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智能热量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7990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Ic卡智能热量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仪器仪表制造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集中供暖的热量计量表。
背景技术
目前,煤气、水、电的供应都是按表计量收费,用量与收费一致,作为另一种商品的热量,却依然保留着福利供暖或按面积收费的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如冷热不均、能源浪费及热费收缴困难。现有的热量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质量不稳定,难以长期可靠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造价低,性能稳定、可靠的智能热量表。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方案是采用温度传感器、模拟信号调理器、微处理器、流量传感器、液晶显示器、非接触式IC卡和阀门构成智能热量表,其中温度传感器通过模拟信号调理器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流量传感器、液晶显示器和阀门,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2、3脚,流量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50、51、52脚,阀门的控制端连接微处理器的40、41脚,微处理器的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6、37、38、39脚分别连接液晶显示器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脚。工作时,温度传感器将采集的热量信号送入模拟信号调理器,完成放大、滤波和自校准,微处理器从模拟信号调理器中读取温度数据,并接收来自流量传感器的信号,经积分运算,得到累计热量,然后送入液晶显示器显示,非接触式IC卡用于仪表初始化、校准、抄表,与阀门配合使用时,能够实现预付费热量表充值和定量控制。
本实用新型仅含有两块芯片,即模拟信号调理器和微处理器,电路简单,明显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了仪表成本。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电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温度传感器1、模拟信号调理器2、微处理器3、流量传感器4、液晶显示器5、非接触式IC卡6和阀门7构成,其中温度传感器1通过模拟信号调理器2连接微处理器3,微处理器3分别连接流量传感器4、液晶显示器5和阀门7,模拟信号调理器2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3的2、3脚,流量传感器4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3的50、51、52脚,阀门7的控制端连接微处理器3的40、41脚,微处理器3的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6、37、38、39脚分别连接液晶显示器5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脚。
权利要求1.一种IC卡智能热量表,其特征在于它由温度传感器、模拟信号调理器、微处理器、流量传感器、液晶显示器、非接触式IC卡和阀门构成智能热量表,其中温度传感器通过模拟信号调理器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流量传感器、液晶显示器和阀门,模拟信号调理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2、3脚,流量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50、51、52脚,阀门的控制端连接微处理器的40、41脚,微处理器的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6、37、38、39脚分别连接液晶显示器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脚。
专利摘要一种IC卡智能热量表,属于仪器仪表制造技术领域,它由温度传感器、模拟信号调理器、微处理器、流量传感器、液晶显示器、非接触式IC卡和阀门构成智能热量表,其中温度传感器通过模拟信号调理器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流量传感器、液晶显示器和阀门。工作时,温度传感器将采集的热量信号送入模拟信号调理器,完成放大、滤波和自校准,微处理器从模拟信号调理器中读取温度数据,并接收来自流量传感器的信号,经处理后送入液晶显示器显示。本实用新型仅含有两块芯片,即模拟信号调理器和微处理器,电路简单,明显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了仪表成本。
文档编号G01K17/00GK2697618SQ200420011779
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9日
发明者蔡培国 申请人:吉林省中安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