技术研制的断层解剖切片具有连续性,无锯耗,可任意选择切片的薄厚匹配磁共振图像(MRI);切片薄厚选择范围在25μm-3.0mm,一般磁共振图像扫描层在1.0-3.0mm。
3、本技术研制的断层解剖切片能清晰展示断层解剖的任何毗邻结构如人体颅脑、眼眶或视器、脊柱区、四肢关节、盆部等与临床关系密切的复杂结构及其毗邻关系,能能反映临床意义重大的局部断层解剖学关系;如神经与血管的配布关系,神经、血管和脏器的配布的断层解剖学关系。
4、技术研制的断层解剖切片观察范围比一般组织片大5-10倍,比一般断层解剖切片厚度小10-20倍。
5、优化了火棉胶切片的保存方法(参见前述火棉胶断层解剖切片的保存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火棉胶包埋法,包埋法步骤①取材标本经甲醛固定后尸体的任何部位,如头颅、脊柱区、盆部、四肢关节等;②标本脱钙将设计好的取材标本用10%盐酸浸泡15-30天,直至骨组织可用针刺人为止;③将火棉胶包埋法与德国产L型切片机结合制备连续断层切片。
实施例2、火棉胶包埋法,在实施例1基础上,取材体积范围在(50×50×50mm)至(180×180×150mm),切片厚度设置在(0.5-1.0mm),或设置在(25-100μm)。
实施例3、火棉胶包埋法在断层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在实施例1或2基础上,断层解剖组织块制备和包埋步骤①断层解剖组织块脱钙;②冲洗将脱钙组织块取出后,用循环水冲洗24小时;③常规脱水;④浸胶将脱水后的组织块先浸入5%火棉胶中,在真空箱内以66kPa的压力抽真空30分钟,静置1天后,再抽真空,再静置1天后浸入8%火棉胶中;以同样条件抽真空2次。
⑤包埋与制块用15%火棉胶作为包埋剂,包埋块的形成约15-30天(这个时间主要取决于火棉胶溶剂的蒸发速度)。将包埋块置人70%酒精中硬化保存。
实施例4、火棉胶包埋法在断层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在实施例3基础上,断层解剖切片的制备方法将上述火棉胶包埋块焊接到德国产浸酒L型切片机的焊托盘上,焊托盘最大直径为(200mm),焊托盘平面至切片刀距离为(180mm);取材体积范围设定在(50×50×50mm)至(180×180×150mm),切片展示范围亦在(50×50×50mm)至(180×180×150mm)内。
应用实例实例1、1998年至2000年对20例颅底鞍区(海绵窦及其脑神经、颈内动脉和蝶窦),3例脊柱区(腰部椎间盘、椎间盘关节、椎管内脊神经根)进行了实验研究。2000年首次在国内公开发表了该技术方法论文《火棉胶包埋法在制备断层解剖学标本上的应用》(参见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年第18卷第1期第91页)。
实例2、2000年至2003年完成9例尸脑火棉胶断层解剖连续切片,并将断层解剖与磁共振图像(MRI)结合,发表学术论文2篇。
①《颞叶内侧结构的断层解剖学研究》(参见中国断层影像解剖学杂志,2000年第4卷第1期第9-12页);②《颞叶内侧结构的断层解剖与MRI的对照研究》(参见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年第21卷第1期30-32页。
实例3、2002年至今完成成人头颈静脉孔区7例、眼眶(视器)50例、膝关节8例火棉胶断层解剖连续切片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如下①《膝后外侧部结构的断层解剖及临床意义》,解剖学杂志,2003年第26卷第5期第480-483页。
②《肌锥间隙的断层解剖》,解剖学杂志,2003年第26卷第4期第381-385页。
③《颈静脉孔区的薄层断层解剖研究》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年第21卷第5期第451-453页。
④《视神经的断层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年第21卷第5期第454-456页。
⑤《膝关节横断面解剖及临床意义》,第三届全国解剖与临床学时研讨会,黄山,解剖与临床杂志论文汇编第34-36页。
⑥《内耳道底的断层解剖研究》,第三届全国解剖与临床学时研讨会,黄山,解剖与临床杂志论文汇编第36-37页。
⑦《火棉胶切片标本盒装的保存方法,》第三届全国解剖与临床学时研讨会,黄山,解剖与临床杂志论文汇编第265-266页。
实例4、中国著名解剖学家、山东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刘树伟教授,在2004年7月18日李云生博士生导师推荐书中有这样的评价“李云生教授在临床解剖学领域著述颇丰,已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尤其在利用火棉胶切片技术开展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方面独树一帜,……”(参见复印资料)。
权利要求
1.一种火棉胶包埋法,其特征在于包埋法步骤①取材标本经甲醛固定后尸体的任何部位;②标本脱钙将设计好的取材标本用10%盐酸浸泡(15-30)天,直至骨组织可用针刺入为止;③将火棉胶包埋法与德国产L型切片机结合制备连续断层切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棉胶包埋法,其特征在于取材体积范围在(50×50×50mm至180×180×150mm),切片厚度设置在(0.5-1.0mm),或设置在(25-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棉胶包埋法在断层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断层解剖组织块制备和包埋步骤①断层解剖组织块脱钙;②冲洗将脱钙组织块取出后,用循环水冲洗24小时;③常规脱水;④浸胶将脱水后的组织块先浸入(5%)火棉胶中,在真空箱内以(66kPa)的压力抽真空30分钟,静置1天后,再抽真空,再静置1天后浸入(8%)火棉胶中;以同样条件抽真空2次;⑤包埋与制块用15%火棉胶作为包埋剂,将包埋块置入(70%)酒精中硬化保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棉胶包埋法在断层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断层解剖切片的制备方法将上述火棉胶包埋块焊接到德国产浸酒L型切片机的焊托盘上,焊托盘最大直径为(200mm),焊托盘平面至切刀距离为(180mm);取材体积范围设定在(50×50×50mm)至(180×180×150mm),切片展示范围亦在(50×50×50mm)至(180×180×150mm)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涉及外科采用火棉胶包埋的一种方法及其在断层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火棉胶包埋法,步骤①取材标本经甲醛固定后尸体的任何部位;②标本脱钙将设计好的取材标本用10%盐酸浸泡15-30天;③将火棉胶包埋法与L型切片机结合制备连续断层切片。效果有别于一般的组织切片;所研制的断层解剖切片具有连续性,无锯耗,可任意选择切片的薄厚匹配磁共振图像;切片薄厚选择范围在25μm-3.0mm;研制的断层解剖切片能清晰展示断层解剖的任何毗邻结构,能反映临床意义重大的局部断层解剖学关系;断层解剖切片观察范围比一般组织片大5-10倍,比一般断层解剖切片厚度小10-20倍,优化了火棉胶切片的保存方法。
文档编号G01N1/04GK1587961SQ20041007223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9日
发明者李云生 申请人:李云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