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码器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7982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编码器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码器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控制现场编码器被广泛使用,其主要对旋转机械的转速进行精密测量。为满足精密测量的要求,编码器和电机转轴要具有好的同心度,通常使用一个安装支架来安装编码器。现有安装支架的结构是一个圆盒状的整体加工件,只有安装功能,没有调节功能。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电机外壳和转轴存在位置公差、形状公差等因素,而安装支架又没有调节功能,使得这种安装支架很难保证编码器和电机转轴轴线重合,导致联轴器扭曲变形和对测速码盘施加压力的问题,从而频繁造成联轴器折断和编码器的损坏。编码器设计时要求径向偏差< O. 1mm,角度偏差< I. 5°,但却忽视了现场环境的影响,若使用现有配套提供的安装底座及支架,根本无法达到其设计要求,安装后出现支架 位置偏移、支架与编码器可调间隙小等缺陷,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位置可调,适用于不同类型编码器的编码器安装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编码器安装支架,包含本体I、本体II ;所述本体I和本体II形成“L”型;所述本体I上中心线不在同一圆周上的弧形导槽,几何特征中心处设有开孔;所述本体II上设有中心线互相平行的导槽;所述本体I和本体II结合处设有过渡倒圆角,本体II上设有过渡倒圆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的电机支架本体上开有导槽,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编码器的拆卸和安装,另外当编码器的尺寸规格发生变化时,只需选择本体I上其它圆弧导槽进行编码器固定即可。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本体I和本体II结合处有过渡倒角;所述本体II上有过渡倒角;有效的避免了应力集中。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编码器安装支架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编码器安装支架的主视图;其中本体I ;本体II ;1、外圆弧导槽;2、内圆弧导槽;3、开孔;4、倒圆角;5、倒圆角;6、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编码器安装支架,包含本体I、本体II ;所述本体I和本体II形成“L”型;所述本体I上有外圆弧导槽I、内圆弧导槽2和开孔3 ;所述本体II上有导槽6 ;所述本体I和本体II结合处有过渡倒角4 ;所述本体II上有过渡倒角5。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编码器安装支架,通过在本体I和本体II上开有导槽,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电机的拆卸和安装,另外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的编码器 的固定。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编码器安装支架,在所述本体I和本体II结合处有过渡倒角;所述本体II上有过渡倒角;有效的避免了应力集中。
权利要求1.一种编码器安装支架,包含本体I、本体II ;所述本体I和本体II形成“L”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上有开孔和中心线不在同一圆周上的弧形导槽,所述本体II上有导槽;所述本体I和本体II结合处有过渡倒角;所述本体II上有过渡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编码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上中心线不在同一圆周上的弧形导槽,几何特征中心处设有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编码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I上设有中心线互相平行的导槽。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编码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和本体II结合处设有过渡倒圆角,本体II上设有过渡倒圆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编码器安装支架,包含本体I、本体II;所述本体I和本体II形成“L”型;所述本体I上有开孔和弧形导槽;所述本体II上有导槽;所述本体I和本体II结合处有过渡倒角;所述本体II上有过渡倒角;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编码器安装支架,通过在本体I和本体II上设置的导槽,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编码器的需要,节省了不同类型编码器需配备不同安装支架所需的费用。
文档编号G01P1/00GK202676722SQ20122018085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
发明者武保强, 许宇翔 申请人:湖州师范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